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

一个未曾谋面的广州茶友史彬,清明之前突然说要给我寄一罐桐城小花。史彬说,在所有的茶中,他喜欢绿茶,在所有的绿茶中他最喜欢桐城小花,但凡出差,带茶他只带桐城小花。他读过我的《寻茶记》,也许书中没有专门写桐城小花,心有不平:“这么好的茶,楼老师怎么视而不见?”便专门向我推荐。

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1)

史彬寄我的桐城小花,多为一芽一叶,色翠绿润,泡在透明的水晶玻璃杯中,汤色嫩翠明亮,宛若绿玉。茶气飘拂中,有股清爽的兰花香。难怪桐城籍清代重臣张廷玉称其“色澄秋水,味比兰花”。茶有兰韵,只因其生长于大别山东南麓的龙眠山中,常年与兰为伍所致。采茶季节,恰是兰花盛开之际,兰香茶香互为交融。史彬坦言他喜欢桐城小花,就因为它的兰花香。

桐城小花茶质优,与明代大司马孙晋相关。明亡后孙晋回归故里,筑“椒园”于龙眠山隐居,率子弟种茶读书,“宦游时,得异茶子,植之龙眠山之椒园,由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旧植今犹存百余株。精茗事者,皆珍异之。”道光年《桐城县志》记载:“桐城茶皆小树丛生,椒园最胜,毛尖芽嫩而香”,有“龙眠第一茶” 之称。因其冲泡后形似兰花初展,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2)

桐城小花,一般在清明时节、谷雨之前开采,选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由8000多颗鲜芽制成。

桐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山区年均气温14.5℃,很适宜茶的种植生长。境内有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河道交织。山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溪涧网布,壑谷间常年薄雾轻绕,土壤深厚肥沃……再加上种茶人的用心管理和精细制作,桐城小花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桐城风物记》称其“品不减龙井”。

旧时桐城文人品茶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姚文默“急煮蟹眼试新味,卢椀携来兰气香”,孙曰书“茶香云雾窟,鹿卧芝兰田”,方观承“茶熟兼花气,诗成记灏灵”,杜陵“香分玉液金承露,色似兰花未染尘”……都表达了对家乡小花茶的厚爱。“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姚兴泉在《龙眠杂忆》的记叙,更是展现了品尝龙眠山新茶时的美妙情景。

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3)

桐城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古有“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文人士子“言必称桐城”的美誉。明清之际,桐城程朱理学兴旺鼎盛,《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可见崇教尊儒风气盛行。

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博大精深,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散文对后人影响极大。从康熙年直至清末,在中国文坛风光二百余年,桐城由此被誉为“文都”。也许正是桐城声名显赫的文化背景,产自龙眠山的这款绿茶低调地取名“小花”。

六尺巷是桐城一条小巷,长仅百米,因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礼让,成为流传至今的一个美丽故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今茶叶世界群芳争雄,各领风骚,各地“斗茶赛”中你追我逐乃至剑拔弓张。而桐城小花谦逊地侧立一方,在深山幽谷与兰草为伴,默默散发她独特的幽香,“乾坤容我静,名利由人忙”,我觉得她的这种品格与桐城的历史文化是契合的。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图片由华阳路街道居民唐宕提供

作者:楼耀福

编辑:魏福春(特约)、张 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4)

桐城小花出处(宁品读桐城小花)(5)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