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学校(百年名校天门中学)
以梦为马骋天下
——来自湖北省天门中学的报告
向金祥
提起百年名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名牌大学。其实,在中学这一领地,也有令人瞩目的百年名校。湖北省天门中学,以110年的历史见证了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县市中学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省级示范中学。
学校前身为清乾隆时期(公元1754年)知县李云飞创办的天门书院,鄂地最早的三大书院之一。自1912年以来,先后五迁校址,九易校名。2005年,从竟陵元春街整体搬迁到钟惺大道与状元路交汇处,原国家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题写校名。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天门中学,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在不懈地探索中前进,在新时代的改革中跨越,形成了“博学明德自强致远”的办学理念,“求实严谨 勤奋进取”的学校校训,“争优创新 协作奉献”的学校精神。
7月12日,烈日杲杲,热浪滚滚。天气预报气温35℃,地面温度骤然升至37-38℃。高温晒不干学子孜孜求学的汗水,高温烤不干老师们饱含知识的乳汁,此刻的天门中学,一个庄重的仪式——2023届高三年级开班启动仪式正在隆重举行。高三是每个学子走好人生下一步的重要节点,为了让学子实现梦想,不留遗憾,教师们总结优势,直指不足,面对当下困难与挑战,豪情胜过室外飙升的高温。高三年级的每一个教师,学校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强烈而美好的愿望:让所有学子的梦想都插上翅膀,飞抵他们想到达的地方。
天门中学重新整装,带着2022届高考大捷的喜悦蓄势待发,带着新的梦想砥砺前行。
天门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明敏率领全体教师重温《教师誓词》。
梦,教育兴国我的梦,育桃李,创优不是梦。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绝。
天门,古称竟陵。公元前278年秦攻楚拔郢首置竟陵县。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景陵)讳,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更名天门县。1987年撤县建市,1994年确立为湖北省直管市。
这里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这里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著《茶经》被世人称为“茶圣”,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文明和生活。
这里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的故乡。他与陆龟蒙并称“皮陆”,诗文集《皮子文薮》。他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2012年被选入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板块。
这里是竟陵派文学的发源地。明朝晚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反对拟古,倡导“抒写性灵”,凡是读书人家都会有他们合作编选的《唐诗归》、《古诗归》,他们在书中的评语被当时人视之为诗学圭臬。“竟陵派文学”被载入《中国文学史》,闻名世界。
这里是清代状元蔣立镛的故里。明清两朝,湖北仅有的五个状元(其中清代三个),天门就有一个。
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圣贤先哲的高风懿德,给了天门中学源源不断的滋养。
走进天门中学校园,一座总投资3500万元的学校多功能馆将于110年校庆之际掀起盖头,展露雄姿。多功能馆占地面积3196平米,总建筑面积7511.37平米,是市政府对学校的又一次重大投资。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门中学不断建设新校舍,更新旧校舍,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5月,为了实现建设全国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择址整体迁建天门中学。历时一年零9个月,投资1.7亿元,一座崭新的天门中学拔地而起。校园面积23.8946公顷(358亩),建筑总面积126202.84平米,各项硬件设施在全省中学中堪称一流。这是天门历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
天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文化是城市最美的风景,其中最靓丽处数天门中学。在这座绿荫掩映、花影流香的园林式学府里,思源广场现代气息浓郁,大型景观石上的校训熠熠夺目;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藏书量50万册的万林图书馆,让学子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校史展示文化长廊,110年的沧桑巨变赫然在目;校友林、微缩景观区,是在校学生的励志教育基地;独点池、状元桥,使校园文化底蕴更加丰厚;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艺术楼、多功能馆、图书馆、大礼堂、运动场、师生食堂、公寓楼鳞次栉比,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高度统一。这里,给予每个学生幸福成长、追逐梦想的空间,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探索未来。
巍巍学府,翰墨飘香。抚今思昔,天门中学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厚爱。1977年以来,先后有50多位省以上领导或来校调研、视察、指导工作,或给学校致信祝贺、题词勉励,或接见学校模范教师。学校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别是学校整体迁建、创建省示范中学、举行百年大庆,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天门中学,一幅鲜活斑斓的历史画卷,一座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
天门中学,一代代把教育视为命脉,一次次把梦想变成现实。
梦,民族复兴中国梦,争朝夕,幸福不是梦。
