世界最大的地下金矿(比7个东方明珠塔还高的世界最深金矿)
千百年来,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远的地方,人类历尽了种种艰辛。最远处,人类离开地球,旅行了5500万公里,到达了太阳系的各星球进行探索。
但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非洲最大的商业中心——以西70公里附近的宁静小镇卡尔顿维尔,工程师、科学家和地质学家在这里挖了一个“洞”,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这个矿坑被称为“陶托那金矿”——“黄金之城”,目前世界上最深、最大的金矿,每天3.5万的矿工在此工作。
你要问它究竟深几许?
地下3.6公里,相当于144节火车车厢的长度!比七个东方明珠垒起来还高!!
你要问它究竟有多热?
地下原始温度高达55摄氏度!开采出的原石炙手无比!
这期【小黄说事儿】,矿业汇小编带您一起去地下走一遭!
-
第一道挑战:15年!仅为一个开发方案!
原本约翰内森堡是一个寂静的小村庄,人们的生活十分平静,但突然有一天,无数的人们涌入,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约翰内森堡就这样发展了起来。
原来,这条自约翰内森堡通过的卡尔顿维黄金矿脉,并不是浅埋地表,而是以陡峭的角度深入地底。要开采这个矿脉最好的方法,是循着矿脉而下,但怎么才更将开采方案设计的最完善,最有经济价值,是设计的重点!
于是,地质学家们花了15年对这个矿脉进行一系列详尽的地质调查,科学家们最终同意先挖一个竖井,再炸出矿道。
不久后,在致命的气体中,灼热的高温里,还有数百加仑加压水的威胁下,一个将近2公里深的主竖井建设完成。
但,没有什么机械设备能够载人直达3.6公里的深处,故而他们又开了两个竖井,工人们需要进行两次换乘才能到达采矿厂。
1957年,主竖井完成,但通往地下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
第二道挑战:新鲜的空气在哪里?快来给我降降温!
建竖井只是第一道挑战,接下来的工作是创造出能让数以万计工人们在适宜温度下呼吸和工作的环境。
在地底深处工作,首先需要的当然是空气!这需要一套高效运转的通风设备,不断地将地面新鲜的空气送入地底。
其实,这套设备很简单,工程师们只需要在地面和坑道顶部安装一个巨大的风扇,就可以轻易将大量新鲜的空气吸入矿道中。而位于地底的抽风机再将空气抽出矿道,形成一个空气的对流循环。由于矿坑太深,中间必须架设地下加压机,它可以将空气推出8公里。
大型的抽风机,马力巨大,噪声鸣耳。工人们认为这比坐在摇滚音乐会的前排还要震耳欲聋。
同时,由于风压过大,在空气抽风机机房里,每迈一步都像是在和风作斗争,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困在风里,更别说开门了。
所以,矿坑有规定,每次到抽风机机房里的工作人数不低于2人!呵呵,像矿业汇小编这样的轻量级体重,进去之后应该就能“上天”了。
-
第三道挑战:烤熟了、地震了,怎么办?
单靠抽风机并不能解决高温的问题,矿坑里的原始温度高达55摄氏度,距离地心越近,温度越高。由于坑道温度过高,坑底时常发生火灾,矿工们中暑、脱水的事件也不少。
矿工们当然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于是,降温就成了工作的重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在矿坑里装设了巨型冷藏设备。
到底有多巨型呢?
这个大宝贝每天可以制冰1万6千吨!这是个什么概念?
一天造的冰能装满7个标准游泳池!
可它很管用,却必须要经常维修,因为一旦它失灵,会产生无法让人承担的后果。
当然,地震这种矿坑常见“劲敌”,在陶托那金矿也存在。
由于开采矿石会移动岩土,这破坏了岩层原有的平衡,使得没有移动的区域承受更大的压力,地底固有的断层和岩脉发生滑移,地震极易发生。
所以,每天地底矿坑的相关地质数据均会由监测器进行实时采集,并将监测到的波频数据传送到监测站,再由专业人员实时监测和分析。最大程度的将地震发生的可能进行预测,可以提高坑道的安全系数,保证数以百万矿工们的生命安全。
惊险刺激又艰苦异常的矿工生活
陶托那金矿的地下坑道由超过8公里的矿道组成,所有的坑道像树根一样,自中央竖井由四面八方延伸过去。
每天,大型金属人笼将矿工、设备等送入竖井中,每次最多可以送40人。这个由复合卷绕机系统控制的人笼,拥有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每秒最快16分米。这样的高速,乘坐的时候估计比游乐场里最惊险刺激的游戏还要惊心动魄吧。
那些负重的人笼缆绳长达两千一百公尺,每根重达21.5吨,均有钢索缠绕而成,可以承受126吨的重量。
每周,工人们都要对缆绳进行电磁检查,只要有一个小毛病,就立马替换。可每次替换这个“大家伙”就需要40小时,15个工人。更别提竖井每周的检查,特别是冬天冷风抽入时,矿道内温度可达-10摄氏度,可见维修师傅的艰辛。
但和在坑底工作的矿工们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每天凌晨3点,工人们必须到达更衣室,换上工作服并逐个领取甲烷检测器,接下来他们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排队乘坐人笼到达矿坑底部。
在向采矿厂出发之前,所有人必须检测甲烷浓度。检测安全后,他们要在矿道形状、角度都不断变化,地面呈锯齿状的环境里步行3公里,才能到达工作的地方。要知道,每天光是往返实际工作面就需要花费4小时之久!
最艰苦的是他们的回采工作面,其工作面相当的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90分米!这表示,工人必须匍匐前进或者爬入。
同时,由于地底活动和岩层的压力,回采工作面平均每天会闭拢7厘米。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所承受的压力,非常人能忍受。
难以想象,矿工们是如何在这样狭小黑暗的环境中进行8个小时的工作。
可能,这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但矿工们仍然热情开朗。在一百多年的采矿生涯中,黑人矿工们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除了歌唱,最令他们自豪的就是胶靴舞。
最初,拍打胶靴是矿工们在黑暗的矿井中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很快,它就发展变化成工人们用来消除疲劳的舞蹈形式。时至今日,这种渗透着矿工们艺术天赋的舞蹈已不仅仅是工作之余的消遣,还带着强烈的节奏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一转眼,【小黄说事儿】已经发布两期了,不知道读者们看的满意与否?不妨给矿业汇小编留言,说出你最想看的内容,矿业汇小编一定广泛采集意见,努力达成读者们的意见。
小黄邀您下次再见。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伟大工程巡礼》。
本文版权归《矿业汇》所有,转载请注明《矿业汇》,版权问题、读者投稿、商务合作,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矿业汇》后留言
更多精彩请关注矿业垂直自媒体社交平台《矿业汇》微信公众号或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