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刘彻是谁(秦二世胡亥和汉武帝刘彻为啥名字都叫作)
随着一波猪肉行情的上扬,许多吃瓜群众开始抱怨吃不起猪肉,而猪也被一些戏谑的国人晒出来成为炫富的一种。从“家中有矿”到“家中有猪”,猪真的是一飞冲天,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前,人们只是风闻猪是财富的象征;今天,人们终于见证了这则传闻——猪,真的影响了国内富豪的排名。
猪,终于甩掉身上的腌臜气,扬眉吐气了一回。
可是又有几人知道,猪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往,而且是完全颠覆你认知的那种。
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是盘古。其实,上古另有一种说法,开天辟地的大神其实是猪。或者,盘古就是一头神猪。
徐悲鸿名画《墨猪》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始见于三国时期的吴人徐整;而猪开天辟地的说法比他早了数百年,而且提出这个说法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家人物庄子。
《庄子-内篇-大宗师》云: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 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官;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 而比于列星。”
“道可道、非常道”,庄子的《大宗师》正是对道的认知与解释。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象大约是混沌未开时的样子。庄子认为,第一个得道的大宗师叫“狶韦氏”,他的功德就是开天辟地。紧接着闪亮登场的伏戏氏,即伏羲氏,华夏人文始祖。
《辞海》中,“狶”同“豨”,也就是猪。专家成玄英则认为,狶韦氏是上古时期的帝号,具有神奇的力量,能驱驭群品,可以提契二仪。
不管是猪神也好,帝号也罢,必须承认,狶韦氏是个人物。
所谓“二仪”,天地也。契者、锲也,提契二仪,正是开凿天地。
狶,确实是上古神兽,《楚辞-天问》有“封狶是射”句。
封狶,就是大猪,具体大到啥样不得而知,似乎只有传说中的神射手羿才能对付它。
世人皆知,华夏民族的图腾是龙。其实,这个说法很不严谨,以龙为图腾至少是要有个演变的过程。最早,我国先民的图腾应当是狶,也就是猪。
以猪为图腾,正是因为狶韦氏有开天辟地之功。
在我国内蒙古境内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前)遗存发现的玉猪龙,也被誉为华夏第一龙。从其呆萌的造型看,鼻子前突,端面截平,并且有两个鼻孔,完全就是猪的尊容。再加上颈脊耸起的长鬣,与甲骨文的“豕”字完全一模一样。
红山文化玉猪龙
无独有偶,辽宁建平出土的一件红山文化兽形玉器高15厘米,肥头大耳,吻部前突,一目了然分明是猪的造形。
如果说这些小物件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还有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型制作足以说明猪在数千年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城子山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这个距今已有4000年的文化遗存是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祭坛数量最多的祭祀遗址。
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一座巨型猪首石雕。这座石雕气势宏伟,猪首长达9.3米,吻部宽2.1米,额头宽7.5米,猪头顶部距离地面足足有5米。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神兽二字名不虚传。
这座石雕为什么要突出猪的吻部呢?原来,猪的吻部,并不是象人类一样除了搬弄是非、吃饭接吻,它居然可以开天辟地。
如果说“开天”还有些勉为其难,那么用来“辟地”相信没有人持异议了。用吻部“辟地”,完全就是猪的天性与本能。
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人可以去翻阅一下《西游记》,面对八百里七绝山的稀柿衕,孙悟空束手无策,关键时刻正是猪八戒大显神通,用吻拱开了一条通天大道。
有这样通天彻地的功劳,也难怪二师弟会昂然立在祭坛里,心安理得的享受来自民间的香火了。
新石器时代红陶猪首 北京市平谷区上宅遗址出土
众所周知,汉字中形声字占了七八成,其中“家”字,怎么看也是猪在屋下的样子。甲骨文中的家字,基本上就是这样一幅画:一个屋子里养了一只猪、或者是几只猪。
先民炫富,就是比谁家养的猪多。
倘若再有人问你家里有猪啊,你大可以骄傲的告诉对方,家里真的有猪!
猪,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有可能是贡奉在家的神祇。
从前的人家里如果没有“猪”哼哼的声音,铁定是日子过得不怎么样。试想,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人都没得吃了,哪里还有东西喂猪?
北方新石器时代广范存在猪图腾崇拜,那么其它地区又如何呢?
