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朱祁镇名剑山庄(少年天子朱祁镇的成熟)
如果一个人的之前的人生都过得太顺利,那么当他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会很容易被挫折击倒。大明第六任皇帝朱祁镇的前半生,在母亲以及众多大臣的庇佑下,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可是土木堡一战,他遭遇到了人生巨大的挫折,不仅没了皇位,还丧失了自由。那么这次的挫折给了朱祁镇怎样的打击,当他从挫折中爬起来后,他又有怎样的变化?
公元1435年,朱祁镇接过父亲明宣宗朱瞻基的皇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并将自己的年号定位正统。刚刚当上皇帝的朱祁镇年龄还不到十岁,自然不能执掌军国大事。因此皇帝的权力暂时由朱祁镇的祖母,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代行,同时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内阁大学士以及英国公张辅和礼部尚书胡濙参与辅政。在张氏和“三杨”的共同执政期间,针对宣德末年的一些弊政进行改革,并且减免了大量的冗费。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杨姓阁臣,被称为“三杨”
在张氏和三杨除了主持军国大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教育幼年的朱祁镇。毕竟朱祁镇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皇帝。像治国理政、儒家经典这些知识和技能,主要由三杨等大臣讲授。虽然这些大臣们学富五车,但毕竟他们还要处理大明的军国大事,和小皇帝朱祁镇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因此朱祁镇对于教授自己经典的大臣,并没有过多的亲近感。朱祁镇最为亲近的人,是从小照顾自己的太监王振。
《大明风华》中的少年朱祁镇
王振早在明成祖朱棣年间就入宫,负责服侍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朱高炽。之后宣宗皇帝即位后,王振又被明宣宗派去照顾朱祁镇,同时还担任着朱祁镇的启蒙老师的职责。因此朱祁镇十分信任自己的这个启蒙的“王师傅”。而王振也凭借着朱祁镇的信任,干涉朝政。太皇太后张氏发现了王振有干涉朝政的企图,便将王振召到自己的面前,怒斥了王振一番,并打算赐死王振。朱祁镇见状赶忙跪下来替王振求情,张氏才免王振一死。
孝诚张皇后,明宣宗的母亲。
经过太皇太后这一吓,王振在一段时间内老实了很多。但王振仍然为了日后的擅权做准备工作。因为三杨等大臣讲授的儒家经典实在是太过枯燥,王振便引导朱祁镇去参加骑射活动。此时的朱祁镇还只是个孩子,自然对于骑射之类的活动更感兴趣,而王振投其所好,使得幼年的朱祁镇更加亲近王振。
明英宗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当年辅政的五位大臣死的死,老的老,都已不在一线。而此时的少年天子朱祁镇已经长大成人,开始亲政。但一个偌大的国家,单单靠朱祁镇一人自然无法运转的过来,于是他自然便重用自己最信任的王振。背靠着皇帝这块招牌,王振权倾朝野,大肆打击忠良,把大明朝弄的乌烟瘴气。
从宣德后期开始,大明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边患日益严重,而守卫边疆的士兵因为得不到像样的待遇,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逃往。而内地大地主、太监以及皇室成员纷纷侵占农民土地,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终于到了正统十三年,江浙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内部爆发农民起义的同时,大明的北部边疆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敌人,这个敌人便是瓦剌。
瓦剌是蒙古的一支。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漠北后,这些蒙古人便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度入主中原。但是逃回漠北的蒙古人实力已大不如前,因此并不能对大明朝构成实质上的威胁。但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开始觊觎大明统治下的中原。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四路大军直奔明朝而来,一连攻克多个明军的要塞。面对瓦剌的入侵,明廷上下都在寻思着如何抵御瓦剌的进攻。太监王振在一旁劝说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一想,自己的高祖、曾祖以及父亲三位皇帝都曾经御驾亲征,自己作为朱家后人,自然要发挥老朱家的优良传统。而且朱祁镇自小在王振的引导下,就喜欢玩骑马射箭的游戏,这正好是展现自己多年游戏成果的好机会。