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截拳道的目标和方向(为道塾截拳之道)

条件实战模拟:标指攻防赛快招打要害,斗技不斗力,女孩也不弱须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学习截拳道的目标和方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截拳道的目标和方向(为道塾截拳之道)

学习截拳道的目标和方向

条件实战模拟:标指攻防赛。快招打要害,斗技不斗力,女孩也不弱须眉

—— 日照朱建华师傅讲习会之我的感想与总结

文/臧炎

第一次看到“朱建华”这个名字是在前几年,因为自己是体育生的缘故,看到这个名字不禁直接联想到了前世界跳高纪录保持者朱建华。

说起截拳道,当初因为对李小龙先生很崇拜,所以自然而然的开始对李小龙的功夫着了迷,这个劲头一持续就是好几年,直到现在更是浸淫其中。但在这个求知的过程中,前面几年我曾经变得茫然,像大多数爱好者一样,面对众说纷纭的“截拳道”,一时无法分辨,以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虽然在这样的模棱两可的认识状态下,我仍然坚定的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指引,继续探索截拳道的那条武学求真道路,不过说实话,纵使我当时已经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和截拳道影像教学资料,我感觉自己还是看不到截拳道求真的曙光,要不要继续追寻截拳道?内心也曾几度犹豫,甚至感到很失落。

近年来,在同一些同道教练交流后又使我重新燃起信心。机缘巧合下,我曾有机会拜访宁国截拳道馆馆长舒拥军师傅,现场感受到了原本截拳道的魅力,满心欢喜,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了解为道塾朱建华老师,不禁顿生敬意,他的徒弟们都如此谦逊优秀,我心中充满向往,想当面见见这位老师,2013年陈国强师傅长沙讲习会上圆了这个梦,更欣喜的是今年山东日照朱建华老师的首届讲习会我也争取到了有限的参加机会。

初到日照,虽然一路长途火车舟车劳顿,颇有倦意,但是下了火车,在不经意间回想到2013年在长沙讲习会后与朱老师的聊天交流,以及预想着第二天与师傅学习的情景,便兴奋的不觉疲惫,我一定要以全身心的最好状态迎接接下来的讲习会,因为这次是中国截拳道第一代导师朱建华老师潜心研习截拳道多年后的首次全国公开讲习会,而讲习会主办方日照震东李小龙功夫道场馆长蒋析君先生也曾告诉我本次讲习会虽然是全国招生,但是限额十人,目的旨在从经过适当挑选的参加者中发现和培养有志于传承截拳道的新生力量,意义非凡。我能通过报名前的审核取得与会资格,实在是自己的荣幸,这也与自己的初衷愿景是高度一致的,我愿意以自己有限的力量,投身到忠诚求真的中国截拳道传播事业中去。我是第一次到日照,当天天气清爽,蓝天白云,让人可以调整精气神,收敛多余的心绪迎接第二天的正式讲习。

伴随着闹钟的清脆碎响,带着期待起床洗漱完毕,跟随杨智来到了震东李小龙功夫道场。在朱建华老师和江传荣师傅还未到来前,我已经看到几位陆续到来的当地的和来自外地的几位截拳道爱好者了,他们都齐整地穿着主办方设计的训练T恤,我也急忙换上,煞是精神。应蒋馆长的热情要求,我带领几位学员朋友们演示了几遍黄锦铭体系的振藩礼,然后查看各位练习是否到位,以期统一。习拳先习礼,我们可以更好的以独具特色的振藩礼节欢迎朱师傅及其弟子江传荣师傅的到来。

见到朱师傅后,我不由自主地抢先向他打了个招呼,朱建华老师温文儒雅,以至于在我印象里,朱建华师傅似乎与接下来讲习会应该出现的出拳踢腿的激烈场面格格不入,尽管有这种认识上的落差,但还是难掩我当时激动忐忑的心情。朱建华师傅也积极回应着我,接着嘱咐江传荣师傅带领大家做讲习前基本的热身活动,我们当中有几个学员热情高涨,在江传荣师傅细致认真的演示带领下显得生龙活虎,他们有的年纪比我要大很多,却能在开始前有这样的状态,我看在眼里,着实佩服,我也深受感染,集中精神跟随训练。

