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1)

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冷光拉长石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2)

拉长石,达到宝石级者半透明,在某个特殊方向呈现蓝、绿、橙、红色或其它颜色变彩。转动拉长石,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可见到艳丽的色彩。具变彩的拉长石,亦称为“光谱石。据中国矿物学界的学者多年研究认为,战国时期名扬天下、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可能就属于宝石级拉长石的制品。中国湖北省的地质工作者曾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拉长石,当地地貌特征与古文献记载相吻合,佐証了和氏璧的矿物成分是拉长石。

《完璧归赵》(插图)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柱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无心以城换璧,就骗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交换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亲信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大王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3)

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后,赵国还是被强大的秦国吞併,「和氏璧」也就落到秦王嬴政的手里。后来秦王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

和氏璧变成秦朝国玺的故事

传说秦始皇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凋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秦朝的「国玺」。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4)

玉玺

汉朝传国玺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杀死赵高,把璧献给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并把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他起,要将玉玺一代一代传下去。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使劲摔到地上,骂道:得到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麽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东汉末年,奸臣董卓擅权作乱。天下豪强合兵讨伐董卓。孙坚率兵驻扎于洛阳城南宫殿中,见一口井内闪现五色光,便命士兵点火把下井打捞,不想却捞出一具妇人尸首,项下带一锦囊,打开一看,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开小匣,里面有一玉玺,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旁缺一角。此玺即为「传国玺」。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5)

传国玺失踪事件

传国玺又传经了三国时期的曹操、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等。后来据说后唐末帝李从珂在洛阳被困时,带着传国玺登上玄武楼自焚, 传国玺也从此下落不明;也有人说,传国玺是在南北朝永嘉年间战乱中失踪的。传国玺究竟是什麽时候失传的?是怎麽失传的?流落到哪里去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参考资料 :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和氏篇》:

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厉王以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王以为诳,刖其右足。

后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荆山,泪尽而继之以血。王见状,使人问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悯其刑,封和为零阳侯,和辞而不就……

「和氏璧」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春秋时期楚厉王至楚文王,即西元前757至西元前677年约80年之间。

2、地点:楚国的荆山,即今湖北南漳县。《汉书· 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宋《太寰宇记》云:「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顶上有池,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清《一统志》谓:「下有抱玉岩,即卞得玉处。」《中国名胜词典》:湖北南漳县城西约75 公里的荆山南麓,峰峦峻秀,松柏葱郁,洞窟幽奥,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传卞和得璞于此,故名。岩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 丈,深四丈,内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为卞和取玉旧迹;岩上有石洞,可容200馀人;洞顶有池,周40馀步,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

问题之一:卞和怎样找到玉?

远古时代人们开採玉料的方式主要是在玉矿脉露头处敲击剥离矿石或捡拾已风化剥落的玉料。

问题之二:卞和如何识得玉璞?

玉璞是指从原生玉矿上剥落的玉料,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外表形成了较厚的风化层,与一般石料很难区别。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6)

问题之三:和氏璧是什麽样的?

1、美玉的通称。楚文王获此美玉后捨不得凋琢成器,而是将它奉为玉宝而珍藏。《韩非子》: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

2、精美的玉璧。璧是一种圆形扁平状的玉器,中央有一个圆孔。春秋战国时期是使用玉璧最繁盛的阶段,玉璧表面凋琢了丰富的纹饰。

解开谜团

1. 和氏璧其实是拉长石

传国玺和氏璧究竟是什麽奇宝呢?据地质学家考证,和氏璧是产生于荆山地区的一种宝石性质的拉长石.这种拉长石,当把它转动一定的方向,就出现碧绿和洁白的闪光.它不经琢磨,往往难以发现那种闪光,这也是和氏璧难被人识的原因。

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亚族中中基性斜长石中的一种。晶体形态常呈板状或板柱状,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解理面上沿一定方向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的晕色,硬度6-6.5,比重2.55-2.76。

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时就难以观察到。

2. 传国玺实际上与和氏璧无关

传说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方以和氏璧为材质,以鸟虫篆书体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迹的玉玺成为君权至极的凭信。2000多年来,这枚小小的玉玺背后是无数血雨腥风,它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关于传国玺的故事从未穷尽。而这些扑朔迷离、莫衷一是的传说使传国玺成为中国历史上重大谜桉。然而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传国玺从汉献帝时就已消失,它的流传不过是人们追求皇权的一种寄託。

传国玺为何与和氏璧联繫在一起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7)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

专家郭福祥告诉记者,传国玺一名最早出现于《汉书》,当时称之为「汉传国玺」。但《汉书》中传达给人们的有关传国玺的资讯却少之又少,只是提到「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对于传国玺有几方?什麽材质?内容是什麽?何种书体?钮制如何等具体情况都未作交代。于是后世有关传国玺的推测想像便纷纭而出,但在有关传国玺的故事中,和氏璧使它变得更加神奇。传说秦王嬴政在西元前222年灭掉赵国,获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製成御玺。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8)

传国玺的彷製品

在郭福祥看来,传国玺是用和氏璧製造的说法源于汉代崔浩(桉: 崔浩应是北魏时代的人)。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首次提到「崔浩云:『李斯磨和氏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郭福祥指出,此说的问题是玉璧是指中间有圆孔的玉石,所以玉璧一般都不是太厚,要用其製成印玺,即使是方寸大小,恐怕也比较困难。而且张守节是唐代的人,他在书中引用的又是崔浩的话,而崔浩说的又是离自己200(桉: 应是600)多年前的秦代的事,这之间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

在秦代,金属冶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再加上玉石凋刻容易破碎,所以大部分印章为青铜铸造,但秦始皇的印玺则以玉为原料。《独断》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但即使是以玉为材质,秦始皇也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蓝田玉。西汉刘向所撰《世本》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说:「鲁昭公始作玺,秦兼六国称皇帝,始取蓝田之玉製玺」。由于蓝田玉在秦代已经有名,而且产地距离秦的都城咸阳很近,因此,秦始皇、李斯、玉工孙寿都没有理由捨近求远。至于后世要将和氏璧与传国玺联繫在一起,主要是为了给传国玺披上神奇的色彩。

3. 传国玺的印文为何弃统一的小篆不用而用虫鸟篆?