目击校园正门的荣誉墙,数量最多的当属一块块“优质生源基地”匾牌。从2013年10月被清华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起,天门中学以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被北大、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多所著名高校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肖沅、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等先后来校视察。学校百年庆典,100多所知名高校发来贺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等题词祝贺。
6月28日,学校2号阶梯教室。高一、高二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讲座。主讲魏永革,天门中学1984届校友,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国际《多酸化学》杂志首届编辑部顾问成员。魏永革教授从清华大学的文化传统、杰出校友、突出贡献、招生情况、强势专业等方面为学生介绍了他心中的清华大学。魏教授还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勉励同学们“青春正当时,奋发须早为”。清华大学的领导、教授来学校讲学已成为常态。
6月28日,清华大学魏永革教授来天门中学讲学。
天门中学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得到更大的提升。2016年,50多名学生赴北大、清华进行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30多名学生赴中山大学,南方科大等高校进行研学旅行;2017年,4名学生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研学旅行;2018年,40多名同学赴北大、清华研学旅行,20名学生赴香港研学旅行;2021年4月,四个班级的学生到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研学活动,参观校史馆和国家级实验室、聆听科普讲座,走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学新知识。研学激发斗志,同学们走进名校满载而归,学习目标更明确。
2012年4月19日,美国俄亥俄州校长代表团团长卡瑞尔·苏·奥力克女士一行访问天门中学;2018年4月3日,德国宾根市市长费泽尔率领市长参访团一行来学校访问交流;新西兰奥克兰HOWICK学院专家教授等域外同行纷纷访问学校,与学校建立友好关系。继1993年日本神栖町友好视察团来校参观以来,学校对外交流越来越密切。学校与国内外100多所重点中学开展教学交流合作,致力于优秀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也是天门中学跨入新百年的头十年。学校在新的历史变革中,实现重大历史性跨越。从2013年起,学校相继获得“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特色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优质学校”、“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等10多项重大荣誉。
1982年,天门中学首创成立教育科学研究会。40年来,学校教师累计在省级以上报刊、学会论坛发表论文和文章1000多篇,出版专著60多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300余次。近10年来,学校科研课题喜讯不断,《中学心理危机维防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天门市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生成性教学实践价值与策略研究》《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模式探究》《创新作文阶段练习实验研究》等5个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奖;《中学化学微课教学与演示实验的有序性研究》《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问题情境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等16个省级课题结题获奖。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为学校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丹心育桃李,朱笔写春秋。优质生源是一所高中的生命线。高中的生源大战白热化众所周知。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面对体量数倍于己的省域竞争对手,天门中学作为一所县域农村中学,惟有自强不息,再造优势,让更多的学子上更好的大学。2013年——2022年,学校参加高考被一本高校录取7152人,985高校录取1031人,211高校录取2438人,两项合计3469人,占一本录取总数的48.50%;2022年,985、211占一本录取总数的64.25%。2016年高考,张迟同学以总分700分居全省理科第八名;2017年高考,谢书铭以675分居全省文科第三名,文理科过清华、北大线7人;2018年高考,杜卓洋、田欣获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加分,文理科过清华、北大线6人;2019年高考,肖乐信获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加分,清华、北大过线5人,985、211高校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2020年高考,杨子轩同学以697分跻身全省理科前20名,清华北大录取4人,飞行员2人,“985”院校录取111人,其中“c9”联盟录取13人、武大录取25人、华科录取30人,“211”院校及以上录取人数274人;2021年新高考元年,学校600分以上考生245名,刷新历史记录;2022年高考,一本录取800多人,其中985录取156人、211录取358人,吴震宇被清华大学录取,卢政奕被北京大学录取,龚嘉伟、唐宇豪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
学校不仅在历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各学科竞赛中有2000多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励,而且在文、体、艺、音、美等方面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授予的“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全校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有2000多人次。2013年2月9日,学校器乐节目《幸福歌》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中学甲组三等奖”。2019年1月,戴缘同学的作品《禅境》在湖北省第十一届黄鹤美育节优秀美术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被选送参加全国展览。刘一萱同学获2018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殊荣。
