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往日三跑田如今茶满山)

时至冬日,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依旧郁郁青青,漫山的茶园一望无际趁天气晴好,村民田蛟一早就忙活开了,“以前的‘三跑田’,如今变成了村民增收的茶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往日三跑田如今茶满山)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时至冬日,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依旧郁郁青青,漫山的茶园一望无际。趁天气晴好,村民田蛟一早就忙活开了,“以前的‘三跑田’,如今变成了村民增收的茶园”。

金花村位于天城河小流域范围内,境内丘陵较多,坡耕地面积占比高,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被当地人称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数据显示,天城河小流域范围内坡度大于5度的面积将近七成。2007年,天城河小流域水土保持被列入“长治”项目,湄潭县投资275万元对整个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13平方公里,其中种植茶叶166.7公顷、保土耕作80公顷、封山育林1466.67公顷,夯实了产业发展的生态基础。

借着水土保持项目实施的契机,金花村把坡地全种上了茶苗,如今全村茶园面积达6880亩,投产6000亩,年产值达4200万元。因茶叶经济效益突出,在天城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的辐射带动下,项目区内农民陆续参与新建和改造茶园1499.33公顷,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经济双赢局面。

走进金花村七彩部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近年来,该村以茶旅一体化发展为核心,通过乡村旅游业态吸引游客,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金花村党总支部书记石文平介绍,七彩部落年旅游综合收入现已超5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占该村民组村民总收入85%以上。

湄潭县地处乌江赤水河上中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受地形地貌和季风气候影响,当地水土流失较严重。2007年以来,湄潭县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科学配置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等手段,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湄潭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5.5%,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62.8%。此外,蓄水保土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区每年约减少土壤侵蚀量34.74万吨,年增蓄水量443.54万立方米。

同时,湄潭县产业发展持续增强。2007年以来,该县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种植茶叶20余万亩、果林5万多亩,带动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余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来源: 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