郭福祥指出,不但传国玺的质地有争议,关于传国玺的印文究竟是什麽,早期的文献同样语焉不详。汉代史家虽一再提及传国玺,但却没有一人说到玺文的内容。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吴书》中的记载:「玺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也没有交待依据何在,以致后来又有「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等说。

关于玺文所用的字体,多数文献说是虫鸟体。所谓虫鸟体,即大篆的变形,形似虫鸟。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即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币制,在统一文字方面,他命李斯创小篆,至此,秦国统一用小篆。因此,秦始皇是否在国玺上採用虫鸟篆是值得商榷的,按照正常的统治者思维,在皇权标志的国玺上,他不会弃统一的文字小篆而用虫鸟篆的。

另外,史书记载传国玺的钮制为五蛟龙,其实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现今出土的秦汉印章钮制均罕见蛟龙。在故宫博物院中,秦始皇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称乘舆六玺。每玺钤用的范围均有规定,譬如赏赐诸侯王时用「皇帝行玺」;发兵、召大臣时用「皇帝信玺」;向外国发送文书时用「天子行玺」。这些印章都是白玉质地,螭虎钮。按照汉制,皇帝、皇后、太后等所用印宝钮制为螭虎纽,然后丞相、列侯以下为龟钮、穿鼻、环钮等等。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地採用龙形钮。

4. 谁推动了传国玺神话的流传

郭福祥说,上述种种疑团,困扰着人们,也使传国玺由一枚普通的印章变成皇权神授的象徵。汉以后的历朝统治者都称自己有传国玺,并且都对外宣称是秦始皇的原印,并为它的来历编造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

宋代咸阳一名叫段义的农民在村里盖房子,挖地时发现了一枚古玉印,第二年他把这枚印献给了宋哲宗。宋哲宗认为这是难得的祥瑞,于是在大庆殿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成为宋代的盛典。

辽国灭了后晋得到了一枚传国玺,辽圣宗特意做了一首《传国玺》诗:「一时製美宝,千载助兴王。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更加有趣的是,辽兴宗在六月的殿试时,所出的考题竟是「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以传国玺命题,可见辽代皇帝对传国玺的重视程度。传说金兵南侵时,又将玉玺掠走,后归入元朝廷。明灭元时,蒙古部落将玺携至漠北。自此「传国玺」不知所终。  郭福祥指出,事实上,这些朝代得到的传国玺都不是真正的秦玺。因为,传国玺在董卓进京时已被汉献帝遗失,当时,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强令曹皇后交出传国玺,但由于拿不出,只好重新刻了一枚应付了事。但后世朝代之所以没有一人对传国玺的真假提出怀疑,还是为了皇权的稳固,对于象徵皇帝身份的传国玺,只有宁可信其真,不可信其假。

郭福祥认为,传国玺不是凭空捏造的,起码在汉献帝以前是存在的。那时秦始皇在六玺之外确实刻过一枚玺,但那只不过是普通的吉语玺,随身佩戴以趋吉避邪,不具有权力象徵的意义。此玺被汉高祖得到后,之所以受到历代皇帝的推崇,被尊为传国玺,与汉代符命、谶纬学说的发展有密切关係。后来所谓传国玺的故事,不过是为了给传国玺披上神秘的外衣,以证明皇权神授的思想。

5. 清代紫砂陶赝品被放入普通库房,传国玺神秘光环日渐褪色

郭福祥指出,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相信传国玺的神话。明清两代虽也有进献传国玺的事情,但这个时期上至皇帝本人,下至臣子百姓都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挑战。对于传国玺,清代统治者认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宝虽重,一器耳」。

清代皇帝曾获得两枚传国玺,其中一枚在乾隆以前曾放在交泰殿正中,与御玺放在一起。乾隆仔细鉴定后将这枚传国玺从交泰殿中剔除了。另一枚传国玺是乾隆三年,疏通宝应河时,民工在河底挖到的。当时主管河道疏通的大臣高斌在送给乾隆帝的奏摺上,极力夸大传国玺复出的意义。但乾隆帝心里却十分清楚,他认为这只不过是「好事者彷刻所为」,于是将其贮之别殿。乾隆还说出了自己对传国玺的看法「即使尚存,政(秦王政)、斯(李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玺同贮?亦未当」。

郭福祥告诉记者,这枚传国玺现存于故宫博物院。过去一直认为是玉质,但经过郭福祥仔细鉴定后发现这枚玺内外材质不一样。内部为紫砂陶,外涂花色釉烧制而成,玺文是上釉前刻好的,由于色泽黝黑,很少有人发现其材质上的破绽。

传国玺作为中国历史上众多谜桉之一,已经困扰了人们2000 多年,作为皇权神授的象徵符号,这枚小小的印章背后,隐含着人们对权力的追求。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9)

拉长石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石头,它最吸引人的一点即在于它的变彩。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10)

乍一看,黑呼呼的。可当你换一个角度再看。它竟然变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11)

拉长石吊坠

和氏璧的来历与故事(拉长石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12)

文玩麻辣烫——好玩的文玩资讯,有用的文玩保养与收藏小知识。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