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谚语15句(500句常用俗语谚语集锦)

【麻布袋上面绣不得花】(谚)粗糙的麻布袋上面无法绣花比喻基础太差、秉性粗疏的人,无法培养提高卞祖芳《高工奇遇记》一:“当了省科委副主任,虽不是日理万机,却也要送往迎来,主持会议,拟阅公文,他没那份本领而且那样一来,他的科研项目画上句号他是麻布袋上面绣不得花,不是那号料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积累谚语15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积累谚语15句(500句常用俗语谚语集锦)

积累谚语15句

【麻布袋上面绣不得花】(谚)

粗糙的麻布袋上面无法绣花。比喻基础太差、秉性粗疏的人,无法培养提高。卞祖芳《高工奇遇记》一:“当了省科委副主任,虽不是日理万机,却也要送往迎来,主持会议,拟阅公文,他没那份本领。而且那样一来,他的科研项目画上句号。他是麻布袋上面绣不得花,不是那号料子!”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歇)

底子:本指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转指基础。指基础太差或品质太次。罗旋《梅》一二:“尤占魁突然一手指着尤开山:‘我看中你,就你来当!’尤开山感到意外,慌忙摇手:‘不行不行,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我不是这种料子。’”

〇也作〔破麻袋绣花——底子差〕。马小青《妈妈的红裙子》:“‘再生布’也早破了。干活本来费衣服,加上破麻袋绣花——底子差。”

【麻袋片做龙袍——不是那块料】(歇)见“萝卜雕宝盒——不是个材料”。

【麻秆儿打狼——两害怕】(歇)

麻秆儿:指剥掉皮的麻秸秆儿,又细又脆,容易折断。用麻秸秆儿打狼,狼害怕,打狼的人也害怕。指争斗双方对对方都有所顾忌。曲波《桥隆飙》一六:“这是麻秆儿打狼,两害怕。一定是骑兵单来,也怕我们给他个鱼死网破;夹在步兵当中,一交手,他们骑兵突然出来,那就厉害了。”

〇也作①〔麻秸秆打狼——两头害怕〕。杨大群《关东传奇》三四章:“郭军……于是边打边往西北方向缩,看架势是要离开铁路线。而张廷枢却边打边往东退,一步也不敢离开铁路线,这真是麻秸秆打狼——两头害怕。”②〔麻秸秆打狼——两头怕〕。肖玚《在乱崖上》二三:“洞子顶上是千军和端着刺刀的民兵,洞子下是虎视眈眈的民工。真是麻秸秆打狼——两头怕呵!”

【麻雀掉进粗糠里——一场空喜】(歇)见“狗咬尿泡——空欢喜”。

【麻雀飞过也有影子】(谚)

麻雀:家雀,鸟的一种。指麻雀虽小,但飞过去也会留下影子。比喻做事无论怎样隐秘,总会显露出形迹。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二:“这件事本来只要你认识错误就行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错’,‘麻雀飞过也有影子’,做了的事怎么瞒得住人呢?”

〇也作①〔麻雀飞过也能看到影儿〕。王火《血染春秋》九章:“报告彬田队长,夏连凤不老实。‘麻雀飞过也能看到影儿’,他跟节振国是结拜弟兄,常在一块儿,节振国的事他能不知道?”②〔麻雀飞过还留个影〕。张作为《原林深处》一章:“在那方圆十里内,我们几乎连草窝都翻过来看了,‘麻雀飞过还留个影’,可我们连影子都没见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谚)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麻雀虽然小,腹内五脏却都齐全。比喻规模不论大小,组织分类总都齐全。《黑籍冤魂》一回:“我这回虽是短篇小说,未免也学着样儿,先诌一个引子,以博诸公一笑。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〇也作①〔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赵树理《一张临别的照片》:“我们的农村,是我们国家中最广泛的基层组织,‘麻雀虽小,肝胆俱全’。”②〔麻雀虽小,腑脏皆全〕。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下二四:“‘麻雀虽小,腑脏皆全’。她只一个人,加上一个阿姨,却像一份人家一样生活起来了。”

【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歇)

牌坊:旧时为褒扬忠孝节义等封建礼教的人树立的高大建筑,状似牌楼。架子:本指牌坊的构架,转喻人的架势、气派。指摆出一副傲慢的、盛气凌人的架势。顾汶光《天国恨》五章:“蓝如鉴一时语塞,骆忠忙来解围:‘姓韦的,你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还不快叫你阿爸出来,给蓝老爷叩头请安。’”

