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改革发展 生态罗湖用好改革

深圳罗湖改革发展 生态罗湖用好改革(1)

天蓝地绿,山美水清。 (深圳水库 摄)

天蓝水澈,鱼翔浅底,飞鸟翩跹,一城山水环绕寻常人家。如今的罗湖,绿水青山带笑颜,“幸福”一词,被赋予更多的生态笔墨作注脚。

全市唯一荣膺中国最美“双名城”、签署广东首宗碳普惠替代性修复协议、印发全市首个GEP工作提升方案......厚植“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禀赋的罗湖,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美丽罗湖”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行政处罚 碳普惠替代性修复

罗湖率先探索生态环境损害以“买碳“赔偿

企业超标排放,损害了生态环境,除了罚款,怎么“补偿”?深圳罗湖提供了一个新办法:企业提供一笔赔偿资金,用于购买公众的“减排量”。这个方案,叫做以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

9月15日,深圳某公司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下称“罗湖管理局”)签订生态损害赔偿协议:一笔24502.5元的款项,将由企业存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开设的账户,并完成资金冻结;资金将全额用于购买碳普惠产品。这是广东省首例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的案件。

案件起因是,今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一处工地内,一台旋挖钻机被测出排气烟度不合格。罗湖管理局在对环境违法行为立案的同时,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索赔程序,以“双案并查”、“双案并结”的方式减少行政资源的浪费。

经综合认定,本案造成的环境损害价值总计24502.5元,同时处以行政处罚罚款。根据协议,企业支付的赔偿款,将全额用于购买碳普惠产品。

今年8月,《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出台。碳普惠,是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居民生活减排的一种探索,核证为可用于交易、兑换商业优惠或获取政策指标的减碳量。因此,这笔赔偿款最终将成为奖励,回馈到践行低碳生活的居民手中,从而起到支持全民减排、低碳出行的作用。

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美丽罗湖”建设

今年以来,罗湖管理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攻坚“双统筹”为主线,以低碳绿色发展、精细执法监管、落实综合改革、聚焦民生诉求为重点,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

数据是生态环境向好的佐证。截至9月底,罗湖区空气优良率91.9%;PM2.5、PM10年均累计浓度分别降至15.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均为有记录以来最优。1至9月,罗湖区生态文明考核断面均阶段性达标,其中国考断面深圳河河口为地表水Ⅳ类标准,深圳水库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省考断面径肚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制胜法宝。制定《罗湖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谋划改革项目14项;印发实施《罗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为“美丽罗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全市首个印发实施GEP提升工作方案,谋划“十四五”期间罗湖GEP稳步提升;推进“中央生态区”建设,编制《深圳市罗湖区大望梧桐片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年度罗湖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实施方案》,保障大望梧桐片区可持续发展,区域环评综合改革稳步实施。

同时,罗湖辖区的绿色生活优势十分明显。2016年至2021年,罗湖区在全市唯一实现环境信访总量连续六年下降,2022年1-8月,罗湖持续发力,环境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1%。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比例达到91.01%,即来即办比例达到73.33%,行政服务满意度为100%。

下一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将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继续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要抓手,推进美丽罗湖建设。

文:林敏儿 何健聪 刘欣悦

制版:李斌 邓诗君 刘畅 陈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