想到这,朱祁镇不顾其他大臣的劝阻,决定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是一个能够快速提升士气的方式,但是真正的战场远比朱祁镇宫廷里的游戏要复杂的多。战前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在亲征蒙古之时,都准备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而朱祁镇此次的亲征,居然要求五十万大军,在几天之内就准备完毕,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皇帝的命令不能违抗。所以最终,这随同朱祁镇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发的。
朱祁镇没有任何打仗的经验,此次进击的线路大多由王振负责规划。但王振也不是军事家,其规划的进军线路一变再变,最后在土木堡落入了瓦剌军队的包围。在瓦剌铁骑的冲击下,五十万明军乱作一团,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杀。可怜的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军队俘虏。
土木堡之变路线图
朱祁镇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朝中的大臣乱作一团。这时于谦挺身而出,提出迎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改元为景泰,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于谦亲自组织北京城的军民与瓦剌军队作战,最终在于谦的指挥下,瓦剌军队大败,被迫放弃了继续进攻明朝的计划。随后瓦剌与大明谈判,最终双方同意讲和,瓦剌方面将朱祁镇放回明朝。
于谦领导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军队
土木堡一战对于朱祁镇而言是人生的一大打击。原本渴望建立不世功勋的朱祁镇,到头来却成了别人的阶下囚。朱祁镇原先奢靡的生活、九五之尊的威严,转眼间飘散如烟。回到大明的朱祁镇被新皇帝朱祁钰囚禁在南宫,每天只有粗茶淡饭。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也不拿朱祁镇这个曾经的皇帝当回事,时常欺负他。但好在钱皇后一直陪伴在朱祁镇的身边,才让这个退位皇帝在凄冷的南宫,感受到一丝人性的温暖。
景泰七年,皇帝朱祁钰病重,眼看就将不久于人世。但病重的朱祁钰并没有册立太子,这给一些野心家以可乘之机。如果此时将幽禁的朱祁镇重新拥立为帝,那么他们便有了拥立之功。在景泰朝失意的大臣徐有贞、将军石亨以及太监曹吉祥等人,联合组成了复辟集团。之后皇太后孙氏也加入到复辟集团。
孙太后是夺门之变能够成功的关键人物
景泰八年正月十四日夜晚,徐有贞等人在石亨和曹吉祥的策应下,闯进软禁朱祁镇的南宫,将南宫宫门打开后,将朱祁镇请出之后朱祁镇以及徐有贞等人来到文华殿,宣布复辟。
《女医明妃传》中由黄轩扮演的朱祁钰
朱祁镇成功复辟后,便下令逮捕抵瓦剌的功臣于谦。在刚把于谦下狱的时候,朱祁镇还不想处死于谦,毕竟如果不是于谦拼死抵抗瓦剌人,自己也不可能有机会再临帝位。但夺门之变的功臣徐有贞和石亨等人劝说朱祁镇,“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此番言论打动了朱祁镇,经历过南宫凄苦的朱祁镇此时把皇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确立复辟的合法性,朱祁镇狠下心来,下令诛杀于谦。
朱祁镇再临皇位之时,景帝朱祁钰还未退位。此时大明王朝出现了一朝两帝的尴尬局面。但朱祁钰此时已经病重,无法处理朝政,朝中大权已尽归朱祁镇一人。景泰八年二月,景帝朱祁钰被废为郕王,十多天后病逝。不久后朱祁镇改年号为天顺,正式开始了他第二段皇帝生涯。
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是朱祁镇再临皇位的功臣,在朱祁镇登基之后,将石亨的爵位提升为忠国公,并赏赐石亨免死铁券;曹吉祥因为是太监,不好封赏爵位,于是朱祁镇将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封为昭武伯;徐有贞被封为武功伯。通过朱祁镇的封赏,石、曹、徐三人的获得了巨大的权力,掌控了明英宗天顺初年的朝政。
夺门三杰的徐有桢掌权没多久,就被石亨和曹吉祥打倒
虽然朱祁镇给了夺门的功臣以巨大的赏赐,但朱祁镇并不信任。石、曹、徐三人是为了获得权力,才拥立朱祁镇的。今天他们可以为了权力拥戴朱祁镇,明天他们可能为了权力去拥戴别人。这些朱祁镇心理清楚的很。尤其是握有部分兵权的石亨和曹吉祥,是对朱祁镇最大的威胁。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与石亨、曹吉祥和徐有桢密谋场景
朱祁镇曾对李贤谈论到曹吉祥和石亨二人,说这二人“但依之则悦,不从便拂然见于辞色”“此辈干政,四方奏事者先造其门,为之奈何?”。
可见朱祁镇对于石亨和曹吉祥等人,已经到了害怕的地步。
而且石亨和曹吉祥凭借着权力,大肆收受贿赂,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因此朱祁镇在天顺初年的首要任务,是要将这些夺门功臣,清除出去。
