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兵仙”韩信权势鼎盛之时,是在攻灭齐国,当上齐王之后。彼时,他甚至有实力与西楚霸王项羽以及汉王刘邦三分天下。但是,韩信灭齐,实则是过大于功,弊大于利,并为他日后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1)

(《王的盛宴》韩信剧照,扮演者:张震)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先后俘虏了魏王豹,攻破了赵国、代国,降服了燕国。接连平定三国后,韩信又东进攻打齐国,但大军刚刚挺进平原县,却收到了齐国已经投降的消息。

原来,刘邦在命韩信攻打齐国同时,又派说客郦食其出使齐国,郦食其不负所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齐王田广。当然,齐王之所以愿意降服,主要还是慑于韩信灭魏、亡代、下赵、胁燕的军威,自知齐国不是其对手。

(以上两段内容梗概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2)

(《楚汉传奇》韩信剧照,扮演者:段奕宏)

于是,韩信打算退兵,但谋士蒯通却游说韩信,让他继续攻齐。蒯通的理由有二:其一,将军统帅几万人马,死伤无数,花了一年多时间不过攻下赵国50多座城,如今,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在一日之内降服了齐国70多座城,难道将军您的功劳还不如一个小小儒生吗?其二,汉王命将军攻打齐国,同时却派说客劝降齐国,如今虽然齐国已降,但汉王有给您下停止进攻的诏令吗?

(本段内容梗概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于是,韩信采纳了蒯通的建议,选择了继续攻打齐国。由于当时齐国已经决计降汉,戒备松懈,所以,韩信轻而易举就灭了齐国。但是,齐王以为是郦食其欺骗、出卖了自己,盛怒之下,便将郦食其残忍烹杀了。

(本段内容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於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3)

(《楚汉传奇》蒯通剧照)

灭齐之后,韩信恃功自傲,先是自立为齐国代理国亡,后又逼迫刘邦将他立为正式的齐王。自此,韩信的权势达到顶峰,连项羽也派谋士武涉去游说韩信,想要与他联合共分天下。

但是,灭齐虽然助韩信走上了人生巅峰,却也种下了诸多祸根。刘邦非但没有因为灭齐之战感谢韩信,反而因此恨韩信入骨。因为正如上文所言,韩信灭齐,实则是过大于功,弊大于利。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4)

(《楚汉传奇》刘邦剧照,扮演者:陈道明)

第一,郦食其已经劝降齐国,韩信却为了一己之私非要武力灭齐,本来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韩信却非要以巨大代价血洗齐国,从成本上来看,汉军为此损失惨重。

第二,郦食其是刘邦当时最倚仗的谋士,曾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这才得以顺利攻入咸阳。所以,郦食其既有功于刘邦,又有恩于刘邦。但是,由于韩信一意灭齐,再立大功的郦食其却被齐王活活煮死,刘邦悲痛欲绝,不可能不怨恨韩信。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5)

(郦食其剧照)

第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当时齐国已经答应投降,双方有协约在先,韩信趁机率军灭齐,无疑是背约无信的行为,这不仅有损汉军正义之师的形象,而且非常不利于汉军之后的劝降工作。自此以后,大小诸侯国谁还敢相信汉军的许诺?

第四,灭齐之后,韩信自恃功高,漫天要价,逼迫刘邦立他为齐王,这也触碰了刘邦的心头大忌。试想一下,刘邦当时为什么一边命韩信攻打齐国,一边又派郦食其劝降齐国?还不是因为忌惮韩信军功太大,功高盖主?韩信索要齐王之位,刘邦心中是一万个不愿意,只不过当时刘邦需要韩信的辅佐,所以才不得不勉强答应。但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应允,早已让刘邦对韩信怀恨在心,并愈加小心防范。

韩信灭齐之战是什么(助韩信走上权势巅峰)(6)

(韩信之死)

综上,历史学界认为,韩信灭齐,实则是为他日后的惨死埋下祸根,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非常有道理的。

楚汉战争刚刚结束,项羽刚刚自刎乌江,刘邦就将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剥夺了他的兵权,随即,刘邦又借故将韩信贬为淮阴侯,最后,韩信被吕后设计诛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可以说,这一切的祸端,都起始于韩信灭齐。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