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

这天坐地铁经过通化门,无意中眼神瞟到了站内墙壁上的一幅画,不禁觉得精美异常,于是便慢慢驻足、细细品析。其实西安地铁设计的精妙之处早已被很多媒体争相报道,比如每个地铁站点均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站牌logo。比如下图中的六个代表性站点logo图案。

大家能认全都是哪几个站点吗?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2)

■ 地铁三号线部分站点logo图案 | 图源网络

如果经常乘坐地铁的话应该可以一眼认出,这六个站点分别对应着,A:延平门、B:吉祥村、C:大雁塔、D:青龙寺、E:延兴门、F:桃花潭。每个站点的logo都极具特色,重点突出了每个站点的特色。甚至可以说作为“地铁旅游”的导航标志。如果说,这些logo的设计算是站点设计的“小打小闹”的话。那么我注意到的这些画应该是非常用心了。

不过,我注意到的到底是啥?

其实是通化门的一幅名为《金花秋韵》的画。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3)

■ 地铁一号线通化门站内-《金花秋韵》

《金花秋韵》远看色彩鲜艳丰富、花鸟争奇斗艳,暗合了通化门站点的金花路地名。这幅画的底色和背景的花草画便选取了色彩丰富的陶瓷片作为主要材料使用,采取致密拼接的方式整体成型,树木采用不锈钢材质与陶瓷拼接图案进行镶嵌搭配。从远处看,背景的天空,和花草以及镶嵌的数目错落有致。从近处看,便能发现背景的天空和花鸟是由一块块大小并不完全一致的颜色相近的陶瓷片拼接组合,总体来说,纹饰细腻,给大众别样风情的视觉体验。

从学术角度讲,这种由大小碎片致密拼接的方式装饰的方法叫做-马赛克镶嵌艺术。马赛克镶嵌艺术最早被认为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西亚,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但镶嵌艺术真正得到广泛发展是在古代欧洲的意大利半岛,既古罗马时期。早期的镶嵌画通常只用黑白两色且以卵石为主进行修饰,主要装饰图案为简单的人或动物等形象。后来镶嵌画逐渐向精细和绘画方面发展。最典型的是在庞贝古城发现的著名作品《伊苏斯之战》(公元前333年)。这幅镶嵌画用得料器是黑、白、红、黄及其中间色的彩色石材。全画约用了150万块被规律切磨成小型立方块的石嵌片。整个画面呈现出完整的西方写实艺术中的光影造型特点和构图规律。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4)

■ 庞贝古城中出土的《伊苏斯之战》 | 图源网络

从原料来讲,马赛克镶嵌画材料来源十分丰富,有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的玻璃料器、陶瓷、有机玻璃、金属和木料等。从镶嵌方法讲,有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从镶嵌位置讲,有平面镶嵌,和浮雕上镶嵌,后者更能增强壁画的力度。镶嵌细工在运用色彩能力上要求很高,因为每个色域都是由无数色彩点子成分构成,每一块片料代表一定的色调,为此,镶嵌时每一种色彩成分都要经过斟酌和选择。

高明的镶嵌细工艺术家能用补色创造出许多不同的效果。

具体来说,马赛克镶嵌画具有其他壁画所没有的坚固、耐潮湿、耐晒而不变色的优点,硬质片料的质感与量感以及镶嵌工艺产生的形、色、光的效果,使镶嵌画在色、质、量感方面显得粗犷浑厚,色彩斑斓。下面我们就来细细欣赏一下地铁四号线部分马赛克镶嵌艺术壁画。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5)

■ 地铁四号线大差市地铁站-《丝路遗韵》 | 作者拍摄

这幅画以丝路运输为主题,表达的是商队穿越沙漠最终抵达西方的茫茫之旅。表面的浮雕式马匹和驼队均出自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如下图。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6)

■ 唐三彩马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 图源网络

唐三彩陶器中,马是最常见的题材。而唐三彩马,大多头小头圆、前腿如柱、后腿如弓,典型西域良马的特点。展现出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三彩马一般作为随葬品,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大差市作为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做了很多马作为自己地名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恰如其分。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7)

