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仲弓问仁提到过的古代名臣(却写下最经典的鹊踏枝)
古代有很多人品低下,却十分有才华的诗人,例如宋之问,他是初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也是律诗的奠基人。
但他的人品确实不敢令人恭维,他曾为了巴结宠臣张易之,连“捧溺器”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传闻他因一首诗,甚至不惜残害自己的亲外甥。
后来更是为了荣华富贵,出卖好友。
桩桩件件,即使再有才华,也令人不耻。
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也是典型的有才无德,他就是被称为“南唐五鬼”之一的冯延巳。
说到南唐,很多人都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错生帝王家的千古词人。
后世都说他是亡国之君,但其实南唐的灭亡也不能全归咎于李煜在政治上的无能,毕竟南唐自他父亲中主李璟开始,便江河日下。
而南唐政治的黑暗,和这“南唐五鬼”脱不了干系,他们结党营私,专横跋扈,媚上欺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奸臣,大反派,却写下了唐五代最经典的《鹊踏枝》,道尽了一个“愁”字。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踏鹊枝”这个词牌名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若说“蝶恋花”,可能就比较熟悉了,但其实这二者就是一个词牌名。
苏轼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的“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都是《蝶恋花》中的名句。
不知道“鹊踏枝”是怎么演变成“蝶恋花”的,但是一提到“鹊踏枝”许多人想到的都是冯延巳,因为他就是以《鹊踏枝》词扬名词坛,影响北宋无数文人。
这首《鹊踏枝》就是最出名的一首,道尽了一个“愁”字。
词作以一个反问句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却勾起了主人公深埋心底的情感。
尤其是“谁道”二字用得极妙,主人公好似在自扪自问,又似乎在向读者倾吐她那难以言说的愁绪。
她的愁苦有多深呢?“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这两句写得非常直白,却淋漓尽致地主人公内心的凄苦。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何她却愁容满面?因为“春”又代表着一年的开始,她等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但是她的心上人却始终不知归期,年年如是,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她难以排遣这种愁苦之情,所以便有了“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她日日坐在花下饮酒,昏昏沉沉,昔日镜里红润的面庞早已消瘦得不成样子了。
这两句让我想起了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而词中女主人公的“朱颜瘦”想来也不全是“病酒”的缘故,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思而不见的愁苦,可见这样的愁苦对她的折磨有多深切了。
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不肯抛却这刻骨的思念,女主人公的深情执着由此可见。
上半阕寥寥几句,一个为情所困,满面愁苦的女子便如在目。
接着下半阕词人又以景起笔,触景伤情,更加重了女主人公心中的惆怅之情。
“河畔青芜堤上柳”,这是一幅很美的景色:河畔芳草萋萋,堤岸杨柳依依。
芳草的碧绿和柳条的柔美都是春天里最醉人的景色,却也最容易勾起春思愁绪,就像“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此时女主人公望着年年岁岁如是的青青草色,和依依杨柳,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感叹。
她的愁苦是年年都有,为何又说“新”呢?
所谓“岁岁常新”,而且她的愁苦,一年比一年深重。
最后尾联“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通过两个画面,营造孤苦凄清的氛围,再一次深化了女主人公的“愁”。
她独自一人站在小桥上,任凭轻风吹拂着她的衣袖。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踏着月色缓缓而归。
这是典型的“以景结情”,那一派流泻的月光,给全词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进一步烘托出女主人公哀怨忧伤之情,又产生了一种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全词来看,从头到尾都在抒发一个字,那就是“愁”,无论是开端的发问,还是最后的景色,都是为了烘托这个字。
后人对这首词评价很高,因为虽是写闺怨愁情,却词人所选取的画面无论是河畔,还是小桥,都是相对开阔的室外之景。
王国维曾评价冯延巳“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这首词便是典型代表。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