但石、曹二人掌握兵权,手下党羽众多,朱祁镇如果贸然行动,此二人必定会采取措施,这将会对朱祁镇不利。此时的朱祁镇决定静观其变,先放任石、曹二人,等到时机成熟后再一举拿下。
《大明风华》中的石亨
从天顺二年开始,朱祁镇开始对石亨采取行动。朱祁镇先是以贪污受贿为由,拿下了石亨的党羽陈汝言,并拒绝了石亨推荐的人为官。朱祁镇的这一举动,沉重打击了石亨在朝中的势力。
天顺三年,朱祁镇命驻守大同的石亨之子石彪进京,但石彪拒绝离开大同。于是朱祁镇马上下令,捉拿石彪,并且把在北京的石亨也一并抓获。不久后朱祁镇以谋反罪诛杀石亨和石彪。石亨党羽的其他官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石亨死后,朱祁镇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曹吉祥和曹钦。天顺五年,曹吉祥和曹钦在无比的恐惧中,决定发动兵变,罢黜朱祁镇。但兵变还没发动,事情就已经泄露了出去。朱祁镇得知消息后,赶忙命人抓捕曹吉祥,并下令封闭宫门。因为朱祁镇早做准备,曹钦的反叛很快就被镇压。至此夺门之变的功臣集团基本被朱祁镇清楚干净。
瓦剌和南宫的生活是朱祁镇心中永远的痛。这些痛让朱祁镇意识到,只有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同时朱祁镇此时不再相信任何人对于有可能威胁自己权力的人,朱祁镇一律严惩不待。朱祁镇为了防止大臣结党营私,甚至下令限制大臣之间的往来。同时内宫的太监未经允许,不能与外朝大臣有接触。朱祁镇的这一措施,虽然是为了巩固皇权,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宦官的权力。
重新登基的朱祁镇,比第一次当皇帝成熟了很多
为了防止民间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言论,朱祁镇在天顺年间非常重视锦衣卫的工作。在朱祁镇的重视下,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在全国布置了大量的特务,专门负责监察百官,只要百官犯一点小错,或者发一点牢骚,就会被锦衣卫逮捕。也因此,门达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锦衣卫的大狱已经人满为患,以至于朱祁镇不得不下令在北京西城再建一处锦衣卫的大狱。
明朝锦衣卫的影视形象,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锦衣卫
当然仅仅依靠特务还是不够,从小接受儒学教育的朱祁镇当然清楚君舟民水的道理,而且土木堡一败更让朱祁镇认识到勤政爱民的重要性。
李贤是明英宗天顺年间的重臣
自从第二次当皇帝后,朱祁镇一改第一次当皇帝期间玩乐的心态,非常勤于政事。这回朱祁镇以一个圣人君主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开始处理公文。
大学士李贤看到朱祁镇如此勤政,都发出了“ 自古贤君修德勤政,莫不皆然”的感叹。
朱祁镇身边的一些人看着朱祁镇如此辛苦,都劝他注意休息。
可朱祁镇却说:“朕处之如常,亦有何劳,不然怠荒且至,虽悔何追!”
在勤政的同时,朱祁镇还重用李贤,让他去组织内阁。在李贤内阁的主持下,大明逐渐走出了石亨、曹吉祥时代贪污腐败的阴影。同时李贤内阁还在全国推行朱祁镇的仁政,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对于受灾的平民予以救助。正因为朱祁镇和李贤内阁的救灾活动,缓和了大明尖锐的社会矛盾。
虽然第二次登基的朱祁镇已经体现出一附明君的作风,但是依旧无法挽回朱祁镇早年荒唐执政带来的恶果。
《大明风华》中的朱祁镇
首先是朱祁镇首开宦官专权之风。朱祁镇亲政初期,重用宦官王振,使得宦官和朝臣相互勾结,加速了大明王朝朝政的腐败。而朱祁镇的再次登基,也依靠宦官,这进一步增加宦官在明朝政治当中的重要性。
明代宦官
大明以武力开国,成祖朱棣也是以武定天下,因此明朝初年大明对敌对外部势力,往往采取主动出击,积极防御的策略。同时朱棣的靖难之役,也诞生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军功集团。朝政有着这些人的参与,大明依旧呈现出一附对外积极进取的姿态。
但土木堡一败,使得朱元璋和朱棣留给后世皇帝的军功集团基本损失殆尽。虽然明朝的军队可以快速恢复,但大明朝廷内尚武的风气却无法复原。而且朱祁镇亲征的失败,也使得之后的大明皇帝(明武宗除外)对于习武射箭的技艺的兴趣大减,明朝皇室的尚武风气也荡然无存。
军功集团损失殆尽后,文臣集团的势力逐渐扩大,逐渐掌握了大明的军权,大明也开始了文人掌兵的时代。尤其是在石亨为首的军人集团覆灭后,明朝的军人的地位进一步降低。
军人地位降低,使得大明的对外政策越来越保守,原先永乐年间开拓的大片疆土,也逐步放弃。而大明的皇帝为了限制文官集团,不得不更加依赖宦官以及锦衣卫,或者有意助长文臣集团之间的党争。
可以说,朱祁镇执政的时代,是大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虽然执政后期的朱祁镇已经颇有明君作风,但还是无法挽回大明的风华。
【清】张廷玉主编:《明史》
《明英宗实录》
贾永恒:《明英宗天顺年间政局转变研究》
李华文; 王鹏:《北狩南宫之后明英宗心理变化之初探》
李方昊:《明代文人对军队的统领论析》
朱阿宝:《明英宗天顺年间政治上的成熟》
赵毅:《正统皇帝大传》
刘丹:《石亨新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