■ 唐三彩载乐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 图源网络

而《丝路遗韵》正中央的三彩载乐俑于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骆驼背部的方寸之间尽显神奇,骆驼背部有一平台上铺方格纹长毯、乐舞俑八个。七位男乐俑盘腿各拿一件胡汉传统乐器分别是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聚精会神的演奏。中间一名女乐俑亭亭玉立于男乐正中,轻拂长袖,似乎正踏乐起舞。骆驼昂首引颈嘶鸣,似乎在配合此情此景。乐者身着中原传统衣饰,手执胡汉乐器,活灵活现展示了唐代乐舞场景。虽然是一件陪葬用的模型冥器,但做工精细,色彩绚丽,堪称唐三彩中盛唐时期的极品,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将其放置在《丝路遗韵》中既符合大差市的历史定位,也契合了现在大差市作为东大街商业街的核心地位,可谓恰到好处。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8)

■ 地铁四号线大明宫站-《万国宾至》 | 作者拍摄

大明宫位于西安北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主体工程被认为由唐将作大匠阎立本、阎立德兄弟和司农少卿梁孝仁主持修建的。见证了有唐一代最为兴盛和繁华的永徽之治和开元盛世,也是武则天走向历史舞台的起点。大明宫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被焚毁,存世仅222年。我去过很多次大明宫,想象着这座比紫禁城都要大4.5倍的宫殿群的样貌。如果细细看这幅作品,中间偏右侧的三位唐朝官员,或头戴笼冠、或系幞头,身着初唐时期的阔袖红袍、腰系绶带、白裙曳地、足登朝天履,神情泰然恭临皇帝的到来。这与周边各国使者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急切盼望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这首诗描述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我在看这幅画时,脑海里尽浮现出的便是这首诗。唐代官员的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外国使者的毕恭毕敬、神态严肃,正是王维诗中的真实写照。看到这幅画时,我似乎感受到了王维正处于当时的时代精神极点,我与王维进行了时空交错对话:外国使者正由大明宫主殿含元殿旁的龙尾道扶级而上……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9)

■《万国宾至》(局部) | 作者拍摄

其实在看到这幅画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另一幅名为《客使图》的唐墓壁画。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0)

■《客使图》章怀太子墓墓道东侧,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图源网络

章怀太子李贤是为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第二个儿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人如其名,其本身也非常有才干。二十余岁可统召帝国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而极具文史意义。

作为太子,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然而,当时正值他的母亲武后政治得意之时,母子二人因此互相猜忌,颇多嫌隙。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相传为武则天赐死。

这幅画描述的就是章怀太子李贤在任太子监国期间鸿胪寺官员接见外国使者时的场景。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官员接待外宾。

前三位为唐朝中下级官员,第四位秃发蓄髭、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为来自东罗马的使节;第五位面庞丰圆,须眉清晰,细眼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插双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着大口裤、脚蹬黄皮靴。学界认为 “日本使者”、“新罗国使者”、“高句丽使者”、“渤海国使者”等均在讨论之列;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面部圆润,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脚穿黄皮毛靴。学者们普遍推测认为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的使者。

唐朝官员和使者形象、神情对比鲜明是现代学者研究、了解唐代艺术、文化、外交及周边地区人种、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重要材料,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不过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从画面来讲,《万国宾至》构图更为严谨符合现代人审美,气势更为磅礴,人物众多但核心明确,多而不乱,很好的体现了有唐一代的魄力和现代人对“巨唐”的想象。

其实《客使图》中的人物角色隐藏在西安的各个角落,仅笔者见到的就有三四处之多。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1)

■ 朱雀大街,西安博物院南侧雕塑 | 作者拍摄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2)

■ 雁塔西路文化街 | 作者拍摄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3)

