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黄飞鸿的绝技(武林奇人黄飞鸿的真实身世)

生前寂寂,死后却经由特殊的经济与文化管径放大到了世界性的舞台,从一个普通的岭南武师,到被世人熟知的文化符号,今天,重新折回故乡的黄飞鸿已经不再是100多年前那个在佛山街头卖艺的艺人,而是作为具有世界性声名的乡贤名流,跻身到了在当地意义殊同一般的文化与传统象征——佛山祖庙当中。

被裹在了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的黄飞鸿的回归,更像一面镜子,当中映射出的,是岭南经济文化与世界经济文化交融过程中发生的碰撞,还有融合。

真实黄飞鸿的绝技(武林奇人黄飞鸿的真实身世)(1)

时间退回100多年前,无论是在佛山还是广州,黄飞鸿远没有今天的知名度,即使你在街头茶馆,寻常巷陌与其邂逅,也难于认定此人日后将声名远播。

然而年轮转到了今天,无论是在粤港澳、东南亚还是欧美,你都可以听到通过影视和文学作品为他散播出来的声名,在他的故乡,广东第三大市佛山城中心最为显赫的,代表着当地历史以及文化沉淀的祖庙里,也于两年多前专门为他落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纪念馆。据说落成当日,来了包括徐克在内一干以演绎他而知名的导演以及明星,此后还有一些来自海外的外国门人前来“寻宗拜祖”,每个人都大施“三跪九叩”之礼。

1882年,黄飞鸿开始在军中任职,当时被广州水师聘为武术教练,后来还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3年后,记名提督吴全美聘他为军中技击教练,此前在回澜桥开办的武馆停业。然而在30岁那一年,父亲黄麒英辞世,不久吴全美也过身,黄飞鸿心生退意,遂辞去了军中的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开设了一个跌打医馆“宝芝林”,门前悬有一副对联:“宝剑出鞘,芝草成林”。

两年后即1888年,黄飞鸿治愈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的脚疾,刘永福向他赠送了一块写有“医艺精通”字样的木匾,并聘请他作黑旗军的军医官,同时担任福字军技击总教练。1894年,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黄飞鸿随刘永福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1895年6月,刘永福护台失利,遭受了重大打击的黄飞鸿开始离台返粤,自此只行医,不授武,并在“宝芝林”门前张榜说,“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1911年,已届55岁的黄飞鸿再应刘永福的邀聘,出任广东民团总教练。第二年,广州一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黄飞鸿出手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1919年,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在广州海珠戏院举行的大会上,63岁的黄飞鸿表演了飞砣入埕(圆口陶罐)的绝技。

黄飞鸿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在24岁时才娶妻生子,共育有四个儿子,但前三任妻子都先后病亡,1915年续娶了时年19岁的莫桂兰为妾。1919年,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在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妒忌其武技的“鬼眼梁”暗算惨死,对黄飞鸿打击很大,自此不再向儿子传授武功。1924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也受累被焚,所有资财付于一炬,长子又告失业,黄飞鸿忧郁成疾。

1925年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然而那时候家徒四壁的后人甚至无力殡葬,多亏了女弟子邓秀琼出资相助,才得以埋葬到白云山麓。

与电影里看到的相比,现实人生里的黄飞鸿的一生并不顺利,其家人除了二儿子早逝之外,其余三子分别从事肉行生意、行医以及经营杂货。在他去世后,得到其武艺真传的妻子莫桂兰先是在广州“义勇堂”

教拳,抗战胜利后去到了香港,并且在高士道挂起“黄飞鸿授妻莫桂兰精医跌打”的招牌,不久后组织起了“黄飞鸿国术社”,并于1982年去世。

无法逃脱的历史命运

考黄飞鸿的一生,恰恰是中国历史,开始由封建专制转向民主共和的年代,内容博大精深,却又最为动荡不安。那时候,西方国家已经通过坚船利炮,用装满鸦片的趸船敲开了中国坚闭千年的国门,大量雪花花的银两不断地从那些被迫开放的口岸向外流淌。为了在虎门抗击英国舰队,当年林则徐甚至专门到佛山来铸造大炮。

