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

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

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

大理大学文学院 汲安庆

一、设计意图:

《孔乙己》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炎凉的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正、侧面描写、白描手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一个落魄无助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看”字展开,利用“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总评——

刘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显然受惠于钱理群先生对鲁迅小说结构的分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③]。以之为“课眼”,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以及基于其上的人物形象现实意义探究、小说类性特征认知,还有作业中对小说情节的重新假定,莫不是受“看/被看”结构模式启悟所作的个性化开掘。将抽象的文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生产力,并借势发展自我的思考,当然是一种创造。就像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得力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启示一样,借鉴的是词条形式,创造的却是对中国知青生活的独特表现。刘老师的跨领域打通、化用和发展,使教学设计脱胎换骨,新意郁勃,亦然。

在借鉴中生成自家的教学智慧,也表现在独特的板书设计上。那放大的眼球,既可视作麻木庸众的窥视之眼,亦可视作孔乙己孤独而绝望挣扎的象征。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何大人、丁举人的冷观视为两把利刃,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凌迟”一词。其实,每个人嘲笑的目光都是一把刀,在无情地宰割孔乙己的尊严、自信、锋芒,乃至善良。这与文本的深层结构高度一致——小说中,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带有轻伤的孔乙己,一次是被丁举人打残后的孔乙己。可是,如果将年轻时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孔乙己形象,与在贫穷、伤残、饥饿中凄惨离世的孔乙己形象在召唤结构中还原出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力是如何遭遇凌迟而逐渐走向萎缩与衰亡的,不就一目了然吗?刘老师在传统的观念“吃人”中,发现了目光“杀人”,颇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创造之妙,只改动了唐代江为诗句中“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一个字,便满篇生色,境界自出。事实上,在播放孔乙己“排”“摸”不同镜头的时候,刘老师也触碰到了“凌迟”这一凉薄而残酷的现实,只是未能定格,做足文章罢了。

刘老师教学设计中的创造,还表现在对小说“悲剧”基调的把握上。在传统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认知之外,她看到了孔乙己的善良,固守读书的人的身份,有自己的理想、幻想等特点,并认为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暗示悲剧”;人们无聊的逗笑和取乐,是以乐境写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确是忠于自我的细腻而独到的体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抓住孔乙己的酸腐、邋遢、狡辩、之乎者也等,以为这是鲁迅的讽刺,将之上出喜剧色彩的现象太多了。这实在是荒谬至极!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坏不是指一切恶,而是指丑,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④],可是我们读《孔乙己》会没有痛苦吗?伯格森也认为,喜剧中的笑“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警告,使可笑的人觉得自己笨拙,加以改正”[⑤],可是孔乙己受到嘲笑改正了吗?读《孔乙己》,如果真发笑,也是一种“带泪的笑”。这即使不从生命力被凌迟的潜在结构中看出,也可从结尾处作者对孔乙己凄凉景象的工笔细绘中见出,这是体现了悲剧精神的——引起怜悯和恐惧,更何况鲁迅明确说过是将孔乙己作为一个“苦人”形象来塑造的。刘老师从“看”字切入,揭示庸众与孔乙己的感情错位,还原人物残忍的内心深层,以及孔乙己的物性处境与命运,是契合文本的悲剧性内核的。

当然,教学设计在某些认知和细节处理上的确有火候未到之感。不过,这难掩充盈其间的创造气象:扎实而灵动,大气而饱满。如何在借鉴中创造,刘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对我们颇饶启发。

【注:本文发表于湖北大学《中学语文》2017年第1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