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蒜饺子(那年的腊八饺)

我的家乡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但是那年腊八,我们却美美地吃了一顿“腊八饺”。

那年我家过得有些不顺。年初的时候,祖母生了一场大病。父亲是个孝子,从春到冬,他一直带着祖母四处求医。他放弃了在建筑工地上班的工作,田里的庄稼也主要交给母亲打理。父亲大半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带着祖母东奔西走。后来,祖母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可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还借了不少外债。我们这里有腊八那天要帐的习俗,父亲不想让别人开口要账,决心在腊八前把所有欠账还清。

母亲叹口气说:“冬天农闲了,到哪里弄钱去?”父亲皱着眉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经过商议,我们决定一家人全都动起来。父亲把秋天收获的花生炒熟,带到不远处的火车站去卖。母亲有缝纫的手艺,技艺虽不精湛,但做些零碎的活儿,也能挣点小钱。祖母病情稳定了,也要帮家里分忧。她去附近的工厂领回来纸盒,糊纸盒挣钱。

哥哥也学着父亲的样子,皱眉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和妹妹放假的时候,去市里那个大厂子边上捡废料。我的一个同学每周都去捡,有时候能捡到宝呢!”我听哥哥描述得活灵活现,便以为那里真的藏着闪闪发光的宝贝。父亲则说:“那里太远,再说也没啥好捡的,别去了。”哥哥一心为家分忧,我也想去捡宝,我们坚持去,父亲只好同意了。

就这样,一家人齐开工,忙碌了起来。哥哥有空就骑自行车带我去“捡宝”,其实哪里有啥宝?有时能捡到废塑料、废纸箱或者废铁,但是很少,需要拿出“捡宝”的精神来翻找。不管怎样,多多少少有点收获。

转眼到了冬至,很快又到了元旦,但是一家人仿佛把这两个节日都忘了,连饺子都没顾上吃。又过了几天,母亲盘点了这段时间一家的收获,欣喜地说:“钱攒够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攒够了,还有剩余呢!对了,明天腊八,咱们吃饺子,把冬至和元旦没吃的饺子补上!”我说:“妈,腊八不是都吃腊八粥吗?”母亲说:“是啊,咱不是最爱吃饺子吗?咱就吃‘腊八饺’,比腊八粥好吃!”哥哥说:“妈,我好想吃肉馅饺子了,咱的钱够吃肉馅饺子吗?”母亲笑了,说:“够!你们俩孩子还挣了不少钱呢,要犒劳你们,吃肉馅饺子!”其实,我和哥哥也没挣多少钱,但我们付出了辛苦,懂得了为家分忧。

父亲去还钱,母亲数着剩下的钱,笑得眉眼弯弯。我和哥哥则流着口水讨论腊八饺的美味,他说要吃三大碗。祖母看着我们,脸上的笑容成了一朵花。

腊八那天,在母亲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包饺子。“腊八饺”里放的肉真多啊,香喷喷的。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说说笑笑,那种气氛仿佛过年一样。父亲一定也有这种感觉,他提议母亲在饺子里放硬币,来寻点福气。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母亲竟悄悄在5个饺子里都放了硬币,而且在她的刻意安排下,我们每个人都吃到了带硬币的饺子。那年的腊八饺真好吃,咬一口都是肉,香得没法形容。一家人那个开心啊,我们都以为,以后的日子,我们一定福气多多,幸福多多。

那年的“腊八饺”让我们懂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犒赏。我们犒赏自己的努力,为的是积蓄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

腊八蒜饺子(那年的腊八饺)(1)

来源:七一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