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利好(广期所业务规则发布)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秦婷
6月6日,广州期货交易所(简称广期所)正式发布《广州期货交易所交易管理办法》等12项业务规则,明确了交易、结算、风险、期货交易者适当性、做市商、境外特殊参与者、存管银行、异常交易行为、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等相关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是我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碳排放期货等绿色发展类产品是其核心战略板块。随着业务规则的发布,开市交易时间也渐行渐近。
在广期所获批成立之前,我国有四家期货交易所,分别是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其中前三家均为商品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中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多年以来,四大期货交易所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期货产品序列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
但是,我国现有期货品种类别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需要,市场规模和深度欠缺。
粤开证券分析指出,广期所是继2006年中金所成立后,时隔14年我国再次批准设立的期货交易所。它的设立,使得全国期货交易所形成了南北分布的区域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重要物流枢纽之一,在商品储存、物流运输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在湾区内设立期货交易所有先天优势。广期所定位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对现有的期货市场形成补充。
2021年1月2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期所,2021年4月19日,广期所正式揭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2022年6月6日,广期所正式发布了业务规则,正式开市交易可期。
根据规则,期货及期权交易每周设5个交易日,每一个交易日分为夜盘和日盘交易时段,日盘交易与其他期货交易所基本保持一致,夜盘交易品种由交易所另行公布。
个人开户门槛10万元
根据规则,个人客户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具有累计不少于10个交易日且20笔及以上的境内交易场所的期货合约或者期权合约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近三年内具有10笔及以上的境内交易场所的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或者集中清算的其他衍生品交易成交记录;或者近三年内具有10笔及以上的认可境外成交记录;申请开立交易编码或者开通交易权限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
做市商门槛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
根据规则,申请做市商制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等值外币;(二)具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做市,做市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所业务规则;(三)具有健全的做市实施方案、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四)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五)具备稳定、可靠的做市技术系统;(六)具有交易所认可的交易、做市或者仿真交易做市经验;(七)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交易所根据申请品种数量和市场情况,可以相应提高最低净资产数额。
主打碳排放权期货等绿色发展类产品
2021年5月,广期所两年期品种计划获中国证监会批准,16个期货品种涉及4大板块:第一类是服务绿色发展相关品种,如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工业硅等;第二类是大宗商品指数类,如商品综合指数期货;第三类是国际市场互挂类,通过实现与境外交易所的产品互挂,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第四类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块,如咖啡期货。
其中,碳排放权期货等绿色发展类产品是核心战略板块。据了解,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放的免费碳配额大约为43亿吨。据广州期货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碳期货上市后,我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衍生品市场。
广期所总经理朱丽红此前表示,碳市场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关系的有效工具,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减碳目标。碳市场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形成有效碳价,通过碳价信号引导低碳投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市场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碳减排提供市场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碳期货是多层次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有所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碳期货市场通过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与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朱丽红表示。
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常清认为,广期所是起点高、国际化色彩非常浓厚的期货交易所,将充分享受后发利益,后来居上,通过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的建设,可以使其上市的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具有国际定价能力,成为亚太时区有定价力的国际化期货交易所。
随着业务规则的正式发布,广期所下一步将等待新品种以及开市交易时间的确定。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