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图说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原因)

伊拉克与科威特的争端自二十世纪60年代科威特取得独立地位开始,一直都是中东的热点问题。两者的关系反反复复,最终由争吵威胁逐步升级到了军事对抗的程度。综合来看,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争端聚焦在两点,一是边界纠纷而引发的出海口之争,二是石油利益之争。

科威特疆域大致是以科威特城为圆心的半弧形区域,其边界的确立源自英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13年签署的关于波斯湾问题的条约,内中规定科威特边界从祖拜尔湾出口划向西北,径直穿过乌姆盖斯尔、萨夫万的南部,而紧邻巴士拉省的沃尔拜岛、布比延岛均在此范围内。英国此举是要将科威特变成一个有明确领土范围的保护国,以阻止德国南下波斯湾的步伐。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积极向外渗透,企图修建一条自柏林经过伊斯坦布尔直达巴格达,乃至波斯湾的铁路线。这使英国如鲠在喉,遂抢先将科威特收入囊中,封堵住了德国在波斯湾可能获得的出海口。然而此举却极大限制了伊拉克的出海通道,埋下了危机和冲突的祸根。

哪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图说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原因)(1)

伊拉克在1932年脱离英国的委任统治后,曾与科威特酋长以交换信件的方式确认过两国边界。然而自科威特宣布从英国保护状态下正式独立开始,伊拉克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其不承认科威特独立,因为科威特原本就是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是伊拉克一部分。而随着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超过煤炭位居主导地位后,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矛盾更加紧张。

首先是伊拉克海岸线严重限制了其利用海运出口石油的能力。伊拉克海岸线不足五十公里,而且尽是因河流冲刷而形成的滩涂淤地,根本不具备兴建港口的自然条件,所以伊拉克只得依靠海岸线最东边的阿拉伯河和最西边的祖拜尔湾,来满足日益庞杂的海洋运输需要。这种生命线被遏制的痛楚,使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了割让或租借沃尔拜岛、布比延岛的要求,答允以供给阿拉伯河的淡水为代价进行交换,然遭到了科威特的断然拒绝。沃尔拜岛和布比延岛可谓是横亘在伊拉克出海口前面的拦路虎,这两个总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屿虽然地势地平,几乎完全被滩涂盐沼覆盖,且无常驻居民,但其却控制着伊拉克祖拜尔湾的出入口。祖拜尔湾是波斯湾深入伊拉克内陆的一个小港湾,南北纵深三十公里,口窄内宽,建设于该湾入口西岸的乌姆盖斯尔港是伊拉克为数不多的深水港。两伊战争期间,由于见证了与伊朗近在咫尺的巴士拉港的脆弱性和危险性,伊拉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乌姆盖斯尔港的建设中,增加泊位,提高吞吐能力,并兴建石化和冶金基地。因为祖拜尔湾战略意义的逐步突出,伊拉克已经不能容忍从祖拜尔湾到波斯湾必须要穿过沃尔拜岛、布比延岛旁边狭窄水道的事实。所以伊拉克为保障其西线出海航道的安全,向科威特提出了割让或租借上述两岛的要求。

哪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图说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原因)(2)

其次是石油财富问题。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的领土面积悬殊,但他们的石油蕴藏量差距却不明显。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1430亿桶,而科威特则是1020亿桶(2016年数据)。具体到石油财富问题的矛盾焦点,主要体现在石油政策和边界油田两个方面。石油政策方面,科威特因民众稀少,对石油收入的消化能力有限,所以主张以充足的供应和较低的油价保持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而伊拉克出于战后重建和清偿债务的考虑,主张以限制生产的方式推动油价大幅上涨。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所催生出的现象就是伊拉克这边严格限制石油生产水平,而科威特那边却是超配额要求疯狂生产,结果石油价格在1990年一路下跌到了每桶14.6美元。而在边界油田方面,则是鲁迈拉油田之争。鲁迈拉油田横贯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边界,大部分在伊拉克境内,但该油田的地层结构是锅底状的,而锅底部位却在科威特境内,所以,两国对鲁迈拉油田的开采权和收入分配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

哪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图说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原因)(3)

海湾战争前,科威特拥有着让世人羡慕的巨量石油财富。其1961年的石油收入仅为4.67亿美元,1971年达到9.64亿美元,1980年则猛增至190亿美元,二十年内增长四十多倍。而伊拉克在经过两伊战争的摧残后已呈民生凋敝之态,欠科威特的外债就高达150亿美元。正是由于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历史上的领土争端与石油财富分配等现实矛盾的累积和交织,才使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矛盾呈现出了复杂化和逐步升级的特点,并最终到了武装对抗的地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