〇也作①〔秋千顶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林井然《巍巍的青峦山》二二:“他一出场这几手丑表现,立刻引起了下面一阵哗笑。人们有的骂,有的笑,闹哄哄地又嚷成一片。‘看,这老狗秋千顶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张育武骂了一句。”②〔骆驼吊在肉杆上——架子还不小〕。肉杆:卖肉或宰杀肉畜时挂肉的横杆,一般都架得很高。辛民《黄河儿女》八:“不过张读究竟是胆大心黑的人,开始有些害怕,等他平静下来时,还是骆驼吊在肉杆上——架子还不小。”

【麻绳熬断铁索链】(谚)

麻绳虽弱,却能把铁索链熬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断,也能完成看起来是难以办到的事。苏群《冤家夫妻》:“可是,世上就有‘麻绳熬断铁索链’的事。看着胡香菊要死了,她却偏偏不死,而且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拖下来了。”

【麻绳单从细处断】(谚)

指麻绳的细处最容易裂断。比喻在最紧要的环节上往往容易出问题。也比喻最关键的人往往容易伤损。甄殿义《打鬼》:“有的说:好人无长寿,麻绳单从细处断。老路家就这么一个独苗,死了真叫人揪心!”

〇也作①〔毛草绳先从细处断〕。刘江《太行风云》五九:“为甚在旧世界大家受欺受熬?还不是‘毛草绳先从细处断’?就因为咱穷人都是独门小户……”②〔绳从细处断〕。杜鹏程《瀚海新歌》三:“这才是‘绳从细处断’呢!正用人的时候,找不到人了。他们要有个一差二错,不就把天捅了个窟窿?”

【麻绳拴豆腐——别提】(歇)见“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谚)见“木不钻不透,人不激不发”。

【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谚)

比喻人总是缺乏自知之明,或总是为自己护短。马国超《马本斋》三〇章:“马不知自己脸长,牛不知自己角弯。你崔大翻译还不知道自己玩了一套移祸东吴的把戏,让我替你背黑锅。”

〇也作①〔马不嫌脸长,羊不嫌角弯〕。张成仁《古老的传说》:“常言道:‘马不嫌脸长,羊不嫌角弯。’你在人前说的一套,背地里做的是另一套,这分明是两面派做法,可你还偏要说成是‘识时务’!真有你的。”②〔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周肖《霞岛》一〇章:“‘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阿榕这犟仔,就是看不见自己的短处。”③〔牛不嫌角弯,驴不嫌脸长〕。樊可《糊涂的聪明人》:“明明是缺点,可小拴子硬是不认账;岂止不认账,还要当成优点守着呢!这可真合了一句俗语:‘牛不嫌角弯,驴不嫌脸长。’”

【马到崖头收缰绳,船到江心补漏迟】(谚)见“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惯)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马好还得鞍子配】(谚)见“好马须得配好鞍”。

【马老卸鞍,虎老归山】(谚)

马老了,就应卸下鞍鞯,不再征战;虎老了,就应归卧深山,不再腾跃。比喻人到老年,就应辞去职务,颐养天年。路远《牧歌》:“他隐居了,把蒙古包扎在了远离红嘎尔的山梁下,任什么人来请,都不肯出山。只是一个劲儿说:‘老喽,不合潮流了,马老卸鞍,虎老归山。’”

【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歇)

“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本指汉字的笔画“点”,转为量词,表示少量。指还有一些差距。顾光鼎等《在列车开动之前》八:“你那两下子还敢和我比呀!我告诉你吧,你那一手,好比是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哪!”

【马怕骑,人怕逼】(谚)

指马怕被人骑,人骑上就身不由己;人怕被人逼,逼到忍无可忍时就会起来反抗。单田芳等《明英烈》二回:“俗话说:‘马怕骑,人怕逼。’朱元璋一看,这也欺人太甚了!我朱某一忍再让,你们反倒认为我软弱可欺,得寸进尺。”

〇也作〔人怕逼,马怕骑〕。单田芳等《燕王扫北》一七回:“常言说:‘人怕逼,马怕骑。’这是一点不假的。人要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马屁拍在腿上】(惯)

比喻讨好别人却不合人心意,反而讨了没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七回:“那官儿听了,方才知道这一下马屁拍在腿上去了。”张恨水《魍魉世界》六章:“钱尚富没想到这一下马屁完全拍在马腿上,听那番言语,比慕容仁碰的钉子还大,红了脸苦笑着,不敢向下说了。”

