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的伟大哲学家,他创立了“阳明心学”流传千古,指导了后世很多人。王阳明曾提出了一个命题:心外无物。很多人据此认为,阳明心学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把阳明心学当做是唯心主义,这是对王阳明的最大误解。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1)

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唯心主义究竟是什么?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相互对立的两大哲学基本派别,他们讨论的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决定物质,精神产生物质。而唯物主义则恰恰相反。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划分来自西方哲学,其根源在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世界本原的讨论。教科书上所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实际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2)

时至今日,中国哲学学界已经普遍意识到这种划分是不对的,这个标准并不能够真的将哲学划分为两派,有很多哲学你没办法说它是思维第一还是存在第一的。特别是中国很多哲学家并不讨论世界的本原问题,所以不能草率地将他们归为唯心主义或是唯物主义。

朱熹可以被归为唯心主义,因为朱熹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根柢,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朱熹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子语类》)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气(物质),理和气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然,现在中国哲学界也不再用“唯心主义”去界定朱熹的学说了。

至于王阳明,他并不讨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所以尽管他的某些说法与唯心主义比较相像,我们也不能说他的心学是唯心主义。阳明心学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3)

王阳明心学研究的是什么呢?

王阳明研究的,也是“理”。

朱熹说,理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规律,也是人类的道德规范。但王阳明说的理,不是世界的本原,也不是万物的规律,而只是人类的道德规范。王阳明曾照着朱熹说的,去自然界中寻找理,他最终发现,万物的规律,与人类的道德规范,两者毫无关系。道德规范只和人自身有关,完全来自于人的本心。

王阳明说,我们本来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这就是人的良知。只要人能够体认自己的本心,事事都依良知去做,就能成为圣人。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主旨。

所以,阳明心学与唯心主义毫无关系。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4)

为什么王阳明会说“心外无物”呢?这难道不是唯心主义吗?

很多人认为,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就是指心外没有任何事物,所以是唯心主义。

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偏离了王阳明的本意。王阳明说的“物”,不是指客观事物、客观物质,而是指人的意识对象,正如王阳明所说:

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传习录》)

客观事物当然不在人的心中,但那不是王阳明说的“物”。只有你心中所想的事情,才是王阳明的“物”。如此一来,“心外无物”当然是正确的,任何事物,只有进入你的心中,才能成为你意识观照的对象,才能成为王阳明说的物。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5)

有一天,友人问王阳明:“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说: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传习录》)

王阳明的意思是,你没有看到花时,你的主观世界中没有这朵花。你看到这朵花时,它才在你的世界中占据了一个位置,成为你意识观照的对象,所以这朵花不在心外。

可见,绝不能将“心外无物”理解为“心外没有事物”。

王阳明何为心外无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6)

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还是为了证明“心即理”这个命题:你如何对待外界事物,如何对待父亲,如何对待君主,如何对待朋友……全取决于你的本心。所以道德不是外在的客观规律,而是你心中的良知。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