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

前段时间,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存钱”,有18K人参与回答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存钱这个话题。

01我,28岁,月薪5300,工作4年,存款为0

姐姐单位同事小张,92年出生,今年28岁,从24岁进公司开始,已经工作4年。

他们单位财务相对透明,小张的工资有5300块。

昨天跟姐姐见面,她给我讲了一个小张的事情。

十一前夕,小张决定回农村的老家。

回家了,总得给父母带点东西吧。

给母亲买点衣服,给父亲买瓶酒,又给小侄子买点玩具……

零零总总的花了3000多。

他们办公室的人都夸小张孝顺,照顾家人。

小张也高兴得附和着。

但是,8号晚上,一项人缘不错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小张的电话。

小张要跟姐姐借3000块钱。

姐姐以为他的父母生病了,连忙问出了什么事。

没想到小张却说,他这个月回老家买了礼品,花了3000多。

结果“花呗”9号要还款,突然不够了。

02小张还是好的,90后“负债”才是常态

“爱自己就要舍得给你自己花钱”“不涂口红的女人,是没有未来的”……如今我们经常能听到、看到如此蛊惑人心的广告。

据统计:在一二线城市中,有 70% 以上的年轻人都曾用过分期付款消费;90 后人均负债 12.79 万元。

有太多年轻人,吃穿用度追求名牌,背后却是巨大的负债。

很多年轻人正被各种“买买买”以及触手可及的分期诱惑所裹挟,难以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这就像是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当水温一点点上升的时候,它们不但没有逃离,反而还享受着温水中的快感。

自以为很安逸,实际危机重重,最后,只能是在快乐中被煮熟。

经常听到有人说起“高配/低配人生”,许多人又很容易把高消费等同于高配人生。

过别人认为体面的生活,买别人说好的东西……“让自己感觉良好”可能是“买买买”甚至哄抢的最底层的心理动因。

其实,高配人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消费方式。

节俭不是让我们过度省吃俭用,而是要尊重物品,物尽其能,拥有你真正需要的。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1)

03被分期“坑害的”一批人

最近几年,各种贷款、分期进入我们的生活。

现在,很多贷款的门槛很低,甚至有时候只用手机号就能贷款。

更有时候,只要你购物,商家就变着花样鼓动你分期。

购物时,各种 0 息分期的广告,不断诱惑你去“买买买”;付款时,一键分期的按钮,只要额度够就能分期;

刷卡后,立马就有短信提示,你可以选择快速分期;还款时,也有账单分期的选项,告诉你还款不必太辛苦……如此大张旗鼓、循序善诱,就是为了能在你身上赚钱。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2)

因为,看上去 0 息的分期,实际上真得——很贵。

虽然,在分期的时候,金融机构都会强调没有利息,但依旧会收取手续费,其实就是变相的利息。

就拿某款手机来说,在官网它的售价是 9999,如果你分 12 期,每个月的还款 895.74,总还款额就是 10748.88,手续费就是 749.88。按照分期的宣传,一年手续费只有 7.5%,就算是利息也是很低了。

但如果你相信了,就太天真了。

因为你每个月都在还款,欠款一直都在减少,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本金就只有 833.25 元了,但手续费还是按照欠款 9999 元来计算的。

你以为分期很划算,实际上都快直逼高利贷了。而且,还有很多银行,哪怕你中断了分期,想要一次性还清,手续费该收的还是会收,而且一分钱都不少。

银行公布过一组数据,靠着这种分期业务,某银行在一年的个人贷款业务就达到了 5454.07 亿元。

你知道你的钱为什么没的这么快了吧!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3)

04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害惨无数年轻人

“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大多是针对父母那一代人和经历过生活极端艰苦的人!对现在大多数人年轻人来说:“钱一定是省出来的”!

对于目前大多数年轻人,在没有把收入提高到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资产性回报之前,要学会省钱,节约开销一定是尽快实现资产升值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千万不要相信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类毒鸡汤,有这种观念的人,给他再多的钱也不够,他有各种借口将这比钱花掉,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

而学会控制消费欲望,反而会让你的每笔消费获得更大的满足,在收入低的时候节约,等到收入增加再适当提高消费水平也能刺激自己更努力,过的更加享受更有幸福感。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是硬碰硬的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来不得半点虚的。

没房没车没存款,花钱大手大脚,还和丈母娘说“钱不是省出来的”,谁敢把女儿嫁给这么不靠谱的人。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4)

