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广州10家煲仔饭(广州四大发明粥粉面饭)
民以食为天
纵使天南地北
食材五花八门
烹饪手法层出不穷
但总归绕不过一日三餐
离不开粥粉面饭
而在老广眼里
这最朴素的四个字
如同神明,是堪比四大发明的存在
曾去过一家广州的餐馆,一进门只见墙上写着“粥粉面饭,四大发明”。
乍一看颇有几分岭南式市井幽默,不过细想想也对,食物当然算得上伟大的发明。
作为全国吃货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每一个广州人都私藏着一份“美食地图”,里面要素颇多食材热闹似长江码头,但总结起来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内容——
粥粉面饭。
粥
粥不是粤地独有,但若要论粥的品种、论会喝粥,怕没有哪个地方比得过广东。
在广州,随意走进一家吃粥小店,墙上菜单的粥品选择之密集、配料之丰富,令人咂舌。
图/知乎--24季
跟北方不同,粤地不仅用粥作一天的开头,也用粥作一天的结尾。
深夜11点,当广州城区陷入沉寂时,在番禺仍有一伙“夜蒲”老饕为一碗新鲜的猪杂粥坚守着。(晚上11点是番禺猪肉屠宰场贩卖猪杂的时间)
屠宰场边上的大排档里,昏黄的灯光下,食客们排着队,挑选着猪润、生肠、金钱、大肠、猪肚、猪利……而后开战似的,把心仪的猪杂交给伙计,好像慢了一秒,粥的鲜甜就少了一分。
而且广东人熬粥也极为讲究,有生滚粥、老火粥、明火粥多种说法。
生滚粥,就是把新鲜的食材扔进绵滑滚烫的粥水里,在极短的时间内生生滚熟。例如猪杂粥就属于生滚粥一类。
老火粥,是从一开始就将各式食材连同米水直接加入煲中,先大火后小火慢慢焖制数小时。像羊肉、咸猪骨等用老火粥来熬最“出味”。
明火粥,熬煮时全程开盖,猛火直攻,直至米粒“开花”,逼出米油。明火粥喜欢单打独斗,多以白粥的姿态出现,可佐小菜、炸物等果腹。
会食粥、擅熬粥的老广们,用一碗碗热粥,慰藉寻常的生活,回馈岁月以温暖。
粉粉,是肠粉。
肠粉跟粤地有很深的情缘,出了广东就再难吃到如此地道的风味。
软糯滑溜的粉皮,馥郁的混合馅料和清甜凛冽的酱汁,当这三者在口腔融化的刹就是广式肠粉的最高奥义。
一顿肠粉,可平淡如家常,也可豪奢如盛宴。
喜欢吃得简单一点的就选斋肠粉(不加馅料)、鸡蛋粉、瘦肉粉,想吃得豪华一点也完全没问题,你可以将叉烧、牛肉、鲜虾、鱼片等馅料加个遍。
广州潜藏着数不尽的肠粉店,大多时候肠粉店的隔壁是肠粉店,肠粉店的对面也是肠粉店,它们如同这座城市的休憩点,营造了三点一线外的烟火人间。
粉,也是干炒牛河。
镬气十足的干炒牛河,是广州深夜街头永远的主角之一。
所谓镬气十足,说的是在翻炒之间人锅合一,火候的把控、配料的放入都恰到好处,因为油多了腻、少了焦,酱了多味重色深、少了又寡淡。牛肉更是讲究,要嫩滑爽口、不老不生。 一碟完美的炒牛河上桌时没有一点多余的油和酱油会留在碟上。
滑嫩焦香的牛肉、爽滑筋道的河粉,这绝妙的滋味,恐怕也只有尝过的人才懂。
面一口汤,一勺云吞,再配一箸面,是在外漂泊的老广割舍不掉的乡愁。
家乡的美食诸多,可一碗云吞面,永远是别的食物无法比拟的存在。
云吞面的汤底由猪筒骨、大地鱼、虾头虾皮三大主料熬制而成,颜色清雅滋味鲜美。云吞口感滑腻,皮薄馅嫩,肥肉三成瘦肉七成。广式云吞多为净肉,港式则加虾仁,但不管是什么馅儿,都要包得漂亮如同“一只金鱼”。
面必须是竹升面,竹升面和面时不加一滴水,单用鸭蛋和面粉,而后以人力压竹竿使其爽滑弹牙,压上一两个小时后,面团便可揉拉成如银丝一般细幼的面条。
一碗地道的云吞面,摆放上桌的顺序也极为讲究。
先在碗底放少许猪油、一小撮韭黄,再加入一大勺热汤,放上现煮的云吞,最后才放上竹升面。因为面会吸汤,若把面放在底部,于面于汤,都是浪费。
在广州街头,无论早上、中午还是夜晚,总能看到人们为这碗云吞面来来往往。汤底清甜鲜美、云吞鲜香油润、面条细韧弹牙,入味也入心。
饭电影《食神》里有一道“黯然销魂饭”,“每一块叉烧的肉汁被封在纤维里面,有如江河汇聚,里面的筋络被内功震断,入口极之松化,尘世间没有形容词可以形容它了! ”
这碗找不到形容词的饭就是叉烧饭。
在粤菜中,叉烧是烤猪肉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广州街头巷尾的烧腊档里,在那透明的玻璃橱窗中,除了烧鹅烧鸭白切鸡,必定也挂着焦糖色的叉烧。那一条条叉烧流着蜜,漏着油,边边略带焦糊,一看就知道肉汁丰盈。
叉烧和米饭就像一对完美伴侣,一加一大于三的口感足以带给你惊喜。晚上下班不想开火就买一些打包,或者外卖叫一份叉烧饭,都是对自己的一份犒赏。
除了叉烧,米饭在粤地还有一个灵魂伴侣——煲仔饭。
无论煲的是腊味还是排骨、滑鸡还是烧鸭,都与饭在一锅之间打成一片。
饭在砂锅中历经小火慢煲,又被食材中的油脂、汤汁侵入,使得其香且韧,变得丰腴、滋润了起来,且锅底那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更是诠释了米饭的另一种可能。
曾在网上看过一句这样的话,说北上广深里,广州最有人情味。
我深以为然,因为这座城市每一天的周而复始,始自猪杂粥的翻滚,始自肠粉店制造的氤氲雾气,始自面馆里咿咿呀呀地竹升跳动,始自烧腊店的大快朵颐,始自煲仔饭出锅前的吱啦乱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