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

商洛位于陕西东南部,当地人举办葬礼,讲究“入土为安”、“金地玉葬”。因此丧葬方式依然沿袭传统的土葬,流程大致包括成服、报丧、铭旌、吊孝、入殓、出殡、全坟等环节,接下来随小编一起看一下。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1)

【成服】

成服即戴孝,我国自古就有“送礼成服”之说。依照当地习俗,老人去世后,儿女应烧九斤十四两“倒头纸”,以备逝者在冥间使用。倒头纸烧毕,接下来为逝者净身穿衣,并置铜钱一枚于口中,谓之“含口钱”。

寿衣穿戴可以上七下五、也可上五下三。寿衣穿戴完毕后,头朝内、脚朝外至置于厅堂中,称之为“寿终正寝”。灵堂前悬棺一白幔,上悬一面明镜,下设灵位牌,牌上有阴阳先生书写“故显考(妣)大人之位”,并献“倒头汤”一碗,两侧置纸制金童玉女。堂后置长明灯一盏,香烛献条如常。

儿女披麻戴孝,重孝子孝帽上缀有麻冠,上系两颗棉球悬于眼前,以避视听,专心服丧。女孝眷坐在停尸床两侧,当地人称“坐草铺”,闻吊孝者前来,即放声大哭。男孝子轮流跪于灵前两侧“支丧" ,向吊丧者叩头回礼。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2)

【报丧】

依照商洛习俗,亲人去世后,丧家要在门庭悬挂标志,谓之“挑钱”,少数地区称“通天纸”,作为报丧的一种形式。

商洛地区的报丧,以口报为主,辅以“报丧条子”,孝子通常亲自上门报丧,以表示逝者的重视和对亲友的敬重,报丧时要告诉亲朋丧期、葬期及其他事宜。逝者小殓后,亲朋好友需赶在大殓之前前来吊丧。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3)

【铭旌】

铭旌是下葬时覆于棺材之上记述亡者功德的表记,相当于现今的悼词,多为歌功颂德的四六文,用混金胶泥书于七尺红绸之上,镶于高一丈三尺四寸,长宽二尺见方的旌楼之中,为商洛特有的丧葬习俗。其来源有二:一说是秦末汉初隐居商山洛水的四皓先生所留,一说为明末李自成啸聚商洛山御封苟娘娘的“金旌御莽”的流传形式。

吊唁人在灵前哀悼之后,即至帐房交礼。礼品常为扁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灵器诸类。吊孝时间视情况而定,少则三天,多则七天。亲朋好友接到报丧的消息后,要及时赶来奔丧。在外的子女接到死讯,要先哭悼,然后问明死因,最后赶来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歌",即长歌当哭。出嫁的女儿多为一路哭来,以表达丧亲之痛。到家后,先在灵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前来劝慰为止。亲友前来吊唁,至亲戴孝者须跪拜迎接陪同至亡灵前。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4)

【入殓】

把逝者移入棺内称为“入殓”。商洛旧俗分小殓、大殓,多由阴阳先生根据日期、时辰具体操办。

入殓前儿媳要先清洗棺木,再由阴阳先生在棺内铺层草木灰,上铺草纸,纸上置药精、明香、炭皮、柏叶、五色线、细丝麻,寓意“后辈长青、丝麻不断”。同时在棺木四角置制钱或银币四枚,然后铺上殓单棉褥,褥下置装有大麦的红布或锻料枕头,褥上置放遗体,由阴阳先生拔正,再用草木灰包填充不实之处。

一切就绪后,孝子停止哭泣,请老小外家检验,若无异议,孝子和至亲好友向遗体鞠躬告别,合上并钉紧棺盖,将棺木垫高升起。夜间,丧家还要请乐人奏乐唱歌,歌有两种,一是悲调,催人泪下;一是喜调,安慰亡者家属。唱歌要通宵达旦,有钱人家还请僧人超度亡灵。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5)

【出殡】

按查定时辰,棺木被移出大门,绑上抬杠准备出殡。出殡时的队列大体以纸扎为前导,次为铭旌楼、五谷斗、引魂幡、撒纸钱,再为礼生、乐队肃静、回避仪仗、万人伞等。

山阳县岭北葬俗,棺上系一大白公鸡称“引魂鸡”。男孝在棺前拉纤,女孝于棺后哭送,沿途鼓乐不断,不时燃放炮竹。灵柩须在途中停措数次,其数须单不可双。灵柩到达墓地落下,专人置牌位于墓口前,烧香献供。

棺材人穴后,由阴阳先生用罗盘拔正方向,将铭旌铺于棺上,用七枚铜钱按北斗七星形状压住铭旌,再放好陶俑,于墓后壁洞上点燃长明灯,把墓志摆放规整。同时墓口外有人向墓穴内撒五谷粮,并特意向身后的孝子们撒些,孝子需用孝衣接住少许待回家煮食。

接着由长孝子填撒所破之土,众人协助培土为家。此时阴阳先生高喊:“天圆地方、律令九尊、五谷丰登、子孙兴旺”。话毕行祭奠礼,祭毕原队人等由乐队迎回,至此安葬仪式结束。

陕西商洛镇安丧葬习俗全过程(商洛民间传统葬俗)(6)

【全坟】

逝者葬后连续三晚,子孙须在日落之前谒墓,并拾芳兰之柴,于墓旁焚火三堆,当地人称“打怕怕”。第三天为“复山”之日,孝子须给墓冢培土,精砌坟头,整理墓园、栽松植柏,谓之“全坟”,镇安县叫“圆坟”。

商洛农村丧葬习俗,是昔日陕南山区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该地的风俗民情、人间百态、社会事象。虽有传统的宗教意识,但也体现了山区农民对逝者的尊重缅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