〇也作①〔拍马屁拍在马脚上〕。金庸《笑傲江湖》一七:“咱们这次拍马屁拍在马脚上,虽是一番好意,还是惹得圣姑发恼,只怪大伙儿都是粗鲁汉子,不懂得女孩儿家的心事。”②〔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崔巍等《爱与恨》八章:“这就叫他不得不在大事小事上都格外留心了。烧香走不对庙门不行,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也不行。”③〔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张贤亮《河的子孙》六章:“许多倒下去的干部并不是拍上面的马屁拍到马腿上去了,而是得罪了群众。”

【马前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歇)

马前:事前。指对方管事太多,什么都要过问。常含责骂意。从维熙《七月雨》二:“老福媳妇也在屋里催促着:‘老爷子,去吧,把马屎马尿的褂子换换!’‘你是马前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老福收笑脸,朝屋里说。”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谚)

马老实驯服,骑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软弱,就有人来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软弱,以免受欺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苏州钱兼山、郭剑泉二宦初甚相善,晚以小嫌成讼,袁节推断之,未服。某宦置酒解和,并邀袁公。郭为令……钱曰:‘其字本是其,加水也是淇;除却淇边点,加欠便成欺。俗语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〇也作①〔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刘浩鹏等《洪武剑侠图》六九回:“哼!常言说:‘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别人欺侮小弟还有情可原,哥哥你怎么也这样呢?”②〔马善被人骑,人弱被人欺〕。陈海萍《牛二宝经商记》二场:“胡离离:万一有人欺侮你——,牛三钱〔接唱〕:定要斗赢莫倒威!胡离离:对呀,马善被人骑,人弱被人欺。”③〔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白危《沙河坝风情》下一八:“自古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侯山妹不是砧板的一块肉,可以任人宰割的!”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谚)见“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那里】(歇)

骨头:本指猪蹄里的骨头,转指人的骨头。指某人下落不明,不知死在哪儿。明·沈景《义侠记》九出:“〔老旦〕妈妈,你还不知,我女儿从幼已许武二郎了。〔净〕那武二郎在外飘荡,久不回家,正是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那里了。前巷有个张百万,要与他孩儿议亲,你们姐姐许了他罢。”

【马上摔死大胆汉,海里淹死会水人】(谚)见“河里淹死会水的”。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谚)见“河里淹死会水的”。

【马勺碰锅沿】(惯)

马勺:盛粥盛饭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马勺子。比喻自家人产生摩擦,闹矛盾。刘绍棠《柳伞》六章二:“‘当年跟眼下大不同!’银瓶也尖起了嗓子,又像当年马勺碰锅沿,‘眼下的政策是一人有罪一人当,不连累妻儿老小。’”

〇也作〔铁杓子碰锅沿〕。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二:“咱们哥俩在一起的日子也长了,哪有铁杓子不碰锅沿的呢?”

【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歇)

混:本指掺杂,转指苟且地生活。指从事某种职业是为了混日子。邓友梅《那五》七:“武老头笑道:‘看你写得头头是道,还以为你是练家子呢!’那五说:‘我什么也不是,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哩当啷响】(歇)

叮哩当啷:象声词,本形容敲打马勺的声音,转以形容人穷得一无所有。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一八:“他们都问:‘赵主任不是穷棒子底子吗?咋能不分东西呢?’我说:‘在“满洲国”,咱们哥俩是一样,都是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哩当啷响。’”

〇也作〔铁板撞秤砣——叮当乱响〕。徐景辉《鹿儿沟》二部二:“刘罗圈浓眉大眼,很帅气,是那种叫女子一见倾心的长法,只是日子过得邋里邋遢,又穷得铁板撞秤砣,叮当乱响,真让姑娘们望而却步。”

【马瘦毛长,人瘦面黄】(谚)

马瘦了,没膘没肉,毛就显得长;人瘦了,营养不良,供血不足,脸色就枯黄。指人面色枯黄,不是饿态,就是病态。古华《芙蓉镇》一章:“过上了公共食堂大锅青菜汤的苦日子,半月圩上卖的净是糠粑、苦珠、蕨粉、葛根、土茯苓。‘马瘦毛长,人瘦面黄’。”

【马瘦毛长,人拙理短】(谚)

马瘦了,毛就显得长;人笨拙,有理讲不出或做事不圆到,就显得理亏。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而是嘴笨或处事不当。叶文玲《篱下》:“常言道:‘马瘦毛长,人拙理短。’在人屋檐下,还想挺着脖梗儿走,怎么成哪!”