然而长梦未醒的山河还是处处受人践踏,这当中,黄飞鸿就经历了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之后的一段历史:当时他追随刘永福来到台湾,在刘永福所依重的福建省臬台(即巡抚)唐景崧麾下任职。1895年6月,唐景崧自立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黄飞鸿则被任命为殿前大将军。那个年代该有着多少荒诞不经的梦啊,不久,李鸿章率淮军前来围剿,唐景崧事败,黄飞鸿也随唐景崧一起逃回了广州。从此黄飞鸿就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就愈发少见。

在崇尚勇力的冷兵器时代,有着高超武艺的黄飞鸿仍然要为生计奔波劳碌,他早年在珠三角的流浪,16岁以后迁居广州,正是中国国力积贫积弱到了顶点的时候,内忧外患,产业衰败,人们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向外流徙成了自发的行为。黄飞鸿在佛山、广州、顺德以及香港辗转的时候,更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开始向更渺远的海外流出,香港成了当然的第一选择,也有的人以香港为跳板,跑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甚至在黄去世之后,妻子莫桂兰也只好离开家乡,来到了香港。

都说“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可是没有品尝过个中滋味的现代人,又怎能体会那在一百几十年前背井离乡的人们的心情。

去到异国他乡,面对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迥异的人群,语言、风俗不同,民情也不一样,赤手空拳的人们就好比是只身进入了漫无边际的荒野,又好似徒手攀援的探险,担惊受怕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于是,握紧拳头就成了下意识,外出的人们往往都会修习武功,健身功能成了其次,自卫防身才是第一。凡是有广府人所到之处,就必定有习武之人,有的人甚至在当地开办武馆,将招收弟子教授武术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这其中,作为南派武术中心的佛山,就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武术流出地之一。

以黄飞鸿为例,他在广州宝芝林里传授过的弟子,有凌云阶、梁宽、卖鱼灿、陈锦泉、帅老郁、帅老彦、陆正刚、林世荣等。其中以梁宽的武艺为最好,然而天妒英才,他又是众弟子中最早辞世的一个。成就最大的是随黄飞鸿习武20年的林世荣,这位早年卖猪肉为生的弟子人称“猪肉荣”,曾获清末在广州东较场举办的首届广东武术比赛第一名,后来因为热心公益而获得过孙中山的银牌嘉奖,他就曾经在广州开办过三家武馆,一生授徒万余人,其亲侄林祖继承衣钵后授徒五十余年,弟子更是遍布美加、欧洲还有东南亚。

除了为“抗日保台”到过台湾之外,就现在的记载而言,黄飞鸿再远的也就是到过香港,并且留下的大多是为国人雪耻以及除暴安良的事迹。为他在华人世界里带去更多真实影响的还是他的妻子莫桂兰,以及弟子林世荣。尤其是后者,在晚年因为受牵连只身逃往香港后,在徒弟朱愚斋、张士镳还有李世辉的协助下,开始打破门派的界限,著书立说,约于1930年左右出版了《伏虎拳》、《铁线拳》、《虎鹤双形拳》等拳谱,开创了广东近代武术套路写作的先河,使得黄飞鸿流传下来的洪拳远播港澳、东南亚、欧美和南非等地,经久不衰。

真实黄飞鸿的绝技(武林奇人黄飞鸿的真实身世)(2)

在流徙成了必然的时代背景下,终黄飞鸿的一生,他除了不断地在困厄中奔忙以外,别无他法。作为一个职业武师,在战火与危难遍布的年代,还能够在后20多年中躲在市井的一角默默地为人推关把脉,或者闲来授徒,虽然没有见着“成林芝草”,并且是抑郁而终,黄飞鸿的命运也属不错的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