朱建华老师简单的几句问候与介绍后,第一天的讲习会正式开始了。

作者在训练中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朱建华老师的教学思维是异于我所知道的其他的截拳道老师的,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带领大家按部就班的直接切入到截拳道警戒式、步法的技术学习,而是通过现场类似简化版的李小龙原著读书会的导入方式,让大家首先了解什么是截拳道。

他从李小龙宗师当年创立截拳道的逻辑起点开始讲起,利用板书表达,举出各种实例,用逻辑性极强的思路,就各种市面流传的对于截拳道的千奇百怪的解读,以及擂台搏击术和截拳道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虽然擂台武术和截拳道都同属武术范畴,有很多格斗共性,但由于各自逻辑起点不同,其发展方向,搏击理论、训练方式,服务人群,适用场合就各有不同,令我耳目一新。

期间,朱老师提出了几个颇有启发性的几个问题,引导我们发挥自己的见解,我其实也很有一些个人想法想一吐为快,但杨智回答问题的思路和表达比我清晰明确。师生的一问一答的互动,我认为这也是在讲习会上让我意外的可资学习之处,我也很乐意先作个聆听者,学到更多值得自己课后需要思考的东西。

朱老师明确指出截拳道是哲学 科学的整体的人类武道,它既拥有雄厚的哲学的指导体系和思维方式,也拥有科学的实证求真的高效率的技击体系,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老师首先要求我们尝试着从整体一如的哲学思辨视角去理解截拳道,并告诫我们,任何将截拳道只是当做一种思想,或者单纯堆积、混合各类技术技巧的混杂式武技,都是对截拳道整体认识和实践的分裂,都很容易对截拳道断章取义,误入歧途。

我想这正如朱老师所提到的,但凡一种武技以“道”命名总有它严谨的哲学背景作为支撑,而截拳道属于中华武术,是中华武术中唯一一支以“道”命名的科学 哲学整合体现的现代武技,或者说武道,它屹立于中华武术之林中,俨然是中华千年哲学武道文化的精华产物与骄傲。

朱建华师傅循循善诱的引导,让我们慢慢理清了思路,对于截拳道的理解也豁然开朗。我真正开始认识到截拳道整体修行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截拳道科学的技击实践过程中,在那一举一动的背后所深深隐藏的截拳道哲学的指引和探索,以及其中所对应着的道家的太极阴阳原理和有无的辩证思维,它能够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截拳道,通过“为学——为道”的由增至减的过程,以期达到截拳道修习的终极境界,同时让我们的修行事半功倍。

我也开始明白,朱建华老师和郝钢前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什么要策划、实施“正本清源美国行”活动。他们正是为了从源头上理清截拳道的本源,还李小龙宗师所创立的截拳道以清纯整体武道本来面貌。

从截拳道的逻辑起点到截拳道的终极境界,这是朱建华师傅在第一天讲习会上带给我的第一波思考。这是我在这次朱老师日照截拳道讲习会上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指引我的截拳道正确的修行方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讲习会贯穿始终的特点之一

在经过一番生动活泼的理论解析之后,朱老师成功的引导学员们开始警戒式的学习、练习和自我觉察,并且通过各种灵活的练习方法,促进学员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贯彻“整体的流动”理念。期间,朱老师让几位具备自己“风格”警戒式的学员们出列,依次演示,我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令我欣喜同时又感到别扭的时候,由于长期在学校独自练习,不太正确的架构和姿势让我形成了现在的别扭局面,即使我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不知道如何去改正,这些顽固的老毛病终于在此刻被“和盘托出”,无处遁形,而让人庆幸的是终于迎来了导师的指点,所以心情是既喜又惧。

印象比较深的画面是朱老师指出我的两腿打开过宽,前腿过于僵直,屈膝不够时,顺势做了一个有控制的低位侧踢,轻轻的抵在我的膝关节上,让我直接感受到自己长期错误的这种姿势练习所导致的不合理带来的的较严重后果,我想我也必须接受这个苦果。

学拳容易改拳难,因为改动作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多习惯让我的一些错误动作变成自然行为,在讲习会上,每当我对自己的老毛病忘乎所以,一次次又恢复“原形”时,朱建华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的提醒纠正我,他总是能发现和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并且告诉我修正的方法。