【马瘦主人羞】(谚)见“狗瘦主人羞”。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

马蹄刀: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东西用具。本指用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会漏掉,转以形容人极其吝啬,舍不得拿出钱来。也形容人言行严密周到,毫无漏洞。《水浒全传》二四回:“郓哥道:‘干娘,不要独吃自呵!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我有甚么不理会得!’婆子便骂道:‘你那小猢狲,理会得甚么?’郓哥道:‘你正是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得落地。直要我说出来,只怕卖炊饼的哥哥发作。’”

〇也作①〔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儒林外史》一九回:“潘三道:‘你又甚么事捣鬼话?同你共事,你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也不漏,总不肯放钱出来。’”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五三回:“老武说完,人们不由地叫起好来。张有义说:‘老武思谋得太周到了,真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呀!’”②〔皮笊篱——滴水不漏〕。李準《黄河东流去》三二章二:“春义娶这个媳妇可真够厉害的,十个春义也顶不了她。平常都说我是个‘皮笊篱’滴水不漏,可她简直是个‘罐头筒’,不光不漏水,连一点气也不漏。”③〔铁打的筲箕——点水不漏〕。筲箕: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制用具,形似簸箕。吴越《括苍山恩仇记》一二回:“到底怎么办合适,还得爹妈作主。一番话,说得有进有退,好比是铁打的筲箕,点水不漏。”④〔铁勺子挖面条——汤水不漏〕。姜树茂《渔港之春》六章一:“钱万利说:‘你撵行市卖货更有几手,真是铁勺子挖面条——汤水不漏,快别卖乖了。’”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歇)

本指马尾巴搓不成一股绳子;转指人心不齐,合不成一股劲儿。刘江《太行风云》五一:“另一派是海云,估不透赵拐出面,还捎带了马福寿马家一帮人,非祈雨不成。这一来,当下就把互助组给挑拆了个七叮八当,五零四散。真是马尾巴搓绳,咋也合不了股儿。”

【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歇)

提:双关,本指拿起,转指说起或扶持。指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说起某事。也指人素质或条件差,扶持或提携不起来。草明《乘风破浪》六章:“老易觉得过去的生活太丢人,不愿意说,只搪塞道:‘哼!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陈国凯《代价》一〇:“他并没有在丘建中面前摆过领导干部的架子,而且确实真心实意地希望这位老同学在科研上能搞出一点名堂来。无奈丘建中像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做什么工作都是虎头蛇尾。”

〇也作①〔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陈登科《风雷》一部二五章:“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啦!天还没有亮,为群与何老九喊醒我,说下湖去,我还以为是真的湖呢!只是一大片草荒。在草荒里钻了半天把我的头转昏了。”②〔马尾巴绑豆腐——提不起来〕。马云鹏《雁塞游击队》一章:“别个方面,我是马尾巴绑豆腐——提不起来;在统一战线方面,老涂给我讲了几次,我懂。”③〔麻绳拴豆腐——别提〕。顾汶光等《天国恨》一卷三章:“‘我听说你在大湟江口当夫头,何等威风,如何竟在此聚赌?’‘麻绳拴豆腐,别提了。数月前与东夫打了个天翻地覆。西夫失势,我只好离开江口墟,另闯码头。’”④〔没跟的破鞋——别提〕。艾明之《火种》一部七章五:“柳金松曾经跟范堂林提到过柳文盛的事,但他自己早已忘记。他一脸不愿意,瓮着声音说:‘对,就是他。没跟的破鞋,别提啦!’”⑤〔破鞋——提不起来〕。梁斌《播火记》一七:“他这一问,把老山头问住。怔了一刻,把手在膝盖上一拉,叹了口气说:‘咳!破鞋,提不起来了!’冯贵堂问:‘怎么?拉不过李霜泗来?’老山头摇摇头说:‘他不来。’”⑥〔丝线穿豆腐——提都不要提〕。罗旋《南国烽烟》三:“石亮把来意一说,他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这种事好比丝线穿豆腐,提都不要提。’”⑦〔送饭罐打了耳朵——不能提〕。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三二回:“康有富见人,也能说几句俏皮话,叹了一口气说:‘唉,送饭罐打了耳朵,不能提啦!我捡住了一身黄大衣,又叫张有义扯烂了,众人还批评了我。真是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谚)

