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六枝特区第九中学校长 帅学将

2012年10月14日,我在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安排下,和来自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二十名校长,到全国教育发达省份山东挂职培训学习,我们被统一安排到孔孟故里邹城市各乡镇学校,通过两个多月走近山东教育,触摸到山东教育成功的零零总总,感触颇多,启发较大。回来后,将自已的感受和刘庆龙校长交流,刘校长希望我能把所看到、学到,感受到的与各位同仁分享,我反复思考,我们这些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既不能改变体制,又不能左右教育大环境,如何做好我们份内之事,无愧这个时代,无愧这个平台,无愧于后人,为此选择了今天这个话题——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捉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精细化管理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1)

此次山东之行,两月余时光,其间有幸在挂职学校孔祥瑞校长的介绍下,和邹城市初中校长到江苏南京学习了五天,聆听了教育发达地区各校长的办学思想,理念,同时,在山东期间,走看了八所中小学,其目的就是想触摸山东教育整体强大之真谛,今天,我就把我见到的与大家交流,我就从所看到的教育现象,教育理念和方法及我的思考三个方面来沟通。

镜头一:邹城市我所到过的五所乡镇初中,学生每天从早晨6:00点钟进教室学习到晚上10:00点钟回宿舍,除了七节正课,其余都是学生自习,大小自习八节,无任何看班教师,但学生无一异动,且天天如此,不能说不是教育的奇迹。

镜头二:邹城市匡庄中学,星期天,四点钟学生全部返校,返校后把整个室内室外,寝室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五点四十进教室自习,而学生完成这些没有老师到校督促。晚上下夜自习回到宿舍,十点半钟熄灯号吹响,住在全校七百多名学生的两栋宿舍楼全部熄灯,更可怕的是能做到鸦雀无声,马上进入睡眠状态。

一数据:本期匡庄中学与同级别的八所学校进行半期联考,八九年级只有两科获第二,其余均为第一,七年级只有三科获第一,其一不甚理想,但均分最低都是56.6(地理),八年级234人参考,七百分以上就有59人之多。

事件:因半期考试七年级表现不佳,校长孔祥瑞在行政会上质问挂七年级的副校长黄来年,要求马上汇报原因,并拿出解决措施,黄来年散会后立即召开了级部委员会会议,制订了解决方案,仅一周时间,学生问题分析会,老师教学分析会,家长动员会,教师、学生动员大会,后进学生互助小组相继展开并得到落实,整个七年级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顿教风、学风运动。

精细化管理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2)

以上我所说的仅是我在山东邹城所看到的一个侧面或者说一个缩影而已,我选择这个视角与大家分享,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各位教育管理者,山东教育的强大是整体的强大,而这强大就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抓住了教育规律,掌握了教育本质,即盯住学生习惯养成,重视教学质量提升,成就山东教育整体强大。

那么山东教育指导思想、理念和方法又如何呢?

我们先看两个文件中的主要内容,可窥见其端倪:

文件一:是邹城市组织初中校长到江苏南京学习回邹城后,所有校长在市教育局又集中讨论交流学习,根据大家意见由邹城教育局拟发的文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江苏省优秀学校择校非常严重,择校费高达七八万之多,这说明升学率还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此,各校必须清醒认识,各地区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前所未有,没有质量就不能生存,坚持对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为抓手”的考核只能固化,决不动摇,同时提出江苏洋思中学因没有什么能坚持,它是不断求变,然后通过宣传成为名校,不可学,教育应该扎扎实实,脚踏实地,造福一方,培养好一批学生,锻炼好一批老师。

文件二:是一个关于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处理通报:

邹城市教育局对教育系统内不作为,乱作为的不良风气严查急办的通报,一副局长因乱作为被免职,一学校因工作推诿扯皮,校长、副校长被撤职且被问责,一学校副校长因工作不力被停职检查,为此要求各学校,各部门必须提高执行力,领导不能只是发号施令,必须认真督导,避免老师养成不良工作作风,使学校工作陷入被动,同时要求学校领导要开阔视野,要跳出邹城看邹城,跳出山东看山东,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

精细化管理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3)

这样的思想、理念和教育环境,在学校中如何落实呢?