考古发现,在大汶口早、中期的新石器时代的十三座墓葬中,其中七座有12个猪头;三里河的一座墓中就出土猪下颌骨32个之多;在河姆渡文化中,不但采集到较完整的猪骨标本300多具,还发掘出一具憨态可掬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新石器陶猪
不但是中国,就是在印度婆罗门教中,也有野猪将大地从水中拖出,完成开辟伟业的传说。
或者,有人会说,庄子的文章天马行空,他本人或者也是那种满嘴跑火车的,这样人说的话,怎么能信呢?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就让史实来告诉我们好了。
史料记载,周文王出生的情况是这样的:周文王的母亲去厕所小便,结果发现了意外,一不小心临盆,将孩子生在了猪圈里。
在古代,厕所与猪圈是合二为一的,甚至“厕神”干脆就是大猪的形象。猪圈与厕所紧密相连,这种情况直到现在有的农村仍然如此。
把孩子生在了猪圈,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即使不是丑闻,也是桩笑话了,而这个事情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史料中,难道就不觉得这事情透着古怪吗?
再想想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史料中说是他的母亲梦到与龙那个才有身孕的,而历史上帝王的出生总是伴有种种离奇的异相,这充分说明一点,至少在周王朝的时候,人们仍将猪视为神祗。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孤证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死后,小儿子胡亥矫旨杀了太子扶苏,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秦二世。
胡亥的“亥”,意思正是猪。睡地虎秦简《日书》中称:“亥,‘豕’也。”
如果猪只是寻常家畜,秦始皇又怎么会给儿子起这样一个名字?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领,知道秦王朝会在这个猪一样的儿子手中二世而亡?
印度开辟大神:金刚亥母
历史上,另外一位取名为“亥”的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刺客朱亥。
朱亥追随魏平原君,为了救赵国用铁椎打死了大将晋鄙。诗仙李白有《剑客行》一首歌咏其人其事: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据说朱亥是个屠夫,他取名为“亥”是不是与职业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秦始皇真的有先见之明,那么与秦二世相比,汉武帝应该是雄材伟略了吧?
汉武帝的名字又叫什么呢?
在题名为班固的《汉武故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
汉景帝王皇后梦日入其怀,因此有孕在身,而景帝也梦到了汉高祖对他说,这个孩子可以取名为“彘”。
因此,汉武帝的名字叫刘彘。刘彘七岁那年,汉景帝又为儿子更名为“彻”。
汉景帝为什么要给儿子改名呢?
原来,“彘”虽然也有猪的意思,但它的甲骨文,是一枝箭穿过猪身体的形象。
刘邦是个大老粗,只知道猪是神兽,却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说道。汉景帝不敢违逆先祖的意思,又觉得“彘”这个字不大理想,无奈之下,想出一个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办法,给儿子更名为“彻”。
史料记载为“上曰;‘彘者,彻也。’”
“彻”是猪,既听从了汉高祖的建议,又给儿子更换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名字。这也算是一种两全其美了。
山海经神兽:彘
彻,有通达、明彻的意思,能通达天地者,“彻”也、猪也。
根据这个记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汉武帝之前,人们依然认为猪是一种神兽,只是称谓上有了变化,不再那么直接,而是变得婉转含蓄了许多。
到了东汉末年,刘备趁天下大乱,也带着一帮子小弟加入了群雄逐鹿的队伍当中。据说刘备的尊容是双手过膝、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大概是说他手伸出来比别人长,大耳垂肩明显就是“面带猪相、心头嘹亮”了。
再后来,猪图腾崇拜逐渐式微,但历代统治者仍不敢怠慢了猪,他们只是换了一种隐讳的方式来表现而已。
这种隐讳的方式为择日,皇帝祭祖、每年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行籍田礼,装模作样耕种,都会选择在农历的“亥日”举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祖、行籍田礼这样的大事情,都必须选择在“亥”日举行,可见猪在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
古代的吃瓜群众不明所以,只知道跟着皇上做总不会错,于是将集市也选择在“亥”日举行。
时间一久,这种集市也被称之为“亥市”。
唐人白居易诗《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云:
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
张祜《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云:
野桥经亥市,山路过申州。
读唐诗可知,江州、忠州、蔡州、申州等地,亥市遍地开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中国的集市大多选择初一、十五,或者是周六周日,再没有“亥市”之说了。
直到今天,肥头大耳仍被视为有福之人的相貌。而历史上皇帝即便是没有生的面带猪相,也要在选妃的时候,要看这女子是不是丰乳肥臀,是否有旺夫相、宜男相。
什么是旺夫相、宜男相呢?绝对不是今日之网红脸,诸位读者请自行参照猪的相貌好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