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试卷分析(昆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及毕业考试卷题型分析)

第二类:知识点升华阅读理解题型。

新思考教育精讲:

在现代文阅读中,应充分让学生体验、感悟,以培养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理解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需要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文章。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的过程。新思考教育名师精讲班将六年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授课过程中详细讲解分析。

题型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正在文章中的作用,两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应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段或第一段的某句,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核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烘托,为后面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部分某段的某句,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和题目相呼应。

题型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从文章内容入手,全篇具体来看,常见的有赞美、赞美、热爱、喜欢、感动、兴奋、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故里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内疚、热爱、快乐、悲哀、惋惜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来,有的文章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文章直抒胸臆。

题型3、回纳文章宗旨。

应对这种题型,先通篇认真读文章,然后可以用这些关键词进行作答:“经过…… 故事,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真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通常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题型4、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应对这种题型,我们首先要看一看问的这一句话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绘、阐明、谈论、抒怀,通常描绘中又分为人物描绘、景物描绘和带分析的局面描绘。而人物描绘还可细分为言语描绘、行动描绘、心理描绘、肖像描绘和细节描绘,描绘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具体、感人。抒怀的使用,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题型5、文中某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较、夸张、排比、对偶、重双、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人的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排比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相对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着名人言语或名人著作中的相关内容,考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遇到这种题型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回答:“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题型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应对这种题型可以联系上下文提炼出答案,并不能停留在句子表面,而是要理解句子的深意,这要求我们的同学平常扩大知识面、积累知识点,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充实答题内容,用本人的言语把本人对文章的理解正确地表达出来。

题型7、相比阅读理解。

有的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类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应对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相比。

一年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试卷分析(昆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及毕业考试卷题型分析)(1)

例:

(一)、

把“不能”埋葬起来

唐娜是美国密歇根小学的资深教师,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这时她志愿参加了一个旨在借着一些表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进而爱惜自己生命的活动。唐娜的工作是借着参与训练进而将这些理念实现的。

她教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填写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填写。有的写道:“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没办法让麦克喜欢我”;有的写道:“我没法做十次的仰卧起坐”,“我发球无法超过前边的球网”,“我不能只吃一块饼干就停止”等。

而此时,唐娜也正认真地写着诸如“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母子会”,“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的句子。等大部分学生都填满了整张纸,甚至有人开始写下页时,唐娜告诉学生将纸对折交到前面来。学生依次到教师的桌子前,把纸张投入一个空的鞋盒内,把所有学生的纸张收齐之后,唐娜把自己的也投进去。她把盒子盖上,塞在腋下,带头走出教室,沿着走廊走,学生也跟着老师走了出去。

走到一半,整个行列停了下来。唐娜进入守卫室,找寻铁铲、铁锹,带领大家到运动场最远的角落边,大家开始挖了起来。

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十分钟,因为每个孩子都要轮流挖。直到洞有三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好,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三十多个十几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埋好的“墓地”,每个人“力不能胜”的事情,都深深地埋藏在了三尺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开口了:“小朋友,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学生牵手绕墓地围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唐娜念出一段悼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他的名字,我们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刻上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有名,有影响力,但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但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的人站起采,向前迈进。阿门!”

然后她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大家一齐吃饼干、爆米花,庆祝自己解开了“我不能”的心结。唐娜用纸剪成墓碑形,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唐娜把这个纸墓碑挂在她的教室里。以后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唐娜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 解决方法。

后来,唐娜所带的这个班的31名学生在事业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有的还成为政治、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

1、唐娜作为一名教师,也像学生一样认真填写好自己的“做不到”,她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娜为什么没让学生们把所有的“做不到”写完之后再上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娜为什么让每个孩子都轮流挖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力不能胜”具体指什么?(举2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不能”还有哪些像“我可以”、“我愿意”一样的好“兄弟姐妹”?(再列举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认为这种活动有无意义?简要谈谈你真实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告诉学生老师也有“做不到”的。或:老师也想埋葬自己的“做不到”。作用是老师的行动能消除学生的自卑感。

2、写得越多越增加孩子的自卑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

3、必须让每个人都直接参与才能切身感受“做不到”已被埋葬了。(或:必须让每个人都直接参与才能真正解开“我不能”的心结)

4、指“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等。

5、我(能)行、我能够、我希望、我会、我决心、我应该等。

6、好。现代生活愈来愈注重心理调节。它能给人积极的帮助。这是一种很有创意又带有幽默感的活动方式,它能起到奇特的效果。我们应该多开展类似的实验活动。或:不好。它仅仅是一种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自卑感和其他心理疑惑。形式上太假,含太多做戏成份,达不到效果。