夜草:夜里给牲口喂的草料。外财:也叫横财,不是通过正当渠道得来的钱财。马没有夜草就不会上膘,人不得外财就不能暴富。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发了横财的。元·郑廷玉《后庭花》二折:“则我这眼展眉舒,盖因是一由命二由做。我则要千事足万事足,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

〇也作①〔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黎汝清《万山红遍》一三章:“谷局长是让我来向黄先生献发财之策的。常言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发家致富是有捷径的。”②〔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发〕。张天民《创业》二二章:“你就是‘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发’的那种人。你得这‘外财’,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里冒出来的,你是从人家口袋里诈出来的!”③〔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孙炳华《活死人》:“人常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飞转,心里琢磨真是天助我也!”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谚)

失蹄:马在行进间腿蹄闪空。失足:失足落水,借指行为出错。马有失蹄的时候,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指人偶尔犯错是难免的。庞瑞垠《少女远行归来》一八:“常言道:‘马有失蹄,人有失足。’今天,在咱们社会主义国家,人犯了错误,有党、团等各方面的关心帮助,是能改的。”

〇也作①〔马有前失,人有后悔〕。沉砂风韵《境外八年·横渡萨尔渔江》:“马有前失,人有后悔。马不吃草不能强按头,只要人改过了就算了。”②〔马没有不打前失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康式昭等《大学春秋》三二章:“我记得蒙族人民还有一句谚语:‘马没有不打前失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你不是常用它来提醒我吗?”③〔人有失错,马有失蹄〕。李茂生《害不死的大舜》:“哥哥,那几回真是对不起你!俗话说:‘人有失错,马有失蹄。’我们把事情做错了,特来向你赔罪道歉。”

【马有转绠之病,人有旦夕祸福】(谚)

转绠(犵ě狀犵):骡马拴在桩上的缰绳缠绕住脖子,造成呼吸道阻塞。祸福:偏指灾祸。指健壮的马会转绠得病,好好的人会大祸临头。郑九蝉《江岛》:“可是,‘马有转绠之病,人有旦夕祸福’,谁又能料到自己坎坷的一生何时有大难临头?”

〇也作①〔马有转缰之病,人有当时之灾〕。李惠文《乱世夫妻》二五章:“飞凌妈把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两句话端了出来,‘马有转缰之病,人有当时之灾’嘛!晌午好好来,就不许晚上有病?”②〔人有当日之灾,马有转缰之症〕。侯树槐《高山春水》七章:“张大车眼一瞪,‘哼!白天还撒欢尥蹶子,睡了一宿觉,就来病啦?啥病,这么快?’钱六在屋里哼哼叽叽:‘可不是咋的,“人有当日之灾,马有转缰之症”,冷丁的。’”

【马在软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话里栽跟头】(谚)

打前失:前蹄闪失。栽跟头:跌跤受损。指马跑在软地面上容易失蹄,人处在恭维话中容易受骗吃亏。冯国仁《草原上有座小屋》一二章:“把这东西还给你好了!真是‘马在软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话里栽跟头’,我再不想上你们的当了。”

【马掌钉在屁股上——离蹄太远】(歇)见“膝盖上挂掌——离蹄差远”。

【蚂蝗缠住鹭鸶脚——要想脱来不得脱】(歇)

蚂蝗:蛭纲动物,生活在水田湖沼中,能刺伤皮肤。指被纠缠或陷入困境,难以脱身。克非《山河颂》八:“蚱蜢老汉晃晃鸡蛋脑壳,悲观地叹口气:‘唉!先人板板的,横竖流年不顺,撞到的鬼,尽是箩筐大一个一个的。而今蚂蝗缠住鹭鸶脚,要想脱来不得脱啊!’”

〇也作①〔蚂蝗缠脚——要想脱身脱不了〕。柯蓝等《风满潇湘》上三九:“刘栋臣见了太太,就像老鼠见了猫。赔了半天小心,刘太太还是一张嘴撅得老高,挂得一个醋瓶。刘栋臣心里想,今天是蚂蝗缠脚,要想脱身脱不了啦。”②〔蚂蚱拴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程海《热爱命运》二八:“‘告诉你,我只在今天答应和你离婚。躲过今天,以后你想离婚我也不和你离了,你不要失去机会!今日之内,你要离婚我立刻就跟你去扯离婚证书;到了明日,我蓝桂桂就是蚂蚱拴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了!”

