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意思(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就是《尚书》了我一直就有这样的疑惑,孟子可谓是一代大儒了,《尚书》也算的上儒家经典作为一个从思想和行动上践行儒家理念的圣人,为什么会对《尚书》有如此言论呢?原因说来,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意思
孟子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就是《尚书》了。我一直就有这样的疑惑,孟子可谓是一代大儒了,《尚书》也算的上儒家经典。作为一个从思想和行动上践行儒家理念的圣人,为什么会对《尚书》有如此言论呢?原因说来,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按照熊逸老师考究,用白话文叙述就是:孟子对《尚书》中《武成》这篇文章非常不相信。《武成》中记载了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之后,在祭天典礼上,讲述战争经过,叙述周商两军对垒,在牧野会战,结果商军纷纷倒戈,前锋部队向后边的部队杀去,杀的血流成河,于是大周王朝胜利了,统一了天下。而孟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两支军队虽然一定会有厮杀,而且周武王也一定是靠着武力夺取的天下。但是按照孟子的理解,周武王是仁者之师,是要来解民于倒悬的,商朝人民一定会兴高采烈的送饭送水,敌人的军队也一定会争先恐后的投诚,而人民公敌“商纣王”也只能,众叛亲离,毫无还手之力才对。所以孟子强调了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认为《武成》的叙述不合“常理”,一定不是真实的。当然这个常理,在今天看来只属于孟子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现代,经常拿来表达读书不能读死书,不可盲从。那么现在看来,从这句话本身的发源来论,道理的普及度,就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了。
现代有许多人用这句话,来作为不读书的理由,或者用来嘲讽读书者。只要看不惯,这句话在现代,总是能够提供讽刺读书人的坚实理论依据,而且这样做的还真是不算少数。如果不是熊逸老师博学通古,我也不知道,加入我在被批判“尽信书不如无书”时,该如何应答。不过还好,现在有孟子出面,就显得四两拨千斤,游刃有余了。因为孟子发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他老人家还是读遍了或者说是诵读完了所有儒家经典。这才能够对过去的理论加以改进和传播,成一家之言。连发明者都需要刻苦读书,积累知识,那么现今的人再拿着这句话作为不读书的理由,或者嘲讽读书,就会略显理亏了。
这让我想起了,在万维钢、李笑来和刘润等精英的专栏中,都充斥着同一思想。那就是:要想要提高自己、逐步实现成长,就必需懂得在对待同一件事时,在心里要能够存有相反的观点。这种思想如果非要拿一个来类比,我们姑且用“辩证思维”来辅助理解吧。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大家可以细细琢磨。 但不论怎么理解吧,总之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从孟子到如今,将近3000年了,而许多人的思想却还只能达到一个维度,而且还是单边的矢量。更简便一点就是朝着一个方向,不会拐弯,说的好听点就是认死理儿,说的难听点就是顽固了。所以一说起爱国,许多人就要砸车,就要砸商店;一说起民族主义,许多人就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说起不同的观点,就只会感到不爽,然后愤怒的抵触。
最近有一个热播的动漫《武庚纪》,仅仅是从英雄、霸主、叛逆的角度来阐释了一下商纣王。我看弹幕里,密密麻麻的骂声不断。有说编剧瞎编乱造,给商纣王和妲己洗白,又说颠倒黑白,毁三观的,甚至还有人上来问候编剧的祖宗的。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可悲、可怜。李笑来曾经说过:不是这个世界看不懂,只是和你想象的不一样罢了。
对或错,只在孩子那里才存在;非黑即白,也只有在极端的你死我活中才有用。相对于多角度,单方面的思考更容易将自己引入极端的万丈深渊。
就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尽信书固然是盲从,然而不读书就更是自断臂膀、废弃五官了。我一直认为,读书是和精英们的一场思想碰撞,需要寻求和他们的差距,弥补自身性格和能力的缺陷。特别对于像我一样的,刚刚开始读书的菜鸟或许菜鸟都算不上的新手,读书思考并付诸行动才是是唯一提升自我,获得认知升级的途径。
尽信书不如无书,那首先总要先阅读足够多的书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