2019年11月,学校“风帆文学社”社刊《毓秀》,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文学教育成果展评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报刊”。
2019年12月9日,学校校园文学社刊《毓秀》获2019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年度成果奖,登上了《湖北日报》发布的光荣榜。
2018年12月20日,学校被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评选为“2018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2022年6月24日,“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特色示范校”评选,天门中学荣登榜首。
教育之梦,是最高尚的梦,最有成就感的梦。
6月2日,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肖菊华(右一)视察天门中学。
梦,砥砺奋进强国梦,同心干,未来不是梦。
马克·吐温说:“黄金时代在我们前面,而不在我们背后”。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1912年秋,先辈怀揣强国梦,创办天门中学。草创时期,举步维艰,只得将西门城内古老的“校士馆”稍加修理成为学校。风雨飘摇的年代,虽然蓬门筚户,但报考者踊跃;虽然薪资难保,但办学者尽责;师生同坐一条凳,同用一张桌,同用一盏灯,做作业兢兢业业,改作业一丝不苟。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37年间,天门中学曾五次建立,四次停办。在那忽明忽暗的植物油灯下,师生们心中燃烧着熊熊的“强国梦”。
3月的一天,学校收到一件来自上海的快递。打开一看,原来是82岁的校友王立祥研究员捐赠给母校的两部专著。一部名叫《喷水推进技术及工程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年),一部名叫《喷水推进技术及推进泵设计理论和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这两部专著是他海洋强国梦的结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940年出生于沉湖水乡干驿镇的王立祥,1960年从天门中学考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是我国喷水推进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创始人之一,在多项国防工程研制和产业化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从湖边的小木船上的农家孩子成为造“洋船”的“船舶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历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喷水推进工程部总工程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排排威武雄壮的方阵,一辆辆英姿勃发的两栖坦克战车,似一首亢奋的战歌,恢宏的诗篇,令人肃然起敬,无比振奋。那气震山河壮观的场面中,有王立祥和他的科研团队为国防建设开发研制喷水推进两栖战车的强国梦想。
110年间,天门中学历经了26任校长,从创始人沈肇年、胡子明到人民政府派到学校的接管者于盛兹、邓仲禹到新时代的新任校长曾明敏,他们不忘初心培桃李,文化立校育繁星,不论任期长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教育的探索和追求。开国将军、共和国部长黄忠学,地质学家李延禧,电波传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高,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城市降耗降排技术领先的科学家、实业家、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熊健,著名的华人数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魏军城,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邹荻帆,著名企业家、中国保险业巨子陈东升,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新文,著名稀土专家刘行仁,著名美籍科学家彭中华,著名化学家魏永革,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肖勇波,通信领军人物曾军等等,他们都是“天中梦”“强国梦”的践行者。
名校陶铸名师,名师造就名校。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工有1100余人,4人当选市党代表、16人当选市(县)人大代表(其中人大常委会委员6人、1人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人当选省人大代表,24人担任市(县)政协委员(其中政协常委9人、政协副主席2人),1名教师被选为副县(市)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共30余人,受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劳动模范25人次,其中有14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国家先进工作者、国家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初中、高中六个年级85个教学班,学生4400余人,教职工366人(高中部340人、初中部26人),其中党员105名,研究生学历40人,双学位教师4人,“湖北名师”1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22人、一级教师138人。学校吸收了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从起点上优化团队结构,在传承中创新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和“人梯精神”,打造出良师涌现、人才济济的局面,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把关教师,或走上校级、中层领导岗位。
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天门中学,倍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正在第二个百年里以梦为马骋天下,谱写新华章,铸就新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