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1)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2)


蒙哥大概是死因最多、死亡地点最多的蒙古君主,他死于何时、死因如何,南宋方面的记载很混乱。关于蒙哥的死有多种说法,有气死说有病死说,还有淹死、弓箭射死、飞石砸死、中风突然死亡等说法。也就是蒙哥和他的身边人最清楚这位是如何死得,连忽必烈都是得到的二手消息。在众多蒙哥的死法中,杨大侠刺杀说一度在南宋十分流行,还被大臣们写进了奏疏兵在全国宣扬。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3)


南宋奏疏中的杨大侠并不是杨过,而是右手健在的老将杨大渊。杨大渊生年不详,是南宋的烈士家属。1236年他的哥哥杨大全在对抗窝阔台之子阔端入侵四川时立下战功,在南宋军中为老杨家赢得了威名。1241年十二月窝阔台病死,他的皇后乃马真后在1242年称制。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乃马真后命令蒙古军对南宋展开了一系列进攻。蒙古军进攻的重点就是西南和江淮,在当年五月的战斗中蒙古军打下了遂宁、泸州;蒙古军还乘着大水过后南宋混乱的机会在江淮一带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一直从安徽打到了南通;蒙古军攻打叙州(今四川宜宾)时遭遇了杨大渊的哥哥杨大全,杨大全和蒙古军奋战数个小时后,终于忠烈牺牲。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4)


因为杨大全的儿子们年龄不大,南宋政府就提拔杨大渊和杨大辑两人继续把守西南。1245年,杨大渊成为了南宋蓬州(四川南充仪陇)方向的指挥官,在那里修过山城。此后杨大渊在四川多地充当指挥官,他在投降蒙哥前是南宋阆州的军事负责人。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5)


1257年宋军收复剑门的战役中,杨大渊再次成为英雄,收到了南宋皇帝的表彰。剑门之战宋理宗意犹未尽,要求宋军再接再厉拿下苦竹隘等地。宋军在暴雨情况下进行了艰难进攻,以杨大渊部为主力地宋军遭到了失败。在1258年,宋军依旧不顾实际地进攻成都,杨大渊在防守时被蒙古军队击败。当年十一月,蒙古军在蒙哥地统帅下进攻杨大渊的辖区,这次杨大渊和自己的两个烈士遗孤侄子一起投降了蒙哥。杨大渊投降蒙古人并不如自己的兄弟、侄子一样心甘情愿(他哥哥杨大全儿子杨文安就不顾杀父之仇对蒙古忠心耿耿,杨文安还主动抓住了南宋的招降使者当投名状,杨大辑还劝说过杨大渊回头继续跟蒙哥干活),他一度跑回了阆州大获山。蒙哥对这倒是一笑了之,还任命他为四川侍郎。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6)



南宋方面对杨大渊抱有希望,因此在1259年二月杨大渊刺杀蒙哥的传言爆发后,朝廷上下采取了是相信的态度。朝中大员李泰伯还把这个传言是空前利好,他还认为蒙哥一死蒙古人在南方的统治就会崩溃,甚至制定了蒙古人崩溃以后收复大理的作战计划。这当然扯淡的说法,蒙哥在当年七月才死,而杨大渊虽然三心二意,却一直为蒙古人效劳到1265年。


南宋抗击蒙古的故事(杨大侠刺杀蒙古蒙哥汗)(7)


这个大新闻让南宋上下成了笑柄,蒙哥多种多样的死法也让前线的南宋指挥官真假莫辨,错失了扩大战果的好机会。而忽必烈等人猛攻鄂州后,南宋上下又都慌了神,全靠贾似道力挽狂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