朱老师的耐心细致让我叹服与感动,一位真正的老师,应该是要具有一颗细致管窥学生言行的心和一位教导者所特有的耐心的。

我会牢记朱老师关于“规范产生协调,协调产生速度,速度产生力量”的训练原理指南,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贯彻阶梯式的训练原则。往后在学习技艺时,我应该时刻严谨起来,不管是学习截拳道,还是今后进行其它技术技巧的训练和学习。

手眼身法步,在整体中追求流动

在朱师傅的讲习会上,你会发现一种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在练习步法时,朱老师嘱咐助教江传荣师傅带领我们列队进行,针对每个学员的动作节奏,科学安排水平相对接近的两人面对面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一位山东籍学员朋友相对练习,没想我动作较急也比较快,竟使他乱了阵脚。

在朱老师的及时纠正、点评下,我这才知道了截拳道的“实战练习”,其实从这基本步法练习就开始导入了。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就要开始逐渐的学习如何去观察、控制距离,把握节奏,形成协和

朱老师同时半开玩笑的告诉我们“陪练者应有的道德”,他说,陪练双方,彼此既是同伴又是对手。作为同伴,你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法来,不管对方是否跟得上,是否练得好,应该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去做好陪练、对练。换句话说,有“道德”的陪练,首先需要适应对手的节奏,根据对方的训练水平,进行良好的训练配合,这样才能让两个人都能在训练中得到最佳的收获。而我们整个的截拳道修行更是必须循序渐进,不可冒进,不可急于求成,在通向终极境界的路上,学规则、守规则,最后化规则

在讲习会上,朱建华老师不论是在理论讲解中,还是在结合具体实践的动作演示上,安排的练习中,都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被不断强调,并贯穿讲习会始终。比如,“阴阳”、“整体”、“流动”、“协和”“放松”、“重心”、“节奏”等,无不揭示出截拳道从整体的技战术架构乃至具体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最具一般性指导意义的哲学的和科学的原理原则。

比如讲习会的正式技术练习,是从警戒式开始详解,正如上面所述,我们大部分人所摆出来的警戒式,按朱老师所说,大抵缺乏整体性和流动性,一旦成了“标本式”的警戒式,我们的警戒式就会变成僵化的固定姿势,而很难具备整体的、流动的、随机应变的“活”的特性,出拳踢腿的流动性和机动性便会欠缺。我按照朱建华老师的要求,按照从分解到完整的练习方法,体会放松状态下的“活的警戒式”的练习,受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朱建华老师在讲习会始终都会充分利用节奏性极强的音乐这个无形载体,带领我们进行步法和身法的基本功式练习。循着节奏,不急不躁,体会放松的力量,以及人体整体的犹如弹簧一般的弹性机能和能够朝向任何方向自由流动的灵活性

训练过程中,朱老师也时不时以幽默温和的说话调节讲习会现场气氛,在凌厉的功夫背后尽显朱老师的儒雅亲和,也让我首次真正领略到朱老师的导师风范,最开始对于朱老师的那种极文与极武之间似乎不太合拍的表面印象一扫而光。

讲习会进行到这儿,我们才真正切实感受到了截拳道的真正魅力和精髓所在,如水渗隙。截拳道不再是像之前单纯地从书上看到和从别人嘴上说出来的那样空洞。截拳道是实实在在的哲学 科学的系统化的武道,我们能够从朱建华老师的演示动作以及对于技击形式背后所隐藏的哲艺原理的阐释中,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李小龙宗师真是百年难遇的一代武学奇才,他指出了人类无限制格斗的要义和可以供后人循序实践的“取法乎上”的道路。

讲习会进行到这儿,天色向晚,但在朱老师的建议下,下午的讲习会延长了时间,老师的初衷是希望我们能争取时间多练习会儿,多多消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开心的事,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来自较远地方的外地学员来说。

讲习会正式结束前,朱老师又用手机播出一段冥想教学的音乐和导语,大家随师傅盘腿打坐,跟上语音提示,渐入佳境,一天训练的疲乏和浮躁之气都随音乐消融,这的确不失为一个修习入定的好方法,“内观”自我。

最后,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和舒展的放松活动中结束了宝贵的第一天讲习会。也初次近距离立体地感受到精简、直接、非传统的截拳道的魅力。

如果说第一天的讲习会主要从截拳道的哲学理念出发,整体上开拓我们的视野,阐释动作背后的哲学原理的话,那么第二天的上午一开始就马不停蹄进入了对于截拳道科学的街头格斗术的学习和训练

