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

汉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清代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布。其艺术风格与湖北汉剧有所不同,为显示区别,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1)

1959年成立广东汉剧院,院址设在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广东汉剧”成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2)

广东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而以“西皮”、“二簧”为主,此外还有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曲调。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3)

广东汉剧的声腔、板式、舞台语言都各具特色。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4)

舞台语言以“中州语音”为准,以西皮、二黄(南北路)为主要声腔。西皮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婉转多腔,多用于抒发喜乐之情;二黄曲调平稳,宽广大方,优雅持重,常用于抒发哀怨。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5)

广东汉乐的曲牌杂调还兼有一些地方曲牌、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昆曲等,其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导板等。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6)

广东汉剧的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19个,移植创作剧目64个,现代汉剧剧目37个,以折子戏居多。题材多取自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奇演义和元明杂剧,代表性剧目有《百里奚认妻》、《广东案》、《蓝继子救嫂》、《梁四珍与赵玉粦》、《刘玄德过江招亲》、《郭子仪拜寿》等。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7)

汉剧伴奏大量吸收借鉴广东汉乐及粤东民间音乐,目前已整理的乐曲有612首,其中丝弦乐430首、清乐56首、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伴奏特色乐器头弦(又称“吊圭子”),造型奇特,音色高亢明亮;打击乐器大苏锣则音色浑厚甜美,具有鲜明特征。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8)

广东汉剧分生、旦、丑、公、婆、净、末七种行当,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9)

各行当发声、唱腔均有严格区别。老生、婆、丑等按原喉;生、旦按子喉发声;红净是以鼻音与假嗓、原喉合一发声,乌净则以原喉加鼻腔炸音发声,独具风格特色。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10)

广东汉剧行当齐全,表演艺术多姿多彩,音乐唱腔丰富优美,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南国牡丹”。广东汉剧既保留了“中州古韵”,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古腔古调的戏曲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民间音乐、舞蹈和杂要表演等艺术形式,对研究我国地方戏曲的流变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韶关大型古装戏曲(非遗广东南国牡丹)(11)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