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唐太宗则是开创大唐盛世,促进民族融合,将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世界,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都开创了无与伦比的功业,然而结局却大不相同:大秦王朝在秦始皇的统治之下却短短几十年就二世而亡,分崩离析;反观李世民统治之下的大唐王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且传世将近三百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唐太宗有个贤内助而秦始皇没有,这位对大唐王朝影响深远的的贤内助便是大名鼎鼎的“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1)

长孙皇后,历史上对她的名字没有确切记载,只记载为长孙氏,她的父亲是隋朝名将长孙晟,曾经一箭射下两只大雕,所以有一箭双雕的美誉,母亲是北齐乐安王高劢的女儿,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了。长孙氏是家里的幼女,为了彰显对小女儿的宠爱,长孙家族对她的婚事显得格外的上心,巧的是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从小就是好朋友,长孙家大大小小的也都很喜欢李世民这个小伙子,所以在伯父长孙炙和舅舅高士廉的极力促成下,隋大业九年(613),长孙氏时年仅13岁,李世民也才16岁,正值青春年少的两人便喜结良缘,开始了一生的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和生死相随。可惜好景不长,李世民的母亲在随李渊征辽的途中染病去世,年仅十七岁的长孙氏就不得肩负起唐国公府内务家事的重担,真可谓天降大任,年纪轻轻就得为诺大的唐国公府打理诸多事务,稚嫩的肩膀就挑起了重担,这也上天给她的第一次锻炼和考验吧!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2)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惹得各地揭竿而起时,李渊也于隋大业十三年(617)举起义旗,李世民作为主帅,征伐四方,立功无数,在一众精兵猛将的拥护下李渊顺势登基为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太子李建成担心李世民威胁自己的太子位,便经常联合后宫妃嫔在高祖李渊面前谗言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本就功高震主,再加他人谗言也难免被猜忌,长孙氏便为此事开始奔走,她开始常常在出入宫中孝顺高祖李渊,并与后宫各妃嫔频繁交往,赢得好感,争取同情,此举极大的缓和了李世民与高祖李渊和后宫嫔妃的嫌隙,最终高祖李渊就没对李世民下死手,但是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间的矛盾却尖锐不可调和,一直在持续加剧,并且几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3)

终于退无可退,忍无可忍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长孙氏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现场,并亲自勉励将士,她全程都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站在丈夫身后,给予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李世民和士兵都受到来自这位伟大女性的极大鼓舞,奋力一战,最终玄武门事变得以成功。后来结局可想而知李渊“主动让位”当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帝后,自然而然地册封了长孙氏为皇后,李世民面对这样与之奋斗了半生的女人,坚定站在自己身后一直默默支持并鼓舞自己的女人,不册封她为皇后还能册封谁呢?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4)

尽管长孙氏已经贵为皇后,但从不主动干涉朝政,她依旧只是作为贤内助,经常与太宗一起谈古论今,并在太宗情绪压抑时安抚丈夫,默默发挥自己的柔性力量,偶尔还发表独特见解,对朝政和国事很有裨益。可以说贞观之治盛世的出现,长孙皇后功不可没,长孙皇后发挥出的贤内助作用可不仅仅体现在对丈夫默默地“无脑支持”和共患难时的矢志不渝上,她可不是娇滴滴的白莲花,相反,说她是小辣椒倒也名副其实,她的性格干练,做事雷厉风行,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 ,不仅展现出她胆大、心细、目光长远,也说明了她的政治头脑也是异常清晰。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5)

太宗登基后不久患重病而卧床许久,长孙皇后则不分白天黑夜一直悉心照料,她还随身携带毒药,万一丈夫有不测,自己也随时赴死,面无惧色!《资治通鉴》记载:“长孙皇后侍太宗疾,累月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还有一次突现意外情况,太宗全副武装准备应对,长孙皇后竟不顾自己病体虚弱,更不顾左右的极力劝说,执意与丈夫一起面对,坚决支持丈夫,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太宗想以高规格出嫁女儿时,魏征认为有违礼制,表示强烈反对,长孙皇后知道后称赞魏征说:听闻你很正直,我现在见识到了,对你表示赏赐,是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资治通鉴》记载:“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长孙皇后不等太宗皇帝表态,就敢冒大不韪,直接对魏征加以赏赐并表态,明确表示支持魏征的行为,也许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孙皇后的支持,才有了魏征的正义直谏,才有了太宗的兼听则明吧,这无形中也是为大唐的贞观盛世的添砖加瓦了吧。

长孙皇后霸气一面(长孙皇后看似白莲花)(6)

外戚专权的历史教训太多,太惨痛,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车为鉴,为了避免大唐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也为了长孙家族的安然延续,她一开始就态度坚决地强烈反对给长孙家族过多封赏,而且再三阻挠太宗给她哥哥长孙无忌授予高官厚禄的打算,甚至私底下命令哥哥长孙无忌辞职,到临终前仍然不忘嘱托太宗不要赏赐太多,大智慧和大格局真是在这个女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柔弱和温文尔雅从来都不是女性的专利,只不过女性过多地承受了这两个词的评价而已,长孙皇后可以说是众多女性中的一个例外,她因为贤德和淑哲被人称作“千古贤后”,她的存在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就像是盛开着的一朵牡丹花吧,是那样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