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即公元前630年。这一年的九月,秦国联合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国君郑文公惊慌异常,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只身前往秦营之中去游说秦穆公。烛之武向秦穆公晓以利害,陈述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派兵保护郑国,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1)

【题解】

这篇短文所记述的,是秦国和晋国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秦国和晋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这事还得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说起。这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了争霸,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这一战的结果是楚国战败,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在晋楚争霸的战争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过楚国,再加上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曾对他无礼,因而遭到晋国的怨恨。而此时的秦国,已经和晋文公重耳结成了“秦晋之好”,所以才联合起来一起攻打郑国。这也可以说是晋楚城濮之战的余波或者说是后续。

烛之武并不是姓烛名之武,烛是一个地名,“烛之武”意思是烛地一个名字叫武的人。烛地,古地名,据考证春秋时属于郑国,在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

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称烛之武为烛武,说他是考城人。考城原属戴国,郑灭戴后改名为谷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划归宋国所有,称葵丘,齐桓公大会诸侯的“葵丘之盟”就发生在这里。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这样写道:“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就是说,烛武在郑国长期任“圉正”一职,负责养马,年至七十没有升迁做官。而此次被荐举去秦国做说客时已经七十多了。

这段记述出现在小说中,因此它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到秦晋围郑事件时,也没有出现烛之武的名字。《秦本纪》中说“郑使人言穆公”,《郑世家》中也只是说“乃使人私于秦”,所以关于烛之武,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有《左传》这一段中“退秦师”的事迹。

【原文】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2)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注解】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重耳和秦穆公嬴任好。

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一个倒装句,即于晋无礼,连词,因为。,代词,指郑国。,对于。

对此,《史记·晋世家》中记载:“过郑,郑文公弗礼。”不仅如此,郑大夫叔瞻还劝郑文公杀了重耳,不过郑文公并没有听他的。

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表递进关系,并且。,从属二主。,对,介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解析】

这是本文的第一段,开篇就点明“晋侯、秦伯围郑”,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了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之所以交代的这样细致,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都和秦国没有关系,这就增加了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故事的发展。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句,读上去有大军压境的感觉,说明了事态的严峻,暗示郑国已危在旦夕,战争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然而晋、秦两军分而驻扎,也暗示了这将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3)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原文】

(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注解】

佚之狐:郑国大夫。史料记载不详,其名字应该与烛之武的名字同样理解。

公从之:公,指郑文公。:听从。,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

辞:推辞。“”前省略主语烛之武。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意思是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尚且。,做。也已,句末语气词,,同“矣”。

许之:答应这件事。省略主语。,答应。

【解析】

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接受郑文公的请求说服秦国退师。

面对大军压境,文章虽然没有写郑文公的惶恐和无可奈何,但他的这种情态却能从他立刻听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的态度上看得出来。他何以能听从佚之狐的建议,让一个养马的小官担任游说秦国的重任?那是因为郑国当前确实已经到了危难关头,况且无人可用。他这样做,未必不存有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从佚之狐的推荐语“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上看,他对烛之武应该是非常了解的,由此可以推断,他很可能是烛之武的同乡或是好友。

而烛之武那两句推辞的话,看上去说出的是实情,却也不无抱怨之意。然而在郑伯一番诚意和悔意面前,在“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利害分析之下,烛之武深明大义,毅然“许之”,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4)

【译文】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假如能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一定能说服他撤回军队。”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没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带着歉意)说:“我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难之时才求您帮助,这是寡人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啊!”烛之武就答应他的请求。

【原文】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注解】

夜缒而出,见秦伯:省略主语烛之武。缒,系在绳子上将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敢以烦执事:怎敢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表谦敬的副词,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越国以鄙远,越过。,边邑,边境。对于此句,多数人的理解是,(秦国)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

无白书生却以为,这句话应该是一句倒装句式,即“以鄙远越国”,可以理解为“(秦国)远离自己的边境越过别的国家”。“”在这里用作动词,远离的意思。因为秦国助晋国攻打郑国,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占领瓜分郑国的领土,所以就不会有以郑国的边邑当作秦国边境的说法。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5)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疑问代词,为何,为什么。:通“倍”,意为增加,扩大。:邻国,这里指晋国。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雄厚。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在东方道路上用来招待过客的主人。“东道主”一词便是由此文产生。

“东道主”属于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等。此处取古义“使者”。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这里指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即位,作为回报,晋惠公许诺把晋国的焦、瑕二邑划归秦国。《史记·晋世家》记载为:“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

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修筑工事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秦国向他索要焦、瑕两地,这说明晋惠公自食其言,反悔了。,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同“板”,筑土墙用的夹板。,在早晨。

:通“餍”,满足。

东封郑:把郑国成为晋国东部的边境。,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肆其西封:任意扩张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延伸,扩张。:疆界。

:侵损,削减。:守卫。:撤军回国。

“说”同“悦”,喜欢,高兴。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6)

【解析】

这一段是全文的主体,主要记述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秦师的过程。

首先,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提出了一个假设,“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那意思是如果郑国灭亡了对秦国有好处,今天我就不会再来麻烦您了。这就引起了秦穆公的兴趣,一个郑国人,来到这里之后并不急于请求秦国撤军,而是从利益出发,引起对方好感,从而引导秦穆公把他后面所要说的话听下去。

其次,以“亡郑以陪邻”和“邻之厚,君之薄”说明灭亡郑国只能增强晋国的势力,如果晋国强大了对秦国则有害无益;

第三,以郑作为秦的“东道主”的好处作为利诱,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作用;

第四,也是最为刺痛秦穆公的一点,那就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的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的贪欲不会休止,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国强大后对秦国的危害。

烛之武的这一番话,说得秦穆公心服口服,况且秦穆公这个人也一直存有东进称霸的雄心,如果有了郑国,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秦国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留下部分军队戍守郑国,把其余的军队了回去。

【译文】

于是趁着黑夜,烛之武用绳子拴住身体从城楼吊下城去。进见了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撤军回国了。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7)

【原文】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解】

子犯:即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晋文公重臣。曾与其兄长狐毛一起随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支持晋文公即位,帮助晋文公成为霸主,担任上军将,成为晋文公的首席谋士。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依靠,借助。,损害,伤害。

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结交,友好。,通“智”。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代替。,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指友好和睦,步调一致。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去之:离开郑国。,指代郑国。

解析

本文最后一段,记述晋师撤离郑国的情形。

秦国退兵后,晋国上将军子犯却建议晋文公转而攻打秦军,这样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似乎又要将我们引入另一场战争中去。给人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

然而晋文公的一番“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的说辞之后,我们才知道只是虚惊了一场。

这样的结尾,不但体现了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而且使整篇文章曲折起伏,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古文观止 173篇(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8)

【结语】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十分复杂性,大国吞并小国的战争屡屡发生,也往往会找一些借口以阻人口舌。

这次的秦晋围郑,表面上的理由有两个,一是郑国与楚国和晋国同时交好,这在晋国看来是郑国对自己抱有二心;二是晋文公在外流亡时路过郑国没有受到礼遇,大夫叔瞻还竟然怂恿郑文公杀了重耳。因此,晋、秦联合围攻郑国,第一个目的是要向叔瞻问罪,结果叔瞻以自杀谢罪。郑国人拿叔瞻的人头告诉晋国叔瞻已死,但晋国却得寸进尺,非要得到郑文公才甘心。在这种情形下,才发生了烛之武退秦师的事件。

《史记·晋世家》记载:郑恐,乃问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两年之后,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晋国的霸业从此逐渐衰落。

同年,郑文公崩。但两国的恩怨却没有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