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座右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齐白石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几间破屋,一亩水田。即使是好年成可以收上五六百斤稻谷,一家五口人的肚子也难以填饱。无奈之下,祖父和父亲只好出外找点零工,或者上山打柴担进城里卖掉,借此贴补家用。

贫穷的生活让齐白石早早地懂事了。

八岁这年,齐白石刚刚入蒙学馆读书,家里的粮食就歉收,母亲拉着他的手,叹着气说:“遇上这样的年景,实在没办法。还是先想办法糊口吧。”为了能帮父母做些家务,齐白石辍学回家了。

齐白石的座右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

别看齐白石年纪小,可挑水、种菜、扫院子,样样事情都做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闲下来的时候,照看弟弟,家里紧了,就上山砍柴,卖了钱交给母亲,尽量减轻家里的负担。这些事情都做好了,就捧起书本,把祖父教过的书温习一遍,还把粗糙的黄表纸订成本子,每天用来练字。

有一天,上山放牛的齐白石因读书入了迷,回来晚了,柴没砍多少,粪也捡得不多,祖母看他吃完饭又去看书,就忍不住唠叨:“你是生错人家了!你每天捧着书读,就能填饱肚子吗?”

齐白石不敢顶嘴,他知道,祖母也是因为家里穷,怕他只顾读书,把家里的活给耽误了。

齐白石的座右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

从那以后,齐白石更加勤快了,放牛的时候,把书挂在牛角上,等砍完柴,捡完粪,才取下来读。虽然苦点累点,可一进到书的世界里,齐白石就把什么都忘了。

齐白石十三岁这一年,他的祖父去世了。祖父的走,让家里少了一根顶梁柱。因为粮食不够吃,家里租了别人的十几亩田种,祖父在的时候,田里的活是两个人忙,祖父不在了,父亲一个人起早贪黑,劳累不堪,即使是这样,田里的活也忙不完。

母亲说:“孩子,你们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能帮帮你爸爸。”

齐白石懂事地说:“我已经十三岁了,让我下田吧。”

父亲无奈地说:“也好,你就跟我学学田里的事吧。”

齐白石的座右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3)

齐白石和父亲学扶梨。学插秧,可他毕竟还小,力气不够大,种田的事实在干不下去。看他每天如此疲惫,父亲也十分心疼,就与祖母和母亲商量,让齐白石去学一门手艺。学什么呢?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他跟“齐满木匠”学木匠手艺。

“齐满木匠”是个给人家打房架子、上大梁的粗工木匠,学这个手艺一样得出力气。一次,师傅带他去给人家盖房子,人小力弱的齐白石不但扛不动一根檩子,就连扶也扶不住,师傅一生气,就把他给打发回家了。

祖母对父亲说,既然出不了力气,就学细工手艺吧。他们那里有一个周师傅,是个雕花木匠,他刀功细腻,技法出众,远近闻名。于是,齐白石就被送到了那里。

齐白石的座右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4)

齐白石喜欢画画儿,平日里还把祖父用过的旧账本拆开了,做画画儿的本子。这回跟了一个有本事的师傅,自然学得认真。师傅也觉得他既聪明,又肯用心,对他十分看重,把手中的绝技都传给了他。

从此,齐白石跟着师傅在乡间奔波,他一边学艺,一边干活,一边苦读不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大器晚成,位列一代宗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