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宝莉销毁库存(巴宝莉烧衣曝光业内)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娜)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披露,奢侈品牌巴宝莉去年一年烧掉了价值超过2800万英镑的库存商品(约合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万多件巴宝莉经典款英式风衣。外媒评论指出,“烧衣”之举在时尚圈并非奇闻,而是“肮脏的公开秘密”。除了奢侈品牌,廉价的快时尚品牌烧毁的衣物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H&M就曾因“烧衣发电”而饱受争议,引发烧衣行为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巨大争议。

巴宝莉销毁库存(巴宝莉烧衣曝光业内)(1)

引发争议

被指保持产品“独家性”

烧毁2.5亿元存货

近日,英国奢侈品牌巴宝莉因烧毁价值37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的存货而引发争议。据《泰晤士报》报道,奢侈品牌经常销毁积压库存,以避免产品打折或流入二手市场,从而保持产品的独家性,防止产品流入“错误的人”手中。而这次巴宝莉焚烧处理的货物除了衣物,还有饰品以及化妆品。

目前,巴宝莉的市值约为125亿美元,其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共销售了1376万美元的美容产品以及2400万美元的成衣和配饰,共计3776万美元。烧毁存货的价值超过其总销售金额。《泰晤士报》揭露,在过去的5年内,共有价值1.16亿美元(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巴宝莉产品被销毁。

《零售业公报》报道,一些零售商表示,烧毁库存有助于防止市场上出现仿冒品,以便保护巴宝莉的知识产权。根据Fashionunited.co.uk网站报道,巴宝莉并未完全控制其在不同市场的品牌经营,因此外国工厂篡改其版权变得十分容易。为了保留品牌资产,奢侈品公司决定销毁或回购他们的产品系列,以确保产品不会重新进入市场。

《福布斯》杂志则分享了一名业内人士在巴宝莉“扔货”的经历。该名消息人士曾于2016年10月在纽约巴宝莉陈列室工作。“我和许多人一起工作。大家的任务就是把架子上的商品扔到盒子里,接着这些未售出的商品将被送去焚烧。但是看着很多皮革和皮毛制品都被浪费掉,我太煎熬了。被残忍杀害的动物完全变得没用了。他们的商业行为让我彻底失去了兴趣。尽管我询问了管理层,但他们拒绝解释为何要这样做。”两周后,她从巴宝莉离职。

行业常态?

奢侈品牌和快时尚品牌

均被曝直接烧库存

《新闻周刊》报道指出,巴宝莉称销毁库存并非巴宝莉独有,实为整个奢侈品行业内的惯有行为。《赫芬顿邮报》的报道则指出,除了巴宝莉外,香奈儿与路易威登也曾被曝销毁库存,以保证产品的“独家性”。

无独有偶,2018年5月,旗下拥有卡地亚和万宝龙等名表品牌的历峰集团登上了头条。为了避免产品降价,该公司在过去的两年内,积极回购了价值5.72亿美元的手表。回收后的手表上的钻石与配件被拆下来,其他部分直接销毁。

除了奢侈品外,价格低廉的时尚快销品牌H&M也曾被曝光焚烧库存。2017年10月,丹麦电视节目Operation X指控H&M每年焚烧12吨未出售衣物,且自2012年起已累计销毁60吨。该节目跟踪调查了H&M2017年6月的尾货去向,记者表示,亲眼看到这些衣物被运入丹麦一家名为KARA NOVEREN的废品处理公司。调查还显示,约3万件还挂着标签的全新儿童牛仔裤和女裤被处理。

针对媒体曝光,H&M发言人解释称,节目中看到的销毁衣物均已停产,都是发霉或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产品。但Operation X栏目组并不认可这一回应。随后,记者将准备烧毁的衣物中的两条牛仔裤,与门店内的同款牛仔裤送检,结果显示,4条裤子都没有发霉,也不含有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原因分析

降价损害品牌稀缺性

快时尚清库存直接烧

无论是售价上万人民币的奢侈品,还是百元内的快销品牌,为何都采用“销毁”这一极端方式处理库存呢?英国《卫报》评论文章指出,奢侈品零售商认为,销毁未售出产品能够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品牌价值。 换句话说,品牌方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商品在假货市场上遭廉价出售,或者落入非官方的零售商手中,从而进入“灰色市场”。这些零售商虽然合法,但并不属于品牌认可的分销渠道。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时装业首席讲师玛丽亚·马龙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巴宝莉这样做是为了让市场上的产品不存在折扣。他们不希望巴宝莉的产品落入将产品降价销售的人手中,而造假者们一直盯着该品牌的所有设计。”