【蚂蝗钉了鹭鸶飞】(惯)

钉:同“叮”。鹭鸶:鸟,也叫白鹭,嘴直而尖,颈、足均长,飞翔时缩着颈,常在水边、泽地活动。比喻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一步不离。元·杨显之《酷寒亭》二折:“他待要来也随,去也随,恰便似蚂蝗钉了鹭鸶飞,寸步不教离。”

【蚂蚁打呵欠——好大的口气】(歇)见“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歇)

指身份卑微的人硬要充当大人物。也泛指装模作样蒙骗人。常含讥讽意味。武剑青《云飞嶂》五章:“七方利满脸肥肉抖动了一下,冷笑连声,应道:‘蚂蚁戴荔枝壳,你充什么大头鬼!我问你,带去的几千弟兄呢?就剩这百多人回来!你把我的老本都输光了,还有脸说什么“辉煌战果”!’”

〇也作①〔蚂蚁子戴荔枝壳——假充大头鬼〕。武剑青《流星》七章:“我不信,你别蚂蚁子戴荔枝壳,假充大头鬼了。我的眼睛告诉我,错不了!”②〔笤帚疙瘩戴凉帽——装大头鬼〕。刘江《太行风云》六三:“陈老甩隔人缝瞧着李宝泰,伸长胳膊用烟袋锅子点住他的鼻子,说:‘笤帚疙瘩戴凉帽,依我说,你趁早就不要装大头鬼!你那点鬼心眼儿,一眼就瞧你个透心亮。’”

【蚂蚁戴笼头】(惯)

笼头:套在骡马等大牲畜头上系缰绳的用具。比喻担不起来,顶不了事。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二:“今俗谚云:‘蚂蚁戴笼头。’例此言,亦可言蚂蚁著辔可驾乎?”

【蚂蚁戴眼镜——自觉着脸面不小】(歇)见“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蚂蚁弗叮无缝的砖阶】(谚)见“苍蝇不钻没缝的蛋”。

【蚂蚁撼大树】(惯)

撼:摇动。讽刺人不自量力。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三三章:“像这些家伙还想来碰碰人民的铜墙铁壁,这不是蚂蚁撼大树、鸡蛋碰泰山吗?”

【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

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张帆《长城内外》下五五章:“‘我们大体规定各师的行军路线。具体哪条路,由各部队自行确定。这样,山地分头行军,就如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杨得志说。

【蚂蚁啃骨头】(惯)

比喻靠一点一点不断苦干来完成大的任务。程树榛《钢铁巨人》尾声:“没有大的机床,他们就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没有专用夹具,他们就用土办法夹持。”安危《我爱松花江》三九章:“整整一个下午,任逢春带头关起门来,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逐字逐句地读了一遍。”

【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

湿:谐“识”。指识字不多。李準《王结实》:“王结实摸着头说:‘你们知道,我是蚂蚁尿到书上——湿(识)不了两个字,连条语录都读不懂,这碗饭我吃不了。’”〇也作〔蚂蚁尿书本——湿不了几个字〕。陈铁军《老杂碎·吃家儿》:“毛虞岑出身微贱,蚂蚁尿书本——湿不了几个字,却很有经济头脑,在当时就搞过股份有限公司和总经理负责制。”

【蚂蚁虽小,力能搬山】(谚)

蚂蚁虽然小,可它们能团结,有耐力,连山都能搬动。比喻弱小者只要团结一致,坚持不断,就能办成大事。刘亚舟《幸运儿》三部二二:“古话讲:‘蚂蚁虽小,力能搬山。’小孩儿干活就如蚂蚁搬山,瞧那小腿,都是飞快的,上楼下楼,小腿儿敲击出的咚咚声,是那么急骤、有力。盆盆碗碗,坛坛罐罐,一眨眼全飞上楼了。”

【蚂蚱打食儿——紧供嘴】(歇)见“癞蛤蟆吃苍蝇——将供嘴”。

【蚂蚱眼老鼠胆】(惯)

形容人目光短浅,胆小怕事。李英儒《还我河山》三〇章:“她和小舅都是蚂蚱眼老鼠胆,听说外边查的紧,偷着把你的户口撤销啦。”

【骂人不带脏字儿】(惯)

指骂人话中没有粗俗下流的词语,骂得含蓄。浩然《艳阳天》一一章:“你这老太太,骂人不带脏字儿,沟北边的人爱小便宜,沟南的人光爱大便宜是不是?”刘绍棠《地火》二五:“‘你别骂人不带脏字儿!’桃叶姐发起邪火,‘你说我是二地主的主人,难道我是大地主?’”