一年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试卷分析(昆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及毕业考试卷题型分析)(2)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喜上眉梢 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憧憬)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háng xíng)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 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 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

( jǐ yǔ gěi 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 用“√”在文中括号内划出正确的读音和恰当的词语。

2、 “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诚实、不欺骗;(2)、信任、不怀疑;(3)、消息;(4)、书信;(5)、随便、放任;(6)、崇奉、信仰。文中下列词语中的“信”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入后边的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出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开头横线上。

5、 给短文最后一段下划线部分加上标点。

6、 仔细阅读短文,把最令你感动的一句话用横线划下来,再写一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四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写了哪两件事?文章告诉我们欣赏是?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欣喜若狂 渴望 háng jǐ yǔ

2、(4)(5)(2)

3、指十分喜爱。

比喻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4、欣赏是一种善良 等

5、:“、,,,。”

6、略

7、学会欣赏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它能使欣赏者产生善念,使被欣赏者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8、文中写了列夫·托尔斯泰欣赏屠格涅夫和林清玄欣赏小偷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欣赏别人。

一年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试卷分析(昆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及毕业考试卷题型分析)(3)

(三)、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 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_____。

2、 在技术上谁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徒弟眼中放光,可见他心有私念,二徒弟支吾了半天,可见他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

2、技术上大徒弟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3、心有私念

(四)、

从“胸有成竹”谈起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同,擅长画竹子。他画竹子的时候从不打稿,随意挥洒,样样翠竹便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眼前。人们几用"胸有成竹"来称赞他的娴(xián)熟笔法和精妙记忆,他能达到这等妙笔神功是对竹子长期观察的结果。①如果我们能象文同观察竹子那样,长期地、精心的观察周围的生活,难道一幅幅生活画卷不会待之于心,应之于手吗?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是不是把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碰到的每件事都观察一番,并把观察的印象记录下来呢?不是的。主要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注意从那些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东西。特别是要观察有特点的人和物,不仅观察人的外貌特征,还要观察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如老舍讲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

②养成观察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我们关心生活,热爱人民,同时,对丰富情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都是大有裨(bì)益的。

1、 默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益处──( ) 仔细──( )

熟练──( ) 活灵活现──( )

2.读读文中画" "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注意用上文中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你自己的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曾说要做生活的"有人心"这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在横线上,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你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益处──( 裨益 ) 仔细──( 精心 )

熟练──( 娴熟 )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略

3、短文的主要内容:养成用心观察的好习惯,可以使我们画画、写作都胸有成竹。

4、鲁迅曾说要做生活的"有人心"。这是指:关心生活,多注意从那些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东西。

5、略

新思考教育精讲: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的文言基础。

小学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内容以寓言故事、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等为主。新思考教育名师精品班归纳了文言文解题技巧:

一、以题解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遇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理解文章的一种依据。

三、以注解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

一年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试卷分析(昆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及毕业考试卷题型分析)(4)

新思考教育名师精品班总结出考试过程中一般有三类题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例:

(一)、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竭: ②渔: ③明年: ④焚:

2.联系上下文翻译下面的句子: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竭:使…干涸; ②渔:捕鱼;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2、译文: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二)、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1.解释:

①为: ②如故: ③鸣: ④奋:

2.联系上下文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三)、

楚人有涉江者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②,曰:“是吾剑之所以坠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④乎!

  (《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①楚:古代南方国名,战国时约在今长江中、下游各省地区。涉:徒步渡水,这里泛指渡水。江:古代专指长江。②遽契其舟:急忙在船舷放刻个痕迹。遽(ju):急,匆忙。契(qi):刻。③是吾剑之所以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此,这里。④惑:糊涂。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释义:

(1)刻舟求剑 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的“而”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D、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语言简答: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寻找 (2)掉落 (3)他的 (4)从

2、D

3、像这样去找剑,不也是太糊涂了吗?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四)、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寝: ②因: ③时: ④何以: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托寐以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①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五)、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安顿儿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gǔ)人(商人)呼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迁居学宫(学舍)之旁;孟子乃嬉为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礼制)之事。其母曰:“是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据《列女传》改写)

1、 孟子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_学派的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___________

(2)、遂居焉: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可以处吾子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孟母三次迁居,一心为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子幼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不同表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参考答案:1、战国 儒家 政治家 思想家

2、(1)游戏、玩耍 (2)居住

3、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啊!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六)、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1、 解释带点的字。

子无敢食我也:_____________

兽见之皆走: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虎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狐狸为什么能逃出虎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喻义。

狐假虎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代词,代指你。 逃跑。

2、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老虎轻信了狐狸的话。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让老虎相信它说的话而逃出虎口的。

4、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