原来,大幅降价有可能损害奢侈品的“独家性”和“稀缺性”。一般来说,一个大牌手袋价格相当于老百姓一两个月的工资。为了让购买者觉得“买包”的这笔投资值得信赖,品牌方只得选择销毁而并非降价出售。如果市场充斥着降价产品,就会对奢侈品牌的声望造成负面影响。 奢侈品牌需要让产品的高定价变得合理,“排他性”即为其中的关键部分。很多时尚品牌都经营着风格高端的精品店,他们不想积压的库存流入大卖场,被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捡漏”。

而除了维护“品牌价值”外,防止“冒牌货”被模仿也是奢侈品牌销毁库存的原因之一。时尚潮流杂志《dazed digital》分析文章指出,烧衣之举在时尚圈并非奇闻,而是“肮脏的公开秘密”。时尚行业一直有个观点,销毁库存可以防止设计遭抄袭。如果大量产品落入不法商家手中,他们可以照搬大牌设计并开始批量生产,侵害品牌的知识产权。

既然奢侈品牌为了保持“高大上”的形象而销毁库存,为何价格亲民的快销品牌H&M也被揭出烧衣丑闻呢?近年来,紧抓流行趋势的快时尚潮席卷全球,H&M作为知名快时尚品牌,其款式更新频率非常快,一般来说只有一到两周。由于价格低廉,消费者看到喜欢的衣服就买,穿腻了或过季了就丢掉,从而催生了时装“只穿一季”的消费理念。商品快速更迭则导致大量库存积压,而快时尚品牌处理存货的方式无非是降价或捐赠,但这两种方式比起直接销毁,更加耗费时间与财力。

作为环保人士的知名设计师奥尔索拉·德·卡斯特罗表示,目前的趋势就是制作服装的成本比恰当处理服装的成本要低廉。而目前服装行业之所以处在“烧衣去库存”的混乱状态,其深层原因是服装设计这一创意产业全然被商业化。

双重质疑

服装制造业污染问题严重

“烧衣”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巴宝莉因销毁库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受到来自环保界和公众舆论的双重质疑。由于焚烧衣物时,染料和其他材质会产生有毒气体,其排放将直接污染大气层,“烧衣”行为引发环保组织质疑。但巴宝莉表示,他们是用专业的焚烧炉销毁衣物,其能源可循环使用,不会影响环境。

善待动物组织PETA的报告则显示,巴宝莉烧掉的衣物包含皮草制品。动物被以残忍的方式剥夺生命后,制成的大衣还没有被使用过,就被燃成了灰烬,称巴宝莉的行为“堪称无耻”。

除了污染环境,品牌“烧衣”的做法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绿色和平组织人员罗洛夫指出,“尽管巴宝莉的产品定价很高,但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以及生产中耗费的人力与自然资源都非常不尊重。库存积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过剩,但巴宝莉并未放慢生产速度,而是把商品付之一炬。这是全球时装业的肮脏秘密,并且巴宝莉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奢侈品牌,快时尚品牌的种种行为也引发诸多争议。H&M此前表示将15吨衣物提供给发电厂作为能源供给,这一“烧衣发电”行为引发诸多争议。2000年至2015年间,由于H&M等快时尚零售商的崛起,服装生产量增加了一倍。艾伦·麦克阿瑟环保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服装企业从生产环节开始就显现出浪费的问题 ,12%的产品最终进入了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炉。2015年发布的纪录片《时尚代价》指出,全球每年生产约800亿件服装,是20年前的4倍。过去服装只有春夏、秋冬2个时装季,而快时尚的流行趋势则以周计算。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每年可发布超过20个产品系列,从概念到成衣上架,其周期仅为5周。而H&M每年可发布16个产品系列。

一方面扩大业务生产更多的服装填补货架,另一方面大量焚烧积压库存。随着大众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快时尚品牌使得服装几乎成了一次性消费品,为垃圾处理造成巨大压力。

多年来,H&M一直在试图扭转公众认知,打造“环保”的品牌形象。2013年, H&M开始在全球4500多家门店内发起了“旧衣回收项目”,消费者只要将任何品牌的闲置服装带到门店,就可以换取八五折的优惠券。该项目推出时,有观点认为旧衣回收项目是在变相鼓励消费者进一步购买,从而刺激消费。“烧衣”新闻被公之于众后,其“旧衣回收项目”更被质疑为作秀。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