每天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年轻人,大多数人也挣不来钱

那些每天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年轻人,大多数人也挣不来钱,而省钱不乱花钱的年轻人,大多数人反而收入很不错。

大部分嘴上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年轻人,基本不会对钱上心。

不上心省钱,也不会上心赚钱。不去钻研怎么赚钱,怎么才能找到好机会,怎么才能认识到赚钱不易,钱怎么会自动飞到你的口袋里。

对钱没概念的人,他们认为我花的多但能赚的更多,但是赚的更多这只是假设和幻想,迟早会被现实击碎。

大部分相信钱是省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对钱非常上心。会常常想着怎么把每一分钱都花的值,也想着怎么能赚到大钱。他们往往会更早的完成原始积累,从而后面雪球越滚越大。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5)

05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让我想到了香港富商刘銮雄的专访。

他说:“今天,香港最有钱的前十几二十人,如果是自己创业的,每个人的财富,起初都是节省下来的,挨回来(熬过来的),不是说有钱就去旅行,有钱就去碌卡(刷卡购物)。

我在26、27岁时,银行存折有一亿多现金(30多年前的一亿港币现金),我看到一件外套,是很需要买的,冬天的长外套,4000元,看了三次,最后都不舍得买,你要知慳识俭(懂得节俭),你怎知明年是什么环境。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香。

他还说:“那些年轻人,今天只会怨天尤人,你打开电视最多的广告是什么,旅行社的广告和财务公司的广告,就是鼓励你去借钱,碌卡,去旅行,谁不知道享受是好的,但你是否要背负债务,你是否想像希腊那样,今天欠钱,准备耍赖不还。。。省略号。。。他们都是享受了再说。

所以有时候年轻人,唉(长叹一口气),有新手机要换,其他又要换,完全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6)

06每个人都想做一个独立的人,可独立的前提是得有钱。

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在母亲的葬礼上与哥哥发生正面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有钱,她妈妈的葬礼前前后后她花了40来万,她可以理直气壮的和二哥苏明成干架。

而苏明成却只会说你不就是只有几个臭钱吗?

正是因为这几个臭钱,苏明玉明明有能力去清华,却只能选择去读免费的师范学院;正是因为这几个臭钱,苏明玉只能搬去和父母一个房间睡觉…

倔强如苏明玉,读大学之后,和妈妈大吵一架,与苏家脱离关系,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拼命挣钱。到后面,她一个人拥有两套别墅,有自己的超大的衣帽间,拥有了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而这一切的来源都是因为钱。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所有的底气都是钱给的。

没有钱,你就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许,在你身边家人需要帮助时,你除了焦急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你,根本就出不起意外。

万一你本就脆弱的家庭发生了一点点的意外,你根本就承担不了。

所以,我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还是先努力赚钱吧。毕竟成年人的底气都是钱给的。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7)

07存钱真的很重要

存钱的意义不在于存了多少钱,而是在于克制自己的欲望

一个能够及时克制自己买买买欲望的人是可怕的,是不容易陷入绝境的,是成熟的表现。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能够帮助自己有效的规划财务。

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才能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学会管理金钱,就是提升自己的财商。财商甚至可能比智商情商更重要,毕竟智商没法去改变,而财商提升、理财能力也会提高,就会多一份收入。

我们年轻时有计划的每个月存一点钱;然后逐步学习理财知识,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尝试投资;那么年复一年你就会发现你的财富一定会比那些月光族们的财富要多!

低收入人群如何存钱(我28岁月薪5300)(8)

不要觉得自己跑不赢通货膨胀,存钱是傻瓜。

如果存钱是傻瓜,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存钱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存钱?他们绝不是傻瓜。

因为现实生活已经告诉人们,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一分钱难倒一个英雄汉。当你到了中年,到了晚年,你就会觉得金钱有多重要了。

当你的孩子需要上学,你的父母需要去看病,你就知道年轻时存的钱就是自己孩子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老人家安享晚年的资本。

而你自己,到了晚年,如果没有钱,可能会不受人待见,可能老无所依,疾病缠身,可能提前死亡。

我们不要羡慕那些天天在你面前“炫富”的月光族,他们标榜的享乐主义可能会毒害你。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际遇不同,也许他们未来会更好。但是假如他们和你一样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那么若干年后他们一定不如你。

当亲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痛快拿出来解燃眉之急,而非尴尬地站在一旁,过后躲到无人处抹去自责的眼泪。

当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你不至于太落魄。

有一天,婚姻欺负了你,你还有退路。

这就是存钱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