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红色印记永存的精神家园(善洲精神永相传)
新华社昆明10月10日电(记者林碧锋 张雯)“爸,我想您,我们都过得好好的,请您放心,我们会记住您的话。”今年10月10日,是杨善洲逝世10周年纪念日。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善洲墓园,为父亲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植树造林,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在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这是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拍摄的大亮山(2019年5月8日摄)。新华社发
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这是杨善洲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杨善洲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杨善洲扎根大亮山22载,带领家乡的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建成5.6万亩林场。2018年和2019年,杨善洲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已是惠泽在,犹有余香存。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杨善洲事迹陈列馆(2019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阿公,我们来看您了。”杨善洲的孙子杨福李,如今担任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党总支书记,他说要沿着爷爷的足迹,服务好人民群众。“我会始终牢记您的教诲,努力带领我们陡坡村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久前,保山市发布主题歌曲《春天的人》,描绘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和弘扬杨善洲精神,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生动画卷,激励当地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决心,鼓足干劲,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施甸县酒房乡摆田社区麦地山村民小组坐落于善洲林场。眼下正是林场里松果成熟的季节,59岁的村民杨海成一早就带着家人进山采松果。他说,从一棵松树上可以采一两箩筐松果,“一年可以采十五六天的松果,有四五千元收入。”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一角(2019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摆田社区党总支书记段绍合介绍,摆田社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能产松果的华山松占40%以上,依靠采摘野生菌和松果,社区1230户人家每户每年可增收800元至1000元。
善洲林场场长王金波,在20年前追随杨善洲的步伐进山植树造林。杨善洲离世后,王金波一直守护着这片林海。他说:“老书记留下来的这片林子,每年给周边群众带来1亿元左右收益。”
杨善洲生前曾立志要让施甸的山绿起来,让群众富起来。秉承他的遗志,施甸县从生态最脆弱的怒江流域着手,通过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林果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进施甸县仁和镇的酸木瓜种植基地,成片的酸木瓜树上硕果累累,一个个金灿灿的酸木瓜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果农们背着竹篮,来回穿梭于果树间采摘着果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今年产的酸木瓜个头大,色泽亮丽。”56岁的仁和镇交邑村村民杨德何说,这些年种了十来亩酸木瓜,趁着天气好,他请来几位邻居帮忙摘果子。“已经摘了五六吨,卖了一万多元。”说起今年种酸木瓜的收入,杨德何笑得很开心。
施甸县仁和镇交邑村村民杨德何在采摘酸木瓜(9月30日摄)。新华社发
不忘初心,奉献一生,善洲精神永相传。
“杨善洲老书记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施甸县林草局生态修复站副站长杨伟说,让山绿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是老书记的心愿,他也为之付出了后半生。“作为老书记家乡的一名林业人,他的遗愿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脱贫攻坚以来,施甸县先后实施退耕还林5万多亩,带动群众种植经济林果10万多亩,包括芒果、澳洲坚果、核桃、软籽石榴、酸木瓜等。目前,经济林果已进入初产期,年产值7000万元左右。
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如今林木葱郁。王金波说:“我们会守护好这片林子,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