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个职业的句子(一生只有一个职业)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296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善待每个职业的句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善待每个职业的句子(一生只有一个职业)

善待每个职业的句子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296天。

我们常常听到“终身学习”这个词。学习意味着改变,终身学习的意义就在于,这是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做出的一种主动应对。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观念和行动,意味着主动地把更新迭代贯穿一生。可以说,每个人一生其实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终身学习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终身学习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阅万般人。

用周总理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为什么要坚持终身学习?

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知识的半衰期。我们拥有的知识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过时。

首先,新技术在发展,新的知识在不断产生,知识传播的方式也在日新月异。如果你得了癌症,你肯定不会去找一位30年前毕业的医生,毕竟这位医生当年学习的东西里可能有一半是错误的;再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培根、黄油和鸡蛋被认为是对心脏不好的三种食物。现在,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健康的。

有人总结说,目前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只能用五年。所以解决之道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现代社会的数据、事实、信息和知识都在成倍增长。随着物联网、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在线追踪技术的出现,关于我们和世界的数据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数据来得出新的科学事实。

再次,创造和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数也呈指数级增长。30年前,创造思想的主要人物是科学家、知识分子和思想领袖。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常创造和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

还有一点,我们会不断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我们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遗忘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因此,为了跟上这种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

第二,因为周围的人更努力。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在增加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我们需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不退步。

据统计,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普通人在正式场合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如果其他人学得更多,那么你必须和他们学得一样多才能保证自己不掉队。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落后了多少。但如果你换一个领域,你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已经过时了。

所以,在21世纪,知识自满的长期影响,与不锻炼、饮食不健康或睡眠不足的长期影响一样严重。

终身学习学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什么是知识呢?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是不是知识?朋友圈里对一个大型活动的吐槽是不是知识?网上到处可见的直播、分享是不是知识?

有人对知识下了个定义,认为知识就是那些可以改变你行动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是有对象性的,只有那些与你发生联系并改变了你的行为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连连赞叹,结果生活照旧,那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一个信息而已。如果你看完文章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你看,知识就在那里,但要不要为你所用,就得靠你主动寻求;还有,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更大。比如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会越滚越快,就是一个有用的知识。不过,如果你懂得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就不光能解释为什么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

所以,为了让知识在我们身上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先得学会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分类、保存,而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怎么提升认知深度呢?先来说说,什么才算深度认知。比如有人问:大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有人说,都是炒房团炒的。有人说,大城市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的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房价。你看这两种回答,第一种就属于对问题的浅认知,但是第二种不局限于具体问题,而是分析现象后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就属于深度认知。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根据理由的可信度判断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深度认知。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这些结论有的经过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掌握了这样的知识我们就能“四两拨千斤”,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仅仅是用来应对具体工作和问题的,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一直在原地打转。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问题的底层规律,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看上去全新的问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说法。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呢?知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比如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就不能只学市场营销的教材,而是要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历史等等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底层规律,具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更广泛、更普遍的基本的规律。需要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培养深度认知的能力。

所以,终身学习就是不断开启你的认知周期。终身学习不是说一辈子天天念小学课本,不是天天学各种英语第一册。终身学习是持续保持谦卑状态,循序渐进,有一天突然看清楚了你一直奉为权威的人,这才证明你完成了一个“认知周期”。然后,再开始“谦卑——狂妄——又谦卑……”这样一个过程,才是终身学习。

一个企业家的例子

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曾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

他把“终身学习”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阅读,是“有计划、有系统、有纪律”地阅读。阅读占了终身学习里一半的份量。

有计划,指的是要制定阅读和学习的计划,而且,至少应该从半年计划和一年计划开始。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计划。以他自己为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的其实是机械硕士学位,连晶体管是什么都不知道。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后,他制定的第一个计划就是苦读跟半导体相关的书,而且之后一生都在延续这个计划,因为他一直都在半导体行业工作。

有系统指的是要有学习的整套系统。他在大学时候就下定决心,自己不会去做教授,而是要到商业世界发展,做经理人。而做经理人就需要有一整套学习的东西,比如要懂得看财务报表,要懂得股票市场等等。而且,即使这些内容都已经熟悉了,视野也还可以继续扩大,比如要关心国际形势、宏观经济等。

张忠谋说:“有些世界级企业的CEO就只是CEO,不是世界级的人,但有不少的确是世界级的人物,他们不仅关心公司本业的事,也知道世界经济,地缘政治,这都是世界级的CEO应该知道的。”

