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恩怨(沙龙犹太族领头羊)
7年前的1月11日,以色列人民失去了他们伟大的领袖——阿里埃勒·沙龙。这一天,以色列上下都沉浸在悲痛当中,纪念着这位奋斗在复国第一线的战士。但是,这一天对巴勒斯坦的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毕竟他们终于可以从这个"恶魔"手中解放出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犹太人为拥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却让阿拉伯人为这样的人物感到恐惧和厌恶呢?这个争议的焦点,阿里埃勒·沙龙,又是怎么样的人呢?
一、年少有为1896年,犹太裔记者是西奥多·郝茨尔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流散在外的犹太人重新回归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国土,并希望建立起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家。
当然,在此之间就已经有一部分犹太人回归故土,但由于这块地区长期被巴勒斯坦人所占领,所以双方相处起来并不愉快。
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上台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影响下,再加上各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大量犹太人顺利回归故土,但很快就与当地居民发生严重的冲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国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沙龙就是出生在这个剑拔弩张、战火纷飞的时代。自小看到自己民族为建立祖国而奋斗的他也立志要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于是10岁起他就加入了"劳工青年运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14岁就进入了哈加纳(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并顺利的成为其中一名优秀军官。
在此之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不断升级,直接上升到火并的地步,并就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47年,沙龙带着30个部下潜入敌营当中,对其进行大量的袭击,给予阿拉伯人沉痛的打击。
当时,世界刚刚经历过二战的冲击,许多国家都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中,一些有话语权的国家也希望维持来之不易的和平。
因此,看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冲突后,联合国投票决定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耶路撒冷则归联合国管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暂缓双方的矛盾,避免冲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犹太人经过全面投票,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国家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议会,正式成为联合国记录在册的、独立自主的国家之一。但随着新国家而来的,就是众多信奉伊斯兰教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爆发了以色列独立战争。
此时,哈加纳已经成为以色列的国防军,沙龙也随之成为了一名排长,开始了自己的复国生涯。
由于他在对抗伊拉克和埃及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得到了上级军官的赏识和栽培,在一年之内就从排长晋升到营长,接着被调入到中央军区司令部,并且获得了进入军校学习的机会。
此后,沙龙在多次战争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立下赫赫战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沙龙率部夺回了米拉通道的控制权,成为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临危受命,短时间内扭转了以色列军队被动的局面。
虽然沙龙在军事上天赋异禀,但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因为它性格暴躁强硬,独断专行,说一不二,很多军官并不喜欢和他相处。因此,沙龙进入他一生中最长的低谷,其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施展。
在被边缘化期间,沙龙被派往英国军事学校深造,学习现代化军事理论和技术,同时依靠自己优秀的学习能力获得了法学学位,为他之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走上政治
1973年,已经45岁的沙龙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活,随后就加入了利库德集团,将政坛当做自己另一个战场,尽情施展自己的手脚。经过战争的洗礼后,沙龙对很多事情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常常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考虑事情。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沙龙就曾意识到西奈半岛将来会成为自己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也会影响到以色列与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他向内阁会议提出主动交还西奈半岛,并从埃及人手中获得相对丰厚的回报。
很显然,内阁会议并没有同意这个听上去很"胆大妄为"的建议。不过这次打击并没有影响到沙龙的政治野心,之后的事实也证明沙龙的提议是正确的是。在这之后,沙龙担任以色列多个重要职位,为祖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
在上世纪90年代,中东地区已经经历了5次战争。长期战争让每个国家的平民饱受战争的折磨,不停歇空袭和自杀炸弹的袭击让他们对每一个接近自己的人保持极高的警惕性,内心极度渴望着和平的到来。
与此同时,不停歇的战争导致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内部损耗过大,除政治和军事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并没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严重拖慢了国家的发展进程;受战争影响,大量难民涌入西欧各国,对当地的社会稳定、治安管理等造成较大影响。
为缓解这种局面,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在挪威的帮助下成功签订了《奥斯陆协议》,成功迈出了走向和平的第一步。
但协议签订之后,阿拉伯国家依旧没有停止对以色列的袭击,双方局面冲突依然存在,该协议生效日期也在无限期的拖延当中。因此当沙龙在2001年的大选中获得优胜,拿到执政权后,便立刻宣布该协议无效,并对巴勒斯坦采取极为强硬的态度。
2002年起,即沙龙上台后的第二年,以色列就在以巴边界修建隔离墙,美名其曰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民的进一步渗透,不仅破坏了周围居住人民的幸福生活,并且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阿拉伯人造成了极大的侮辱,引起了世界的强烈谴责。
此后,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当地在中东地区活跃的恐怖组织,于是和联合国、欧盟、俄罗斯进行协商和谈判,决定启用"中东和平计划",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善巴以冲突,并帮助巴勒斯坦建立相对完整的,有主权象征国家。
从长远来看,这一计划的实施很可能是促进巴以双方和解和中东和平的唯一途径,无论站在民族角度还是站在国家利益和国际角度,这一计划的实施是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沙龙并不这样想。长时间的战争让双方的仇恨积累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再加上双方斗争中牵扯到多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利益,如果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就能解决问题,那么这场斗争十几年前就可以停止。
因此,沙龙依旧以强硬不可更改的态度,对巴方高级军官和首领实施暗杀计划,继续推行自己的隔离墙政策,阻碍"中东和平计划"的进一步前进。
不过,沙龙为了得到美国布什的认可和帮助,决定采取"单边行动计划",即以色列单方面车撤出加沙和约旦地区,重新划定犹太人的定居地点和以色列的国防线,并加快隔离墙的建设来实现以巴分离。
虽然这一计划遭到国内执政党的强烈反对,大多数国民对沙龙的行为表示不解,但从事实上看,沙龙这一举措不仅将所有人民置于相对安全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杀炸弹在国内出现的几率,同时给本国带来了短暂的发展时间,推动本国向前发展的脚步。
三、阿拉伯人眼中的恶魔虽然沙龙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一步一步成为犹太族的领头羊,但是在阿拉伯人眼中,沙龙就是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
以第五次中东战争为例。当时的沙龙为以色列的国防部部长,拥有这场战争的指挥权,由于以军在进入贝鲁特西区域时,受到部分巴解组织的攻击,给以军带来了轻微的人员和弹药上的损伤,因此沙龙决定拿当地的难民营开刀,给阿拉伯人一个"血的教训"。
在进入该地区的下午,沙龙命令自己的部下包围难民营,开始了长达40小时屠杀。可恨的是,以军在明知难民营中没有可以反抗的能力,依旧使用大炮、长枪、轰炸机等武器对付难民,很多手无寸铁的阿拉伯人的生命在这个下午戛然而止。
除此之外,沙龙还策划了多次针对平民和俘虏士兵的屠杀行为,对阿拉伯这个民族造成难以磨灭的伤痛。
6年前的1月11日,沙龙走完了自己的人生,纵观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事业,看着今天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没有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以色列,不得不说他无愧于成为犹太人的骄傲;但同样他在人道主义和国际和平方面犯下了重大错误,造成了阿拉伯人永远的痛。
希望在未来,联合国以及其他国家能够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让阳光驱散笼罩在这个地区的战争阴霾,不要再让贝鲁特西屠杀的悲剧再次重演,也不要让长达几辈子的仇恨再延续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