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寂寞是人生至高的享受(庄子红尘俗世不执迷其中)
人生最怕的就是执迷不悟。
正所谓说“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心狠”。
一个人即便是犯了错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身在错中,因为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错误。
居于俗世之中,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人生最常犯的错误,都是因为过于追逐名利,而丧失了人生的良知本性和准则。
《小窗幽记》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宁可做一个真正的君子,也不要做一个假装有道德经文的先生,宁愿像兰花美玉那样被摧残,也不要像草萧、艾蒿那样长得繁茂。
做人宁可保持一份正义的道德,也不要唯名利是图,做一个伪君子。
但是现在俗世之间,很多读书人只是注重功名,注重学问,而忽略了道德。
甚至空读诗书,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登高望远,居于贵位,但是那不过是假道学先生罢了。
《曾国藩家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追求学问,应该以积累自己的德行为首要,而不是为了求取功名。
晋代有一个诗人叫做陶渊明,陶渊明有这样一句诗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词脍炙人口,流传千年,更可贵的是诗词背后的那种精神。
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县当过县令,为官清正廉洁,没有骚扰百姓,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都邮来彭泽视察,其他的官员都劝他重礼相迎,陶渊明抛开官印,气愤的说:“我可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后来他终于忍受不了世俗,而隐居终南山,过着淡泊的田园生活,才写下了那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
现在这个时代,像陶渊明这样清正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多都是满口仁义假话,内心却充满邪恶心思,只顾着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所努力。
而忽略的是内心的那一份道义,执念的只是人生虚妄的名利而已。
我们无论自己居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有一份责任心,这个责任心除了是让自己获得名利之外,更多的是造福他人。
生而为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人生负责,要懂得秉持良知,让自己的正义在世间能够发挥光耀。
正所谓说: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断不受肉眼相看。
人世间的浮名,我当成“庄周梦蝶”去看待,绝对不会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它。
《庄周梦蝶》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故事。
话说:庄子有一天睡觉的时候,梦到自己幻化成一只蝴蝶。
在梦中,自己作为蝴蝶翩翩起舞,得意盎然,醒来之后还回味着那一种感觉。
这个时候庄子恍然大悟,不知是蝴蝶梦中幻化成了庄子的一生,还是庄子在梦中幻化成了蝴蝶呢?
回头想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幻化,一场虚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人生一些虚妄当成了真实,真实的东西,也只是或许只是虚幻。
所以对于人生这一场虚幻,不沉迷,才是智者,不执念,才是高人。
就如生命一般,生命也只不过是在天地苍茫之间的一颗星辰,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在历史沉沦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之中,我们对于这苍茫的世间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如果不能秉持着内心的正义和道理去行事,只是一味的看中那些名和利,那么这样的一生又该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切都只是虚幻,何必执念于那些没有意义的名利之间呢。
就好像很多人在努力的追求物质富贵,但是当追求到了之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也并没有因此而快乐和满足,反而更加的空虚。
所以说外在虚幻物质的名利,对于人生的作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反而是那些道德和人生的良知,才是内心最富足的东西,那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
当我们秉持着当正义和道德去行事时,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