有纪律,指的就是要确定好,自己每天有多少时间用在读书上。他建议,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应酬上,应该节约下来时间,去阅读和思考。

阅读时,还要注重选择和深度阅读。要阅读的东西太多的话,选择非常重要,不然效率也不高。读书的方法,他不太赞成速读,因为速读会读得很多,但了解很少。

终身学习的另外一半,是“聆听”。读书是从书本上学习,聆听就是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跟朋友聊天,甚至是开会,都能学到很多。而且,聆听常常比阅读的效益更大,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正是如此。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听”,但是“听”又是“太被忽略的艺术”。绝大部分人不善于听,常常打断别人。这种人往往很聪明,因为他以为已经知道你会说什么了,可是他实际上90%是猜错了你想说的话,他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不会聆听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容不下其他意见。对方只要跟你意见稍微不同,有点批评的意思,这个人的态度马上就转变为防守的立场,想要反驳,那就更失去学习的机会了。

终身学习之外,张忠谋说的人生中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独立思考。他说,“不论别人告诉你,或你从文章上看什么,不要马上就相信。你要想想看,他讲的话,举了什么证?他举的证是否有偏见?他可能举了某几个例子,但不举别的。就算他举了蛮好的例子,但那些证据是否导引到他的结论?”

怎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他认为,一个是态度问题,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态度,不要别人讲什么就信什么;第二是视野问题,独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数据,如果你看的东西很少,那你独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听的多、看的多,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强,任何一件事你会听到两面、三面不同的结论,那你独立思考的材料也多了。

终身学习的小建议

终身学习是很多人都想获得的习惯,学习不仅充满乐趣,而且通常也是事业成功的捷径。但契而不舍的坚持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下面有一些小建议供参考。

第一,选择学习方向,设定现实的目标。每年可以确定学习方向并设定一系列目标,将目标分为:若干个要在一年内完成的任务(比如一年读完24本书)、需要培养的日常习惯和惯例(比如每周有五天每天至少阅读20分钟)。对于长期目标,用计划表来跟踪;对于日常习惯和惯例,用一个应用软件来记录。这些目标帮他把想要学习的模糊期望,转变成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二、挑选合适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读书,一类是读人。读书其实读的是过去的人,读人读的是现在的人,也就是跟别人学习。挑选合适的书和人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同类比较。就像如果不知道买什么衣服就到实体店去试,比在网上买要容易些。所有关于合适的经验,都是在尝试中获取的。

第三,学习时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学习时,要排除科技产品这样的物质干扰和心理上的干扰,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学习。

第四,适当地运用科技辅助学习。要善用科技产品,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通勤或跑步的时候听有声读物,这会让你的读书量成倍增长。

第五,好好听别人讲话。每当你觉得“这个我知道”的时候,你其实不知道。如果你发觉自己要说的话以前已经说过了,那就别再说了。要避开一切和房价、出行路线、减肥有关的谈话,不要炫耀自己认识的名人,也不要对时事发表陈词滥调的看法,这条建议可以帮你省出好几年时间。

第六,努力去听岁数比你小的人说话。比你年纪小的人,他们也许无知,职位通常也不高,但他们的知识碎片要比你的先进。如果你以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得住时间考验,就去听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聊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学到的理论。

第七,克服“干货饥饿症”。“干货饥饿症”表现为:收藏了一堆材料没看,但继续囤积;听到某个新概念、新名词、新领域,觉得周围人都在说,唯恐自己落伍也要去追,哪怕对自己的未来和成长并没有帮助。克服“干货饥饿症”的办法是养成反省的习惯,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要对自己的进程时刻观察,适时矫正。对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要么学进去,要么删掉,不要收藏着做个“缓存”。对可能有用或可能没有用的东西,就不要过多占用注意力。

第八、“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知识可以分为脑子里的知识和世界上的知识,有些知识一辈子只用一两次,就没必要花一两年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其实只是信息而已。对于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也就是你带着解决具体问题去学习,不管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你会发现有的知识需要记住,而有些知识就可以放在别的地方,需要时再调用。

第九,避免与自命不凡的人交谈。我们永远无法与这样的人进行有效的对话,对方也不会从其他人身上学到多少东西。

第十,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错了,珍惜这一刻,你学到了东西。

总之,终身学习不止局限于学校,生活中诸如交际、交流、家务、打工、作息、户外活动,甚至失败等都是学习。只要能时刻反省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管理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清晰了解并驾驭自己的情绪,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做到这些就能实现终身学习。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的点赞、关注、推荐是最大的鼓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