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简单来说,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过程就叫做高原反应。

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有数据显示,如果快速到达海拔超过3500米的地区,高达75%的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1)

高原反应的症状是什么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2)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昏气短胸闷失眠呕吐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

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是极为严重的高山症,它们相伴的症状常是致命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极低,但不可小视)其症状包括连续干咳,

很多人普遍认为乘坐火车进藏会有个海拔从低到高的过程,能够更快的适应高原环境但实际上从格尔木站开始,

所有进藏的列车车厢内都是弥散供氧的,再加上车厢内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境,空气较差,还有乘坐火车时间比较久,

车厢内人员密集,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选择火车进藏并不会加快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时间。

乘坐飞机进藏快速从低海拔直接到达高海拔地区,更加容易产生明显的高反症状,但相对于火车而言,

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在拉萨休整和适应一些人刚下飞机会感觉没有什么明显的高反症状,是因为血液和细胞携带的氧气尚未大量消耗,

而等到夜间往往便会感觉到比较明显的高反症状但也不必过分紧张,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保证充足的休息便会很快适应。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3)

任何人进入高原地区都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和年龄性别身体强壮与否都没有必然关系长期以来,

许多人对高原反应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认为身体强壮或经常锻炼的人耗氧量更高,因而高原反应也更加严重一部分人认为进藏前应该加强锻炼,

另一部分人则恰恰相反,认为要停止锻炼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高反与否取决于先天的细胞携氧能力,与身体素质好坏并没有必然联系。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4)

许多人习惯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身体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

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身体更快非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如果高反症状比较严重,

实在难受也可以租用医用氧气瓶,在睡前开始吸氧,并将流量阀开至最低,以此来缓解高反症状。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5)

应对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

1、保证良好的心态对抵御高原反应至关重要,一些高原反应症状可能是由心理作用而引起的,

2、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奔跑或做大体力劳动;注意保暖,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3、适量饮水,使体内水份保持充足;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酥油茶也能帮助你缓解高原反应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6)

一般适应能力强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会在1-2天内消失,适应力弱的则需要3-5天

不适宜到高原旅游的人群

严重的贫血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宜到高原地区旅游

针对严重感冒患者,建议在出发前将感冒治好后再进藏,

带着严重的感冒进藏极易转为其他高原病,特别是肺水肿,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有生命危险。

在西藏感冒,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因在高原已经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身体基本上都调整过来了,及时治疗即可,

而且,西藏的医生治疗感冒都非常有经验随身带一些感冒药,一旦有感冒征兆,自己服用一些常用感冒药品,

一般1-2天症状即可消失如果有条件,在进藏之前应对身体进行一次心肺方面的检查。

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

去高原有哪些注意事项(高原反应攻略篇)(7)

常用的红景天制剂作为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实际上如果只在短时间之内服用红景天对于防治高原反应的效果非常有限阿咖酚散加合百服宁芬必得或散利痛,

能够有效缓解因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症状;肌苷口服液是缓解高原反应比较有效的药物;服用西洋参含片和葡萄糖口服液对缓解在高原引起的疲劳有一定帮助在拉萨还可以买到一种叫做高原康的药物,

比较好的抗急性高原反应药物,但此药品有一定副作用,建议按照说明书使用。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服用药物请遵医嘱。

川藏线、青藏线、色达川西环线、稻城亚丁、阿里游、询天行健川藏越野weixin:czyy507711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