【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谚)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买不来有钱在,卖不了有货在】(谚)

买不来东西,钱还在;卖不出东西,货还在。指买卖成交与否,全无所谓。泛指事情的成功不成功全没关系,不必忧心。《钟馗传——斩鬼传》一一回:“人生在世,何必忧愁,‘买不来有钱在,卖不了有货在’。”

【买干鱼放生——死活也不知】(歇)

放生:佛教信徒买来活的鱼、鸟等放归大自然。把杀后洗净晾干或晒干的鱼买来放生,连鱼死活都不知道。指不知利害,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也指人思想糊涂,不知事理或不明真相。常含讥讽意味。明·王《春芜记》一八出:“〔净〕夫人,扶便扶我进去,只是还要你等等季小姐。〔丑〕呸!买干鱼儿放生,死活也不知。快进去。”《三宝太监西洋记》七三回:“那听事官又喝声道:‘你这个人买干鱼放生,死活也不知。我这老爷船上,可是你化饭吃的!’”

〇也作①〔买干鱼放生——不知死活〕。明·范受益《寻亲记》一二出:“〔丑〕你丈夫是谁?〔旦〕。周羽。〔丑〕买干鱼放生,不知死活。上司发下明文,绝了你丈夫饭了。”清·李玉《清忠谱》二折:“你要拿我么?买干鱼放生,好不知死活哩!”②〔买咸鱼放生——死活弗得知〕。《何典》一回:“我们夫妻两个……如今年纪一把,儿女全无,倒要大呼小叫的吃甚寿酒,岂不是买咸鱼放生,死活弗得知的。”③〔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严亚楚《龙感湖》五回:“何秉忠见砍不了丝网,就踢了牛本温一脚,并破口大骂:‘大白天里,竟敢偷湖,真他妈的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

〇也省作〔买干鱼放生〕。《飞跎全传》四回:“切不可买干鱼放生,亦不可点火烧鱼央儿。”

【买关节】(惯)见“打关节”。

【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惯)

比喻做事拘泥偏执。张恨水《金粉世家》二三回:“你们这些人,真是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谁定了这个章程,非打一百块的不可?就改为五十块的,又有什么呢?”

【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惯)

比喻偏偏遇不上称心如意的配偶。《金瓶梅词话》一回:“自古佳人才子相凑着的少,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

〇也作〔买金的遇不上卖金的〕。刘江《太行风云》四:“李鸿云抖着脚尖说:‘这是真的,就是买金的遇不上卖金的。昨天晚上,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女人绵善,一定守本分。’”

【买金须问识金家】(谚)

要买金子,就要让辨识金子的专家来鉴定,这才不至于买来假货。指不识真金的人,会把真金当假金。比喻宝物在外行眼里,看不出它的真价值。《隋唐演义》八回:“自古道:‘买金须问识金家。’怎么在这个所在出脱病马来?你便走上几日,也没有人瞧着哩!”

【买了个母鸡不下蛋——莫不吃了不成】(歇)

莫不:莫非,表示反问语气。本指若买了只不能生蛋的母鸡,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转指妇女即使不会生养,也无人敢奈何。《金瓶梅词话》三〇回:“金莲道:‘一个是大老婆,一个是小老婆,明日两个对养,十分养不出来,零碎出来也罢。俺每是买了个母鸡不下蛋,莫不吃了我不成?’又想:‘仰着合着,没有狗咬尿泡虚欢喜!’”

【买卖不成交情在】(谚)见“交易不成仁义在”。

【买卖不成仁义在】(谚)见“交易不成仁义在”。

【买卖成交一句话】(谚)

凭着一句肯定的话,买卖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讲信用。马烽《五万亩红薯秧》:“自古常言讲得好,‘买卖成交一句话’,凭信用!”

