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35项面向中小学生全国竞赛(教育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

来源:央视网

为规范管理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切实减负。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教育部35项面向中小学生全国竞赛(教育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1)

教育部35项面向中小学生全国竞赛(教育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2)

主办方具备较强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

《办法》对申请举办竞赛的组织主体、申报依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竞赛组织主体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主办方必须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具备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举办竞赛过程中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致竞赛活动被教育部终止的,其主办方不得再次申请举办竞赛。竞赛依据文件的效力等级不得低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或部级规范性文件。

同意举办的竞赛活动 有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

严格准入条件是规范管理竞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办法》明确指出,教育部负责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具体受理、初核工作。同意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期间一般举办1次。

竞赛应坚持公益性 做到“零收费”

同时,《办法》强调,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组织竞赛应坚持自愿原则

《办法》明确,组织竞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竞赛应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举办竞赛过程中,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

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在结果使用方面,《办法》还强调,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要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