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套路短短的几分钟(每日1万步兑话费)
大皖新闻讯“AI换脸”诈骗火上了热搜,有人10分钟被骗430万元,电信网络诈骗伎俩和手法不断花样翻新,而传统的诈骗方式“能量”仍不可小觑。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信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十类电诈发案最高,其中“刷单返利”位列“榜首”,占整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1/3左右。警方也提醒市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案例
每日一万步,真能兑换100元话费?
5月17日,铜陵市民徐先生正用手机阅读小说,软件下方突然弹出来一条广告“每日一万步,兑换100元话费”。抱着好奇的心理,徐先生按照链接下载了这款软件,“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我来试试。”
点开软件,可通过微信步数兑换的礼品让人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软件中还显示每日走到一万步,再完成几个简单的充值任务,即可返现130%。
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徐先生选择先充值100元试试。做完任务后,没过几分钟,软件就提示账户到账130元。信以为真后,徐先生先后充值了500元、1000元。结果软件显示“您未按标准进行操作,请继续充值”,此时徐先生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被骗了。
要洗脱嫌疑,须配合“警方”核查资金?
近日,临泉县的吴女士接到一通“警方”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已涉嫌诈骗。如要洗脱嫌疑,必须配合“警方”核查资金。吴女士慌了神,在对方的诱导下,下载了“安全防卫”APP,并在APP内填写了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临泉县公安局于寨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指令后,立即拨打吴女士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不要相信他,他是骗子!”当民警找到吴女士时,其正在和骗子通话,并躲在房间内不愿沟通,坚信没有被骗。
就在骗子诱导吴女士继续转钱时,前来劝阻的民警及时制止。民警准确地说出了骗子套路,吴女士才恍然大悟,发现下载用来“资金验证”的APP已无法登上。后经银行查询,吴女士银行卡内少了14999元。民警立即联系反电诈中心进行止付,经核查,吴大姐的钱早已被骗子转空。
这十类电诈发案最高
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诈骗,这类传统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仍有不少受害者相信因而损失钱财。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信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十类电诈发案最高: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虚假购物、服务类,冒充领导、熟人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婚恋、交友、社交等情感诈骗。
其中,以兼职刷单、做任务返利等理由吸引受害人参与,在小额返利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的“刷单返利”目前发案率最高,占整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1/3左右。
5月22日,铜陵警方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一周(2023年5月15日至5月22日)排行榜单也显示,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网络招嫖类诈骗等3种诈骗类型仍在铜陵多发,占电信网络诈骗总发案的64.5%。
骗子瞄向学生老人等群体
拿捏心理循序渐进,目标直指大家的“钱袋子”,骗子的“老套路”也精准地瞄向学生、老人等相对防范意识薄弱的群体。
比如,虚假征信类诈骗的首选“目标”为在校大学生、毕业生或者是经常网购者,通常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为由,诱导受害人在正规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再转至骗子指定账户。
5月23日,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本市老年人被骗之三个最”,其中购买保健品被骗最常见。
而同时,骗子的“老套路”也紧跟社会热点,伎俩和手法不断翻新。
今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或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谨记“三不一多”原则
就如何防范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铜陵警方提醒,切勿下载不明来源的APP,不要轻信网络上“先行垫付”“高额佣金”等兼职刷单的信息,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铜陵警方表示,对不明短信、不明网站链接和页面、不明手机APP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如有疑虑,拨打全国反诈热线96110咨询。
对青少年家长而言,又如何防范孩子玩游戏时上当受骗?合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如果把手机给孩子玩游戏,最好开启青少年模式或者打开成长守护小程序。一方面可以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长或者一键禁玩,另一方面可以设置每日消费限额,一定程度上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诈骗分子的伤害。此外,如果家中有两款手机,建议将没有安装支付软件的手机给孩子玩。”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提醒,96110来电一定要听,12381短信一定要看,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定要下载。2022年,公安部通过建立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持续向各地推送预警指令。也许你正在成为骗子的“目标”,如果警察亲自上门劝阻,请务必“听劝”。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饶海容 郝婧 桂毅
编辑 王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