在朱老师和江传荣师傅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一开始仍然进行伴随音乐节奏的步法身法基本功练习。这是非常奇妙的感觉,我已经比第一天更放松了,跟着朱老师后面一起韵律性地跳动,或弧线,或钟摆,宛如轻飘的蝴蝶。

往往最美的事物最具杀伤力,朱老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踢拳开始教授我们截拳道发劲的基本功法,我荣幸地为他执过靶,打击效果着实令人震撼,放松地利用整体架构击出了穿透力,杀伤力自然不言而喻。

这一天,对于截拳道科学的街头格斗术的学习的切入点,在于截拳道的核心基石技术——直冲拳的练习,这也是我此次日照讲习会很受益的一点。

朱建华老师的逐层分解讲解和演示,解决了我在学校里面自学以来存在的各种疑惑——原来我的直冲没有真正高效的动用我自己的体重,贯注到每一拳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也导致我的动作缺乏顺畅、协调的层层加速爆发以及整体的结构性的发力效果,而对于重心转换的微妙动作的运用上也时好时坏,所以不管我再如何运用手臂去快速打击,都如朱老师所说,只是上体局部环节的简单加速和打击而已。

在大家集中进行前手直拳的练习时,朱老师在我一旁亲切地指导着我,让我慢慢找到了前手直拳发力的精妙之处。经过这次的指导,对于直冲精妙的那种感觉恐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这也让我想到了截拳道的“自觉”“自知”,如果没记错的话,朱建华老师提到了“内观”,应该时刻对于自己有所整体的觉察,保持放松和流动,继而遵循阶梯原则,顺应自己当下的能力,开展自我调节性的针对性训练。

在重头戏前手直拳的练习后,朱老师又通过板书树枝图,深入浅出的对何谓科学的街头格斗的精髓做了阐述,紧跟其后便引入了街头实战的“情境剧”, 引导大家进行各种模拟演练。

朱老师这样匠心独具的安排,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我们的这种练习,首先是从街头情境中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无式之式”的“警戒式”开始,也就是以合符街头实际的模拟方式开始学习。

朱老师让学员们分成几组模拟街头各种状况,其中有一种练习让我们记忆深刻,朱老师先安排三个人分别带上拳套,其中一个学员先站在一旁,不露声色且听安排,另外两名学员朋友面对面站立,指定一人为攻击者,一方为引靶者。当引靶者用拳套出靶时,攻击者必须根据靶位,随机选择出拳抑或是踢靶,重复二、三次。这时,朱老师轻声嘱咐站在一旁的另一名学员,要趁攻击者完成出拳或踢腿的瞬间,模拟引靶者的同伴,迅速联合引靶学员同时攻击那位攻击者......同样的方式,朱老师要求那位攻击者先后试验了两种不同的踢打模式,结果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一幕当时在道场里反复上演数次,看着虽然“攻击者”变换数人,但每一位“攻击者”都同样表现得有点手忙脚乱的反应,还颇具喜感。其实朱老师这样的安排是非常符合街头情况的,他和助教江传荣师傅其实也在考验大家,让大家通过实际的体验,最直接的去感悟、理解截拳道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秉持的原理原则和其中的“为什么”。我们基本都上去轮流体验了一番,最后,江师傅总结后说真正采取正确自卫方式的学员只有一位——他采用的方式即快速踢打,保持移动,寻找空当,摆脱混斗,快速跑向门口,脱离险境。

类似的情境训练模式还有增至六人的,即以我为圆心从自然状态下接受应激信号,整体而放松的去判断来自周边任何一方的袭击,同时做出视动一体的尽量贴近本能的攻防反应和动作。对我来说,我在这次体验中成功地把之前学的振藩功夫里面的手法具体运用进来,让我首次对截拳道街斗有了初体验,为以后的学习和探索夯实了基础。

标指赛,巧打致胜

还有个有意思的训练小游戏,是全体学员分成两组,分别戴上护目镜,设定比赛规则,双方采用标指进行互攻,先准确的击中护目镜者胜。讲习会上唯一的女学员贾云迪和杨智选手拉开了战斗,当时由于参与游戏的人员超数,我便充当裁判的角色,这位女生表现的非常勇敢,也成功击败了对方一名悍将,希望今后的导师讲习会上多出现这样热爱截拳道的女生。

