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

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12月25日。养心殿清帝逊位诏书: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1)

“康圣人”康有为,常发怪异之论。鲁迅记载,康周游十一国,一直到达巴尔干,终有所悟——外国常有“弑君”之乱,皆因宫墙太矮!史学家蔡尚思说:“康有为的短处是太主观,太武断,太附会”。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2)

光绪爱好摄影,与太后,皇后,妃嫔,翁同龢, 汪鸣銮 , 康有为,梁启超等均有合影,觉得好,就秘密赐之,不着墨,不钤印,惟照片反面有“常八九“细微”三字,意谓“不如意事常八九也”。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3)

袁世凯在小站练的那支新军有7400多人——大多数是山东人。这支军队据说是中国最优秀的士兵。贝思福在书中说:“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唯一一支合乎西方标准的真正的军队”。

宣统登基时尚不足3岁,其父摄政王载沣抱着他,接受百官朝贺。这3岁小童实在受不了一番折腾,坐在宝座上哭喊着“要回家”,其父赶紧哄道:“快完了,快完了”。。。果然三年后清朝玩完,人谓摄政王可谓一语成谶。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4)

晚清名仕{第一狂人}王闿运,长女出嫁之日,彩舆在门,王却令其背诵《离骚》,错背数字,以指叩其额。

袁世凯曾向马相伯请教升迁之事,马相伯开玩笑说,只要厚赂宦官,结纳亲贵,便可越级提拔。袁如法炮制,果然如此。事后袁问他:先生既然认识如此透彻,为何不为自己经营一下呢?马见他如此浅薄,只好嘲讽道:“我是只会说不会做,所以未免终为书生也”!

1912年,只有六岁的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写到: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泪,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5)

《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条件》规定:大清皇帝辞位后,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宫、宗庙、私产、杂役均保留如初,且每年还有岁银4百万。可谓优厚。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6)

溥仪退位后,帝制虽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居住在皇宫里。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可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7)

谭人凤评价黄兴待人接物:其有休休之容,蔼蔼之色,能令人一见倾心,而其最短之处,则颇刚愎自是,不听人言,好恭维……无怪乎誉满天下而事业终不能成也。惜哉! 克强(黄兴)雄而不英,钝初(宋教仁)英而不雄。

有一次,辜鸿铭在电影院看电影,前面坐着一个秃头的苏格兰人。辜鸿铭想把烟点上,但火柴正好用完了。他就用烟斗轻轻敲击那个苏格兰人的光头,说道:请点上它!那洋人被这种无礼吓坏了,竟懵懂从命。

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期间,交往最多的是章士钊和苏曼殊。他们三人同租一屋,一起学习读书。一日,三人断了炊。陈与章叫苏曼殊拿几件衣服去当铺换点钱买吃的。一直等也不见人影,陈、章二人不耐饥寒,就昏昏沉沉睡去了。直到午夜,苏曼殊才手捧一本书摇头晃脑地念着回来了。他俩一骨碌爬起来,问:吃的东西呢?苏说:这本书我遍寻不得,今天终在夜市上得到。三人遂披衣阅读至天明。

苏曼殊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多种文字,和陈独秀、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是“南社”两位著名畸人之一(另一位是弘一法师)。1918年5月,苏曼殊最终因厌倦一切,慢性自杀而死,年仅35岁。他曾有诗云: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8)

世称苏曼殊为曼殊大师,又称其“糖僧”。苏曼殊性清至纯,心无旁骛。有一次,他从朋友处借得几十元钱,便跑到小南门买蓝布袈裟,也不问价钱就付了20元。店伙计还没开口,他就已经乐颠颠地跑出门了,身上剩下的钱,全都掉在路上。回去以后朋友们问他拿几十元钱都干了些什么,他只是举起换下的旧袈裟和几包雪茄烟给他们看。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9)

苏曼殊好吃,一有钱就要吃个痛快,没钱了就卧床不起。为了吃,他甚至把自己的金牙敲下来,换成糖,所以又被称为“糖僧”。一日,苏曼殊的朋友胡朴安在去赴宴的路上碰到苏曼殊,于是问他:君往何处?苏曼殊说:赴朋友饮。胡接着问:何处?答曰:不知。胡又问:何人招?还是答:不知。然后苏曼殊反问胡朴安:何往?胡答曰:亦赴友饮。苏曼殊说:然则可同行耳。苏曼殊一到就开吃,也不问主人是谁。

1895年“公车上书”以后,康有为大名响彻神州。踌躇满志的“康圣人”投稿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何为当今中国变法当务之急,的征文比赛。但是评委们似乎没有给“康圣人”多大面子,在85位获奖者中,只授了他一个五等末奖,奖金3两。王韬是当时的评选主持人。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10)

民国初年,袁世凯段祺瑞相继执政,梁启超曾做过几任大官,康有为则誓不入仕。有一次康打电报给袁,开头为:慰亭{袁世凯字}总统老弟 六个字,足见他的倚老卖老了。

袁世凯要做皇帝,其子袁克文表示反对,曾作诗道: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11)

袁世凯对人说,天下翰林真能通的只有三个半,张幼樵(佩纶)、徐菊人(世昌)、杨莲府(士骧),再加上半个张季直(謇)。

张佩纶同治进士,徐世昌光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杨士骧光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黄侃20岁时留学日本,恰与章太炎同住一公寓,他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一天夜晚,黄侃内急,来不及去厕所,便忙不迭地从楼窗口往外撒尿。此时,楼下的章太炎夜读正酣,蓦地一股尿水如瀑布飞溅,禁不住怒骂起来。黄侃不甘示弱,也报之以骂。黄侃盛气凌人,章更是生性好骂人,两人都有“疯子”之称,“疯子”相遇,一场好骂。然而“不骂不相识”,一谈之下,才知道章的学问高深,黄侃便折节称弟子。

历史十大鼎盛时期版图(历史的另一张面孔)(12)

王闿运做客两江总督府,与曾国藩纵论天下大势。王认为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应利用因此而获得的天下重望,麾师北上,推翻满清政府。曾国藩闻此一语不发,径直端茶送客。后来,收拾桌椅的下人发现,满桌都是曾大帅用手指蘸着茶水写下的“妄人”二字。

1915年,袁世凯过生日,延请京城京剧名角来演戏贺寿。孙菊仙、谭鑫培不愿意去,但还是被挟持前往。寿戏演完的时候,孙菊仙拒绝接受袁世凯的“赏赐”,将200银元沿途丢撒,边走边喊:“袁头银洋,都落地了!”出得新华门,200银元刚好撒完。

1917年,张勋率辫子军进京。当日早晨,警察命各户悬挂龙旗,居民们早已无此物,只得用纸糊旗子来应付。接着,几年没见的清朝袍褂也在街上出现了,一个一个好像从棺材里面跑出来的人物。

冯国璋临终前在病榻嘱咐长子:我们的财产,除去在南京烧了五百七十万元,张调表这个小子侵吞了三百万元,王克敏这个小子骗去了四十万,此外都与账上相符,并不短少,你要好好保管。冯氏一生聚敛钱财,富可敌国。

第三章完下一章 四大公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清稗类钞》,《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日记》,《清史讲义》,《翁文恭公日记》,《东华录》,《清通鉴》,《庚子西狩丛谈》《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新编古春风楼琐记》,《曾国藩日记》,《中华民国史》,《北洋军阀史》,《剑桥中华民国史》,《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李宗仁回忆录》,《民国轶事》。

本文多篇连载:{添加关注,方便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