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西高速泥石流高发季节(820泥石流灾害后)

8月20日3时40分,G4217都汶高速映汶段汶川至映秀方向发生泥石流,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红星新闻记者23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高速路、国省干道的最新路况。

雅西高速泥石流高发季节(820泥石流灾害后)(1)

↑都汶高速现场安全管理和标识标牌到位 图片来源:四川交投集团

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分流 汶马高速间断放行

目前,都汶高速都江堰至汶川方向除应急救援抢险车辆,所有社会车辆在石马巷枢纽分流至成灌高速都江堰站出站;映秀至成都方向所有车辆从都江堰西出站。映秀至汶川方向,抢通一条便道,仅供救援车辆通行。

为保障龙溪乡与汶川县的应急通行,23日上午10时,汶马高速开启克枯收费站(克枯收费站尚未建成)右幅匝道,关闭克枯至汶川右幅交通。桃坪至克枯段间断放行9座以下社会车辆。原则上每小时进行交通转换,轮流放行桃坪至克枯以及克枯至桃坪社会车辆。汶马公司路维中队管控克枯路口,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监控路段信息,禁止社会车辆驶入左幅及克枯至汶川段右幅关闭区域。

高速公路通道主要是都汶高速受损,截至8月23日8时,累计发生较大地质灾害5处:

■ K93 300至K93 650簇头沟路桥段,含簇头沟跨沟中桥(桥长38米,1×25mT梁) 205m路基 簇头沟中桥(桥长85米,3×25mT梁),总长度约350m的路桥区域被泥石流掩埋,车辆无法通行,清理后,簇头沟跨沟中桥未见梁体,簇头沟中桥被埋,受损情况尚需进一步勘测;

■ K97 610登基沟大桥段,双幅桥梁(桥长49m,1×40mT梁)、部分路基共约150m区域遭泥石流掩埋,已在山洪泥石流堆积体上抢通一条应急抢险施工便道,桥梁结构受损情况尚需进一步勘测;

■ K102 310板子沟大桥段,左幅桥梁(汶川至成都方向,桥长90.5m,2×40mT梁)断裂损毁,右幅(成都至汶川方向,桥长90.5m,2×40mT梁)桥台、锥坡、导流槽等受损。

■ K73 859银杏坪沟大桥右线(桥长60m),堆积体已堵满桥洞,幸福沟(冲沟)上游一二级拦石坝局部已冲毁,未造成交通中断,目前已挖通一条排洪通道。

■ K93 000绵虒服务区,绵虒服务区停车区局部区域淤积,服务区临水面基础局部掏空,停车区清理局部淤泥。

截至8月23日8时,累计投入抢险人员480人次,抢险机械设备196台次,清淤约80000方:

■ 簇头沟上行已抢通,下行清淤75米,目前正在全力抢通中;

■ 登基沟已在山洪泥石流堆积体上抢通一条应急抢险施工便道,目前,正在原有应急便道旁另外抢修便道200米;

■ 板子沟目前正采用四面体对右幅桥墩进行防护。

国省干线:还有6处阻断 多条施工便道抢通

8月20日特大泥石流,已造成阿坝州内普通国省干线中断,受灾路线为G213线、G317线、G350线、S216线。农村公路断道信息在进一步核实中。

截至23日10时,阿坝州交通运输系统已投入抢险人员1000余人次、各类抢险车辆及机械240余台。抢通都汶高速全线便道、国道317线通化小桥处便道、国道350线卧龙至巴郎山段便道、国道350线映秀至耿达段便道、国道350线耿达至卧龙段,由卧龙向耿达已抢通到箭竹1号隧道处、国道213线玉龙至汶川县城段便道、省道216线寿江大桥至三江镇段便道。

■ G350线正全力抢修,23日小金应急抢险队也参加抢险,截至23日10时,卧龙至耿达方向,关门沟已抢通,应急抢险队伍已抢通到箭竹1号隧道位置,距离龙潭电站大坝还有近3公里。

■ 卧龙至巴朗山方向通行正常,在鬼岩窝、贝母坪安排了装载机全天值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 耿达至卧龙方向:组织人员、机具对沿线剩余塌方、泥石流进行扩宽清理作业,做好保通工作。

■ G317线继续抢修汶川县克枯乡牛石沟小桥K146 600处灾害。

截至8月23日10时,国省道路还有6处阻断:

■ 国道317线汶川县克枯乡境内K146 600 (牛石沟小桥处)发生泥石流,方量约3.7万余方,因下庄电站大坝闸门故障,河水持续上涨,形成堰塞湖,约300余米道路被水淹没,造成交通中断,在抢险过程中牛石沟小桥被冲毁,暂无法预计通行时间。据了解,水下淹没涵洞7座(无淹没桥隧)。

■ 国道213线汶川县银杏乡境内K2140 500处太平中桥、汶川县绵虒镇境内K2118 430处登基沟大桥和K2122 820处高店子大桥损毁,暂无法预计通行时间。

■ 国道350线耿达至巴郎山多处损毁断道,K29 700段龙潭电站大坝洪水淹没公路730米断道、K32 050段(滴水岩)发生山体塌方断道、已组织机械和人员进行抢险,暂无法预计通行时间。

据了解,龙潭水电站因泄洪闸无法打开,洪水翻坝,淹没公路730米,含龙潭电站中桥1座,正在协调处置。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编辑 周霖

雅西高速泥石流高发季节(820泥石流灾害后)(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