(一)建立了一套简单操作的激励机制

山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在学校能够成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们建立有一套让学校校长,老师感到有追求目标的激励机制,首先是将学校年度考核排名与校长的前途命运严格挂钩,其次是将学校排名与学校职称名额,外出培训学习名额严格挂钩,如我所在的匡庄中学教师总数96人,中学高级教师就有35人之多,学校每年都有优秀级部主任和优秀教师获得由教育局组织的外出培训机会。其次,学校根据这一体制,也建立相应的同类似校级激励机制,评优、评先名额分配,学校每年组织的10左右外出学习机会的名额分配与级部考核量化严格挂钩。

(二)全面推行级部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的执行力

山东邹城所有中小学都全部实行级部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推行有利形成教育合力,整个级部班级,老师利益全部捆绑,避免各自为阵,各级部又能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浅近目标,工作针对性强,同时级部委员会每周一次的工作总结,好的方法能迅速得到推行,暴露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使执行力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各级部每周对班级部所有老师的课实行“督查制”,与教师常规工作量化挂钩,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对问题学生的出现,不是班主任独立应对,而是班级部成员共同面对,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三)班级管理精细化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句话在其学校真正落到了实处,班主任将班级纪律、卫生、学生等一切事务进行包干,然后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督查,记录督查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每周对一周表现优秀的小组,个人进行公示表扬并上报级部委员会,对表现不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谈话沟通,对屡教不改者上报级部,通过级部的力量智慧加以解决,“要做善于群殴的西北狼,不做单打独斗的东北虎”是该地区学校管理的共识,“入班就静,坐下就学”是该地区学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

精细化管理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紧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4)

亲历孔孟之乡这些成功的教育,对比我们本地区教育的现实,我想了很多,有兴奋激动,有困惑迷茫,有无奈悲观,抱怨等等,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能借鉴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才不虚此行,有所作为,为我们家乡落后的教育改变尽点绵薄之力,回来后,我又到盘县松河参加了六盘水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推进会,结束后从盘县到水城参加了全市教研联盟启动大会,两次会上王时明局长与黄初俊副局长的讲话让我感到六盘水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王时明局长所讲的三个理直气壮,其一就是理直气壮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黄初俊副局长分析了六盘水教育的四大问题,一是夜郎自大,没有格局,二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三是格调低下,相互贬低,四是盲人模象,对教育片面认识,缺乏协作,凡此种种市局将会出台一系列举措加以整顿和解决,并希望作为校长的我们,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时间并不多,既然已经选择就责无旁贷,要敢担当,不敢担当就不要在位子上瞎指挥。黄局长提出当代校长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有教育家的理念,经营家的策略,要认识到今天我们的教育不作为就是把我们子孙后代的前途压下来,就是对本地区发展不负责,那些社会上的人渣其实是我们教育给社会留下的废品,那些各部门,各服务场所不合格的,态度差的是我们教育留下来的次品,市局领导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的思考,结合山东学习的感悟,我建议我们岩脚教育要着力解决这么几个问题,并以此做成六枝特区教育乃至六盘水教育的一个模板和示范,一是建立镇级、校级激励机制,让好校长优秀教师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希望,这个机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仿效山东教育给予外出学习,开眼界、提拔重用的机会。二是建立镇级、校级处罚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老师给予年终考核不合格,取消绩效考核,待岗处理等多级处罚机制。三是引入学生习惯养成评价考核机制。四是全镇推行级部管理模式,实行抱团取暖的“捆绑式”考核,解决单打独斗的放羊式管理,窃以为,这样才能扭转我们本地区老师是大爷,学校领导是公仆,仆从的不良局面,才能解决执行力差,无忧患意识,混工资,误人子弟的不良思想,才能解决学生行为习惯极差,教学质量持续低迷的窘迫境地。

同时我们的校长要去摸清自己的家底,找准学校的定位,制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培养学校发展的文化,让老师在文化认同中去努力工作,让教师在团队价值实现的前提下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最后我借用著名国家大师翟洪燊的几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报告:

求功就求百世功,求利就求千秋利,求名就求万世名。

——翟洪燊

讲得不当之处,请各位多多谅解,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