难忘的两天正式的讲习会,就这样落下帷幕了。朱建华老师和我们在集体合影完毕后,依然无条件地延长了讲习会的时间,直到天空向晚,我们随心地做着放松的整理运动,完美地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讲习会。

为了对二位师傅的辛苦讲学由衷地表示感谢,集体收拾完毕,我们找到日照颇有特色的一家餐馆,在餐桌上与师傅畅饮,用男人的方式感谢师傅,感谢讲习会各位同伴这两天来的共同训练与交流。

作者和朱老师合影

讲习会之后的日照一日游学从凌晨三点的等待开始,到凌晨四点多,除了生平第一次看海,还生平第一次看到了海上的日出。刚到海边,虽然雾色初降,但看到雄浑的海浪一波波袭来,心中不免产生了些许惧意,也许是我这位怕水的南方人的小心脏被这大海的壮阔吓得稍显胆怯了吧。但随后和师傅以及讲习会的几位朋友们一起看海,一起欣赏日出先照的美景,把一切都忘了,只剩下欣喜。

“海上升红日”的绚烂景象一时间纷纷被大家的相机、手机及时捕捉,迟到数分钟的红日,在雾色浅埋中映入我们的眼帘,日光温绚,不骄不躁。一并收录我们眼里、相机里。在师傅的建议下我们脱了鞋,踩踏着浪花,每个人此刻俨然成了一群“赤脚大仙”,我们这群“海仙”就在海浪里出拳踢腿,绚丽温和的晨光洒在我们脚下、身上,以及我与“对手”的眼里,颇有灵性感应。

在半天的日照海滨游学后,我和杨智为了争取让朱师傅能多点拨点拨我们,便及时的发扬截拳道精神,简单、直接的尾随朱老师及江传荣师傅回到他们下榻的酒店房间,接受了几个小时的朱老师和江师傅对我们的私教。

短短几小时,我和杨智接受了朱老师的手把手私教,还结合截拳道的逻辑起点,再次谈到擂台与街头的极具探讨性的内容。朱老师对我俩的求学诚心比较满意,结合技术实操,给我们详细的讲授了截拳道攻击五法,在我们相互演示和江传荣教练规范的讲演下,不断纠正我和杨智技术和意识上的不足之处,真正让我从最初的仅仅只是对各种动作的不明觉厉,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浅层次模仿,一跃登上了一个较高的理解层次。

日照朝阳,海滩上的截拳道游学者

在两位师傅的指导下,我们两人很好的纠正了一些技术的细节,开始真正的去理解每一个具体的技战术背后所蕴藏的原理和要诀。对我来说,这次讲习会和私教,我是满载而归了。可以说让我对于截拳道,不仅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和重新认识,也颠覆了自己之前对截拳道的种种尚缺乏思辨的粗浅认识。

这次讲习会,也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牢记朱师傅的教导和指点,不断去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完善警戒式以及步法、身法和截拳道最核心的那些踢拳技术,从整体上,去提高自己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能力,结合个人体能的不断锤炼,努力让自己的技术和动作表达更加精简、直接,且日臻高效、科学合理。

通过这次讲习会,我体会到截拳道简单、直接、灵活机动的高效踢打,来自于保持整体、放松、流动以及阶梯式的反复训练和实践。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我需要透过截拳道从“为学”到“为道”的渐修顿悟的修行,以武入哲,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对武道的整体感悟,以及对于自我人生,对于自己与自然、社会、家庭乃至对手之间所存在的各种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当下的整体的把握。

在日照的第四天,我收拾好行囊,从杨智的宿舍里迈开步去,开始返程。我是带着期待来到日照,带着满满的内心感动离开日照。感谢这次山东之行,感谢朱建华师傅及江传荣师傅的辛勤付出,感谢讲习会主办方蒋析君馆长的支持与帮助。像这次全国10人限额的朱师傅截拳道讲习会实属难得,这次我抓住了机会是我的荣幸。

在此祝愿参加讲习会的各位朋友们今后一切顺利,希望有机会大家能够再见,一起继续学习和交流。也祝愿更多的爱好者以后能够有机会近距离的实地的感受截拳道哲学 科学整体修行的深远魅力。就像杨智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相信,朱老师的截拳道教学,一定会让更多的在截拳道修行的道路上一路真诚求真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提升自己的整体修为。

2014 .6 .1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