【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谚)

搅:搅和。庄户:务农种田的人家。指种地兼做生意,是发财致富最有效的门路。张石山《母系家谱·深山里的螺号》:“外祖父王秉义是我县苌池镇人,赤贫如洗。一边租地主的地来种,一边又兼做镇上油坊的伙计。指望‘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却从来未能如愿。”

【买卖买卖,和气生财】(谚)

指做生意要和和气气,才能赚到钱。古华《芙蓉镇》一章:“‘买卖买卖,和气生财’,‘买主买主,衣食父母’。这是胡玉音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家训’。”

【买起马备不起鞍】(惯)

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刘江《太行风云》一四:“她从炕上捞摸起那丈五蓝布,隔炕沿就扔到了地上,说:‘真不嫌寒伧!买起马备不起鞍!俺就小家罕识没见过个大,谁家彩礼还能买下单数!’”

〇也作①〔买得起马买不起鞍〕。李準《黄河东流去》二章二:“王跑想着,我要收了这二十亩麦子,几千斤粮食,我往哪里盛啊!哎,车到山前自有路,买得起马还能买不起鞍!”②〔有钱买马,没钱置鞍〕。《醒世姻缘传》七一回:“陈公道:‘你看这有钱买马,没钱置鞍的事么!有本儿开铺子,倒没有厨柜了!’”

【买四两棉花——纺一纺】(歇)见“称上四两棉花——纺一纺”。

【买田不买粮,嫁女不嫁娘】(谚)

粮:钱粮,旧时交田税称“纳粮”。买田地不能把赋税一起买下,嫁女儿不能把丈母娘也陪嫁出去。指凡事都有个限制,无限制就成了荒唐。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苏州钱兼山、郭剑泉二宦初甚相善,晚以小嫌成讼,袁节推断之,未服。某官置酒解和,并邀袁公。郭为令曰:‘良字本是良,加米也是粮;除却粮边米,加女便为娘。俗语曰:买田不买粮,嫁女不嫁娘。’盖有所刺也。”

【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歇)

香囊:盛香料的小囊,旧时常挂在腰间,可作赠品或传情的信物。指看到与己有关的物品,引起伤感之情。《三宝太监西洋记》二一回:“胡真人听知道‘铁锚’二字,恰好又是个‘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怎么叫做个‘睹物伤情’?原来这个铁锚,都是他亲手自造。”

【买一个饶一个】(惯)

饶:另外添加。比喻惩罚某人,连带也惩罚了另一人。《西游记》二〇回:“虎怪道:‘你师父是我拿了,要与我大王做顿下饭。你识趣倒回去罢!不然,拿住你一齐凑吃,却不是买一个又饶一个?’”明·无名氏《魏征改诏》三折:“〔刘文静云〕好也!兀的不买了一个饶一个,连我也回去不的。”

【麦黄秋黄,绣女下床】(谚)见“春忙夏忙,绣女下床”。

【麦糠底下走水】(惯)

麦糠底下流水,表面上看不出来。比喻暗中行事。梁斌《播火记》一六:“他们都是夜聚明散,麦糠底下走水,瓜瓜葛葛,粘粘连边,明里不见,暗里一大片。”

【麦糠揩屁股】(惯)

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没完没了。曲波《桥隆飙》二一:“桥隆飙朝晁衡之冷笑道:‘哎呀!特务先生,你们净办这麦糠揩屁股的事,一点不利落!你们一起来多好,免得我们一次一次地忙活。’”

【麦怕胎里旱】(谚)

麦田最怕下种前土地底墒不足。指要想麦苗旺,下种前雨水要充足,底墒好。明·王象晋《群芳谱·谷谱》:“种麦,宜肥土地,欲细沟,欲深种,欲匀,喜粪有雨佳。谚云:‘无雨没种麦。’又云:‘麦怕胎里旱。’”

【麦收八十三场雨】(谚)

八十三:农历的八月、十月和三月。八月有场好雨,保证种好;十月有场好雨,麦根扎牢;三月有场好雨,颗粒饱满。指农历八月、十月、三月各有一场好雨,就能保证麦子丰收。宛光《河东谚》:“农谚说:‘麦收八十三场雨。’这是农业生产的经验,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谚)见“稻秀雨浇,麦秀风摇”。

【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谚)

割倒的麦子堆到场里,急摊急碾,妇女们都忙着麦场上的事,小孩儿也就没娘照料。指麦子上场,是收麦过程中最紧张、最忙迫的时候。王香德《麦收时节》:“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大伙这会儿想的是麦,说的是麦,谁有心思坐在那儿听黄部长喷粪?整个会场就像二月二十八赶庙会那样,嗡嗡嗡闹成一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