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不会被辜负(人生最大的幸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

王成林的第8篇原创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不会被辜负(人生最大的幸福)(1)

《认知驱动》里有这么一段话:

“你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配偶、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这样,后面的一切都会让你觉得无限惊喜。”

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减少对身边人的期待。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照顾,伴侣对我们的关心,孩子带给我们的欢乐,那将是生活给予的额外恩赐。

人之所以不幸福,无非就是因为我们经常对身边的人期望值太高。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在越南战争期间,有一个叫做斯托克代尔的美国海军上将被越军所俘虏。被越军关押了8年,拷打20多次之后才被放了出来。

出来后,吉姆·柯林斯(美国著名作家)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

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总有一天我能再见到我的妻子与儿女。”

吉姆·柯林斯又问:“那为什么你的同伴都没有活着出来呢?”

他回答说:“因为他们太乐观,总想着下个月或许就会被放出去。然而现实让他们逐渐失去信心,加上生存环境恶劣,他们就扛不住了。虽然我也满怀希望,但我更能认清现实。”

这就是著名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除了要对未来满怀期望,也要认清现实。

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减少期待,这才是最幸福的活法。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对孩子有求必应

小孩子总觉得父母无所不能,就算想要天上的星星,父母都能摘下来送给他们。

父母都希望尽最大的可能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可聪明的父母会让孩子认清现实: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谁有超能力,并不是他们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有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做不到,那也是一种智慧。

有个在中国生活了将近40年的美国妈妈,曾经领养了一个中国孩子。

有一次孩子早上起来叠被子,保姆看到了,立马赶过去帮孩子叠。

保姆说:“你太小了,还是我来吧,这样比较快。你叠完或许要20分钟,但我只要3分钟。”

美国妈妈阻止了保姆,说:“让孩子自己来吧,就算花20分钟也是值得的。”

偶尔在孩子面前装柔弱,求保护,孩子一般会更有成就感,长大之后也会更加独立。

有次和朋友聊天时,这位美国妈妈说到她的一个北京朋友。

儿子要结婚了,他们本来有自己的房子,但是觉得父母的房子更好,于是就让老两口把房子让出来,供他们结婚。

这位美国妈妈听了后觉得很诧异:“这开什么玩笑?孩子自己有房子,为什么还要父母的房子?”

孩子结婚找父母要房子,这种情况在中国很普遍,美国人理解不了很正常。

但是普遍不代表就是对的。当孩子经常被轻易地满足,他们就会把别人对他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

《安家》里面的老严夫妇就是这样的。

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钱,拿来给孩子买房,房产证上写的还是儿子和儿媳妇的名字。

当得知儿媳妇怀孕后,老两口满心欢喜地退掉了出租屋,拎着大包小包准备搬去跟孩子一起住,结果到了门口,却发现亲家母已经搬了进去。

面对儿媳妇的甩脸色,儿子的那句“你们先回去”,老夫妻俩也只能强忍内心的失落,顶着烈日往回走。

虽然这一幕非常气愤,但现实中很多父母就是这样,以为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就会得到幸福。

可现实是,往往太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可以实现,所以经常对身边的人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

一旦别人无法达成他们的需求,他们就倍受打击。更有甚者,会因此而憎恨别人。

要想孩子以后独立,就要学着适当地减少孩子的满足感。要知道,人的欲望就像饕餮,是永远都无法喂饱的。

倾尽一切满足孩子,最终只会误了孩子,伤了自己。

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更幸福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老严夫妇从一开始就不抱着搬进孩子的新家这种期望,或许他们也不会那么失望。

有很多父母觉得养孩子是为了以后有人养老,有这种想法的父母,生活中往往都觉得儿女不孝,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养孩子当成了一件为自己谋利的事。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心里就会极度失落。

有一对夫妻,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努力挣钱,为自己买了各种保险,用来以后养老。

退休之后,两口子没找子女要过一分钱。孩子有自己的收入,也不要他们管。老两口每年都会出去旅游两三次,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

其实,当你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时,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惊喜。

作家郑渊洁说过:“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意味着把失望留给自己,人生会陷入被动。”

《认知驱动》的作者在书里写到他和女儿的一件事。

周末,女儿拉着他打兵乓球,但是他心里并不是很情愿,因为他觉得女儿技术不好,打球的过程他基本上都是在捡球、发球,非常无趣。

就在他机械性挥拍,大脑走神时,他意识到:“我对女儿的心理预期太高了。我总是希望与一个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玩,正是有了这种预期,我才会在陪女儿时有一种成年人玩过家家的感觉。”

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作女儿的教练,教她发球,鼓励女儿争取10次不丢球。

就这样,女儿打得越来越好,他自己也越来越投入,两个人玩得都很开心。

对孩子,所有的好脾气和耐心,不过都是降低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

忽略别人的能力,以过高的预期去要求孩子,除了让自己失望以外,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幸福的婚姻,从停止要求对方开始

之前在《婚姻保卫战》上看过关于一对夫妻的故事。

丈夫是一名保安,妻子是临时工,家庭的主要收入靠丈夫。

丈夫有一次因为意外伤了腰,医生说至少要休养15天。但是从医院回来后,妻子却让他第二天就去上班。

妻子告诉主持人:“当保安他也不累啊,他就跟休息是一样的。”

主持人听到这句话瞪大了眼睛,说:“你觉得当保安就是休息?”

妻子接着说:“他也不用干活啊,他就坐在那里,所以我就想就全当休养了。”

因为丈夫需要去外地上班,两人分居,所以妻子又希望丈夫能回来跟着亲戚学习做木工,以后在家里找份活干,她也能一起帮忙,这样也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但是丈夫觉得木工不是三两天就能学会的,而且刚开始不会干,没什么工资,家里没收入,不太现实。

到了主持人让他们各自给对方打分的环节,双方给出的分数都是5分(6分及格,10分满分)。

主持人问及缘由的时候,丈夫说:“她从来都不考虑我的感受,医生让我至少休养半个月,她要我立即上班。我去外地上班,她非要我回老家,回老家我怎么挣钱嘛?”

问到妻子为啥打5分,妻子说:“他没有什么主见,让他干啥他都不干。”

主持人问:“只有听你的才叫有主见是吗?”

妻子回答:“我觉得是这样子的。”

在我看来,他俩处成这样根本原因不是丈夫有没有主见,听不听话,而是妻子对于丈夫的期望值太高。

她总想做对方的主,丈夫能不能回来做工其实不重要,她不过希望对方能遂了她的愿而已。

最幸福的婚姻从来不是要求对方对你言听计从,而是和谐。

减少对对方的要求,降低自己的期望,家庭自然和谐,婚姻自然美满。

一段感情,不管当初有多么深厚,都经不起一次次给对方施加不切实际的期望。

写在最后

总是听到有人说,现在这个社会,物质条件好了,人的幸福感却降低了。

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幸福感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期望没问题,但不能不切实际。

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就像是长满了尖刺的仙人球,如果死死拽着不放,最终只会让自己满身伤痕。

试着降低对身边人的期待吧,愿我们都能过得幸福。

微信搜索公众号“成林人生观”,查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不会被辜负(人生最大的幸福)(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