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塑造刘姥姥的作用(出身决定一切从贫与富中)
刘姥姥和贾母是《红楼梦》中的两个女性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此外,由于两人地位的悬殊,也给读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在人世间,有的生来享福,有的却出身贫寒,生活艰难。将两人换一个位置,其实没有什么差异,刘姥姥在贾府也是高高在上,贾母流落乡下,也会如同刘姥姥一样,整日为生活奔忙,没有时间养尊处优。在封建社会中,出身决定了一切,贫富两生花——我就是你来,你就是我!
一、刘姥姥与贾母,贫富阶级的代表
书中描写的刘姥姥低声下气,却对生活充满热情。尽管来自乡下,但是和贾府中的大人物交流起来毫无障碍,也展现了她独到的一面。而另一位贾母则有自己的神采,俨然大家族中的掌柜,雍容华贵,地位不容侵犯。刘姥姥代表了小人物的奋斗,而贾母则反映了大家长的权威。
1.刘姥姥形象在书中,刘姥姥是作为一个喜剧性的“丑角”登场的,她家无余粮,单靠两亩薄田度日,为了操持家计,不得已拉着老脸来到大户门第,想和人家攀攀亲戚,希望能得到些资助,从这个角度看,刘姥姥确实饱经生活沧桑,续命艰难。
当然,刘姥姥身上还是有着过人之处,她能跨越阶级的鸿沟,讨得一众大人物们的欢心好感实属不易。
作为一个来自底层的人士,刘姥姥十分明白群众的心思,懂得察言观色,而且平时低眉顺眼,对谁都评功摆好,这样往往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尤其是对一些寄居异地的仆人来说,抬手难打笑脸人,本来平时经常受主人的窝囊气,感觉谁都看不起自己,现在来了一个比自己还不如的人,吹捧抬高,那肯定虚荣心爆棚,想要好好表现了。
书中记载刘姥姥初来乍到,想要请贾府的人烦劳通报,便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迎上去,称呼门房的人为“太爷”,希望帮忙办事。注意这一称呼可千万不得了,古代能称太爷的都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般只有当官的才能获此称为殊荣。
刘姥姥看似“不懂事”,僭越乱说,给一个底下办事的小厮戴高帽子,其实并不是她一厢情愿,而是借此让对方好办事。要知道这种称呼也只是随机地叫唤,没有人会真的当回事儿,罗织告发。但由此却能见到对方是不是尊重自己,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可能判断对方的诚意到底足不足够,值不值得自己去结交。
刘姥姥对这些人的心理非常清楚,本身她就显得非常局促,知道自己是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在这些仆人面前,完全不起眼。而自己也没有多少钱财,想要通过收买贿赂来摆平对方,对自己来说十分困难。于是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出奇招致胜,一则示弱求可怜,一则奉承拿好处。
刘姥姥在贾府看门人面前穿戴寒酸,而且表现得恭恭敬敬,不管让谁看到,即便一开始会有厌恶嫌弃,想要保持距离,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幅“惨状”会引发对方的同情。
结合接下来的表演,刘姥姥显得畏惧胆小,又让人不得已否认她的苦楚,不然不会这么害怕陌生人。但这一切都是开胃小菜,在博取了同情之后,刘姥姥舌灿莲花,吹捧他们,不管是在称谓上,还是在谈事上,点头哈腰,连夸带赞,那效果自不必言。
刘姥姥虽然是小地方来的人物,可还是很懂“礼数”的,再加上她那么辛苦,确实有难言之隐,那不管是谁都有想帮助她的冲动。
从刘姥姥和贾母门房交流这一段就能晓得,她深谙人情世故。其实说起来,这些仆人和刘姥姥处境也没有多大区别,其实都是社会底层,饱受欺凌,无非他们是“狗尿苔生到金銮殿上”,可以凭借主人的关系,仗势行事说话,因此让同一个战壕里的“阶级弟兄”也得忌惮三分。
刘姥姥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他们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可眼下的确要识时务才行。
对于这些贾府的奴才,他们之所以借助主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看起来趾高气扬,其实他们的处境也不好过。这些人就是贾府豢养的“鹰犬”,只是不小心被看中,才鸡犬升天,能够“翻身”。
他们因为起点太低,必须得好好表现,才能赢得主人的青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骄横跋扈的习惯,对他人显得非常嗜血,其实这是他们求生存的法则,不得已而为之。此外,这些仆人虽然欺负外面的小老百姓,但在贾府里也属于最底层的人,他们平时也经常受到主人的压榨剥削,处境堪忧。因此长此以往,这些人心中也积累了不少怨恨不满,而他们压抑太久,必须发泄,否则容易精神崩溃。为了维护自己的饭辙,只能搞欺软怕硬这一套,获取精神安慰,这就是奴才相得真实心理。
刘姥姥没有当过奴才,但她非常明白穷人生活的艰难。而她此次来贾府“就食”,其实就是等于上门讨饭,要当奴才来过活,不然根本没有交换的资本。对于这样一个经历了人生起伏的老人来说,她有着深刻的自知之明,非常了解对方的想法。也许来贾府是被逼无奈,以前向其他人做过同样的事,但只有这棵大树才能解燃眉之急,毕竟人家一根毫毛也比穷人的腰都粗啊!
