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比m1提升了多少(M2达12.4而M1只有4.6)
M2达12.4%,而M1只有4.6%,剪刀差扩大至-7.8%,这种情况何时逆转
根据央行刚刚公布的货币相关数据,11月份的M2增速继续高歌猛进,已经达到近6年历史高点的12.4%,但M1却继续下降至4.6%,这使得M1与M2的剪刀差扩大至-7.8%,相比与10月份的-6%剪刀差再度扩大近30%,而这个数据的扩大至少意味着两个无奈的现实,一个是刺激经济几乎已经别无它法,只能通过印钱放水来实现,另一个则是即便是放了很多水,但好像依然无济于事,除了金融体系的钱变多了之外,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在断崖式下滑,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不利情况啥时候才能扭转?
货币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下什么是M1和M2,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就用大白话来解释,M1代表的是狭义货币,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社会上流通的现金(M0)和银行里面的活期存款之和,由于活钱代表的是即时消费,所以这个数据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短期消费潜力;而M2代表的是广义货币,可以通俗的理解为M0 M1 银行里面的定期存款,这个数据基本反应的是社会的全部购买力或者潜在购买力。
M1
明白了M1和M2的意思之后,那再来看M1与M2的剪刀差就比较容易理解是怎么回事了,11月份的M2增幅达12.4%说明银行存款在急剧增加,这跟央行公布的居民存款增加2.25万亿以及非银金融存款增加7000亿是相吻合的,而居民存款的增加意味着大家不敢花钱,投资意愿降低;而M1增幅仅为4.6%,与M2的剪刀差扩大至-7.8%则说明央行想要通过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的钱并没有流入到缺钱的个人和企业当中,这些钱从央行出来只是在商业银行体系空转而已。
M2
其次,那为何央行放出来的钱很难流入到真正需要钱的个人和企业手里呢,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值得思考,它们分别是金融制度漏洞,心理预期以及财富分配方式。
第一,从金融制度漏洞来看,银行出于自身的风控考虑是不愿意将资金贷给真正需要钱但没有什么资产的个人和企业的,反而愿意贷给不需要钱的个人和企业或者有政府背书的国企手中,这就为资金空转套利提供了空间,不需要钱的个人和企业拿到这些钱之后并不会用到实体经济,反而通过理财,承兑票据贴现等方式进行息差往复套利,这也是虽然央行放了不少水,但很多企业和个人还是拿不到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制度
第二,从心理预期来看,现在几乎绝大多数行业都处于赔钱的状态,不管是买房,炒股还是创业投资,哪怕是银行理财都开始不赚钱了,这种状态就会导致没有人愿意进行商业行为,商业行为的减少意味着钱流通不起来,一方面上面在不断超发货币,另一方面下面接钱的盆子越来越少,那就会造成货币以票据,存款等形式淤积在金融体系里,这样就无法刺激资产价格上涨,没有了赚钱效应就会进一步刺激大家不敢花钱和贷款。
财富分配
第三,从财富分配方式来看,我们的初级财富分配比例过低,导致基层打工者收入过低,因为大部分财富都以税费,保险等方式被管理层拿走了,而财富再分配又不均衡,导致收入高的反而得到的福利更高,这样的结果就是贫富分化,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可能负债的会越来越多,而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权重消费的提升又是依靠的多数人的消费而不是少数富人的消费。
提高初次分配
最后,至于这种剪刀差扩大的效应能不能够扭转,答案是一定能够扭转的,只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已,从长期来说,那一定是通过改革金融制度和社会财富分配制来提高大家的收入,进而形成持续的消费模式是最好的,这一点其实也在做,房产税就是一个最好的财富再分配的制度,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赚钱效应
短期之内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有一种大家都能接触到的财富赚钱效应,不管这种财富赚钱效应到底能不能让多数人赚钱,只要能够改变大家的预期,将存在银行里面的钱释放出来,那所有经济链条就都活了,而短期之内能够创造赚钱效应的只有大家都不看好的房市和股市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