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为什么能存在那么多年(麦当劳被创始人卖掉之后)

创业路上就像是玩闯关游戏,当你闯过一关正在开心的时候,马上就会迎来更加困难的一关。

对于创业者而言,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完成从0到1的过程,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过程就像是建房子需要用到的地基,只要把地基打好了,往上再加盖楼层就会很容易。

事实真的如此吗?地基打好只是完成了建造房子的第一步而已,往后想要发展得更好并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

如果创业者只要完成从0到1,就能完成从1到N,那么中国现在的亿万富翁至少会增加10倍!

举个例子,开一家奶茶店,应该很多人都会开。很多人甚至可以开出一家赚钱的奶茶店,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

可是真正做成大型连锁的品牌并不是很多,人们常见的可能也就10个左右,比如: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等。也只有这些品牌顺利完成了从1到N的过程。

因此,在我看来,创业能从0做到1的创业者是优秀的,但是并不足以实现财富自由。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创业者都能实现开店赚钱的目标,但是能够做大做强的就是凤毛麟角了。

因为创业的每个阶段对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它需要创业者无惧无畏,并且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多少人知道做大做强麦当劳的人并不是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呢?

据了解,麦当劳的创始人是麦当劳两兄弟,他们在1930年来到了美国的加州,寻找属于他们的美国梦。

麦当劳为什么能存在那么多年(麦当劳被创始人卖掉之后)(1)

加州的艺术类发展很好,兄弟两个就开了一个戏院,很可惜,戏院没有做成。但是他们非常相信加州一定是他们的发财之地,于是就开始寻找其他项目,最终在1937年决定开餐厅,卖热狗、汉堡等产品。

没想到,这家餐厅开对了,一年就能赚5万美元。请注意,这是80多年前,这个利润放到现在恐怕相当于一家大酒店赚得钱。

赚到钱之后的麦当劳兄弟就开始不断开分店,可是开分店就容易造成效率下降的问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麦当劳兄弟在1948年改良了餐厅,将公司产品品类减少,只卖最热销的产品,这样就容易让产品量产。为了配合产品量产还将公司的盘子、玻璃杯、刀叉等进行了改进,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和损耗。

经过这次改革,麦当劳兄弟的餐厅再一次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一年的净利润飙升到了35万美元。

由于麦当劳公司发展很快,而且又在加州,很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报道下,很多人想要加盟。麦当劳也在1952年开放加盟。按理说,麦当劳兄弟要起飞了才对,可惜并没有。

1954年,麦当劳向克洛克一次性订购了8台奶昔搅拌机,这个订购量太不正常了,因为生意比较好的餐厅会订购2台,而麦当劳一次性订购8台,这已经超出了克洛克的理解。

尽管,克洛克已经52岁,但是还是决定要跟麦当劳兄弟合伙创业。由于克洛克商业经验丰富,并且具有前瞻性,麦当劳兄弟也就同意了。

可是在麦当劳开放加盟的过程中,缺乏制度化的管理,对加盟店缺乏必要的监管,导致经常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有一次,一个顾客吃了麦当劳之后食物中毒死亡,麦当劳给出巨额赔偿。这件事也让麦当劳品牌形象大跌,加盟商的生意也变得不好了,于是不愿意交管理费。

本以为这件事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紧接着又出现了一起食品安全问题。这也让麦当劳兄弟焦头烂额。

刚好趁着麦当劳遇到危机之际,克洛克说服了麦当劳兄弟,让他们把麦当劳卖给自己,兄弟两个直接暴富退休就行了。

1961年,这笔交易产生了,交易金额是270万美元。这笔钱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对于麦当劳这个品牌而言,并不算多,市盈率不到10倍而已。

麦当劳为什么能存在那么多年(麦当劳被创始人卖掉之后)(2)

真正带领麦当劳走向全世界的正是克洛克,他在接手麦当劳之后,立刻就成立了麦当劳大学,主要培养麦当劳的管理人才。

时至今日,麦当劳已经开遍全世界,每年的营收超过400亿美元,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0亿人民币。

总有人认为克洛克不道德,拿走了麦当劳兄弟的胜利果实。而事实上,麦当劳兄弟不具备这种全球化的能力,他们只会复制产品。而克洛克看问题比较透彻,一直在复制人才,最终实现了从1到N,让麦当劳成为了全球快餐的标志。

因此,假设你已经完成了从0到1,那么接下来不是复制产品,而是复制人才,让更多的人才帮你管理这些店铺。

麦当劳为什么能存在那么多年(麦当劳被创始人卖掉之后)(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