刘姥姥用她平生积累的“绝学”,找到了贾府,在顺利进门之后,又开始了更出色地“演出”。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小姐少爷,对刘姥姥这样一个来自乡下的“亲戚”感觉十分新鲜,而随着接下来的相处,更加仿佛是如获至宝。
俗话说,万象回春。一个人能获得的美好体验多数是来自欢乐,而刘姥姥就如同天上掉下来的活宝,通过她的或粗鄙或机智的对答调侃,赢得贾府上下一片“掌声”,她们围绕刘姥姥,嬉笑怒骂,各种刁难,但总能让人家找到“破绽”,从而让这些锦衣玉食的富家儿女“大开眼界”。
刘姥姥等于在贾府表演一场现实的情景喜剧,赢得了众人的好感。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好办多了,贾府不缺金银财宝,唯独缺少调味的乐趣,而刘姥姥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一空虚,那再开口求援便方便多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姥姥看似是厚着脸皮到贾府上要钱,不如说是凭自己本事来这里开拓“事业”。上层人有上层人的无聊,底层人有底层人的能耐,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其实刘姥姥不是白拿的东西,而贾府在此期间也收获了很多,并不白给,这一切都能可持续发展。
2.贾母的庄严说完了刘姥姥,我们来分析一下贾母。
作为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物,贾母一辈子顺风顺水,出身显赫,儿女众多,且承袭恩荫,荣耀当时,不过对于这样一个出身就是人生赢家的女性来说,其实生活还是很无聊的。
心理学上讲究,如果一件东西很容易得来,你就会不太珍惜,而要是费尽心思得到,那感觉就不得了。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当我们在奋斗的时候,结果固然是见证艰辛的酬劳,但幸福的感觉主要体现在过程之中,这就是延迟享受。时间越久,感觉越强烈。
对贾母来说,她一辈子从来没有什么难办的事情,与刘姥姥相比,根本不用为生活发愁,所以吃腻了山珍海味,见惯了名山大川,这样的人生尽管精彩,但总体上是得到过后的彻底无奈。
观察刘姥姥与贾母,两人处境各异,可能人们都愿意选择贾母的生平。但如果看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刘姥姥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贾母庄严的生活掩盖不了背后的一滩死水,没有变化,波澜不惊。
二、刘姥姥给贾府的“遗产”
《红楼梦》总体上是一部描写封建家庭的挽歌,虽然有过盛极一时的浮华,但终究大厦倾倒,风流云散。
刘姥姥在后期没有忘记贾府中人,她出手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算是“知恩图报”了。
当然这一切贾母都没有看到,她生前没有见证家族的败落,也算是幸运地善终。由此可见,当时贾府给刘姥姥的帮助等于是后来的投资救命钱,这也是人生的吊诡,刘姥姥看似滑稽的表象背后还是有一颗忠厚善良的心灵。“自古仗义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诚哉斯言!
三、总结
刘姥姥的人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经历,而贾母的归宿则是大家向往追求的对象,不过人各有命,富贵在天,只要守住了价值底线,那这样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四、参考书目1.曹雪芹《红楼梦》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刘心武《刘心武评红楼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