■ 延兴门地铁口 | 作者拍摄

顺便提一句,每每讲到章怀太子李贤,就会莫名觉得甚是悲凉。李贤的哥哥李弘一出生被封为太子,“暴毙”后被封为孝敬皇帝;李贤的两个弟弟分别为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均两立两废);李贤的侄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他的父母则为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一家三代人男女竟有六人当了皇帝或者是有皇帝的称号,野史称其为“六围帝皇丸”。更不要提他还有个妹妹,一心想当皇帝的太平公主(后被其侄子李隆基诛杀)。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或许这也是史学界每每提到章怀太子李贤,总会觉得莫名悲凉的原因之一。生于皇帝之家,锦衣玉食,却不能稳定的走完一生。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4)

■ 地铁四号线大唐芙蓉园站-《芙蓉赏灯》 | 作者拍摄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5)

■《芙蓉赏灯》局部 | 作者拍摄

这幅画以大唐芙蓉园内的建筑、牡丹花、唐代仕女、灯笼等为主题进行了创作。画面内的唐代女性身着长裙、头梳高髻,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形象,整幅画面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画中的牡丹花大面积铺满了整个画面,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中描述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便从侧面烘托牡丹花之美艳。牡丹与“国色天香”的唐代仕女相辅相成共筑了唐代女性在芙蓉园内游玩赏花的清新雅致的盛况。

看到这幅温情脉脉的唐代女形象作品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了永泰公主李仙蕙墓中的《九宫女图》。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6)

■A:《九宫女图》永泰公主墓葬壁画绘于墓前室东壁南侧,B:正中执杯者 | 图源网络

1960年,《九宫女图》问世的时候学者用“翩若惊鸿、轻盈灵动”来描述这几位宫女形象。画中的女性服饰以衫、襦为主,上襦下裙,裙束襦外,上短下长。服饰领口以V形领居多,领口较低,与当时流行的低领轻罗纱相符;裙腰高系,提高了腰节线;长裙及地,仅露出云头履,使女性的身材显得更加修长、亭亭玉立。履,外形似空中飘浮的云朵,履与裙所呈现出的曲线兼具柔美与动态之感。最令人惊叹的是正中女子带有S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物形象毫无呆滞之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富有生命力,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不过,同《客使图》一样,《九宫女图》壁画精美,但如果缺少专业性知识确实不好理解,但《芙蓉赏灯》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遗憾。画面中的唐代女性或凝神思索、或忧心忡忡、或嫣然一笑、或低语喃喃、或俏皮嬉戏、颇为生动传神,提升了画面的意境之美。作为现代艺术品,还是可以欣赏一二的。

当然还有航天大道的《追梦飞天》。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7)

■ 地铁四号线航天大道-《追梦飞天》 | 作者拍摄

《追梦飞天》整体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为创作灵感和源泉,对其进行了抽象画处理“飞天”与宇宙星空相交织融合。画面整体极具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同水墨画一般浸渍渲染。古代的飞天形象契合了现代人对未知太空的不断探索,展现古往今来人们对宇宙的向往。作为航天大道的艺术壁画可谓恰如其分。

好看的地铁壁画(西安地铁的马赛克画了些什么)(18)

■《追梦飞天》局部 | 作者拍摄

其实西安地铁文化墙的设计很多地方真的极具艺术特色,除了利用马赛克镶嵌艺术进行的文化创作,西安地铁几乎每一站的文化墙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墙logo,充满趣味。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能我们多数人每天早出晚归,终日拖着疲惫的身躯挤地铁,在这一面面艺术作品前匆匆而过,不会注意到这些或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或充满着历史渊源、或仅仅符合地理定位的文化装饰,但这并不重要。我想这就是十三朝古都留给我们所有西安人的一笔文化财富。

而这些精美的设计正是这文化财富最佳的现实演绎。作为一名受众,深深表达对艺术创作者的敬意,我们享受了沁人心脾的文化盛宴。

参考文献:

1.袁欣 镶嵌壁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2.侯一民 壁画绘制工艺;

3.刘烨 马赛克元素在绘画里的表现;

4.张月晓 马赛克镶嵌壁画在西安地铁4号线空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 严峰 | 一位热爱西安的新移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