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1)

最近,金庸先生离开了我们,到另一个世界构造江湖梦去了。他带给了几代人欢乐和梦想,也带给我们无穷的豪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甚至对民族性格都有所改造。金庸小说博大精深,其中有一部《侠客行》就是根据李白的同名诗歌产生的灵感,并以此为线索。其实,侠客的题材原本就是诗歌中的一部分,而《侠客行》的同名诗歌至少有三篇比较出名的。

第一篇也是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他从侠客的相貌入手,深刻刻画了侠客的高超武艺和侠肝义胆,并用典故歌咏侠客,阐述自己平生的抱负: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2)

前八句中,从侠客的外貌入手,再写到侠客的行为。虽然着笔不多,但豪侠的凌然之气跃然纸上。李白对侠客没有直接的赞扬,却将内心对于老侠客的仰慕之情,书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将侠客的高超武艺展露无余,这也成为了金庸笔下《侠客行》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引子。“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则把侠客的潇洒俊逸生动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

此后,李白又将文风一转,借侯嬴和朱亥与信陵君结交的故事,说明侠客“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也抒发了作者希望得到明主赏识的渴求。最后,李白还感慨到,做人就要做侠士那样,而别学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最后老死于窗下。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3)

因为李白的这首《侠客行》名气太大,将另外两首压得没有出头之日。借此机会,还是来品读一下吧。其中一首是晚唐花间派诗人温庭筠所作: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这篇《侠客行》虽然比不过诗仙的,但构造的艺术性也非常高超。在前两句,点明了侠客出发的地点以及恶劣的天气,营造出了悲凉肃杀的氛围,也表现出侠客义无反顾的决心。中间两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侠客的外貌,却用宝剑锋利,寒光如水来映衬侠客的武艺。剑上的血,正是侠客一击命中,得偿所愿。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4)

最后两句之中,突然又将死气沉沉的静态环境中增加了白马的英姿,侠客的行踪被作者叙述清楚,也呼应了全诗的开头部分。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墓及陵邑,看起来并不起眼,侠客回到这里寓意作者也期待明主知音的无限感叹。纪晓岚对此诗评价很高:

纯于惨淡处取神,节短而意阔。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5)

如果说温庭筠的这首《侠客行》被李白所压制,那么南北朝庚信的《侠客行》名气就更小了,其实写得并不差,也是传世佳作,只不过实在是生不逢时罢了。全诗如下:

侠客重连镳,金鞍被桂条。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

其实,这首诗的作者庚信在当时名气并不小,是被尊为文坛宗师,不仅被皇帝尊崇,而且还曾经有机会带兵打仗。然而,文武双全只是一个梦想,当侯景攻打建康时,担任建康令的庚信竟然带头逃走,自然惹得世人无情的嘲笑。

李白侠客行全诗解读(这三首侠客行让人豪情澎湃)(6)

但是在这首《侠客行》中,庚信却抓住侠客醉酒跑马上桥的一个片段,将侠客的风流倜傥尽显无余。如果论细节描写和语言技巧,确实能与前两篇匹敌,然而在含义上却有所不足。

这三篇《侠客行》,我知道您会觉得李白的最好,另外两篇你更喜欢哪一篇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