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

今天想讲的是一本艺术家访谈杂志:《soft》。而且,我重点要介绍的是它的第二期。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1)

《soft》由位于上海的独立艺术媒体平台Open Art自2016年创办,是一本专注于年轻艺术家生存状态的独立艺术访谈杂志。杂志每期都会采访6-8位艺术家,并推荐一位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前三期聚焦于讨论“艺术创意人士如何平衡谋生与创作”这一话题。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2)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3)

《soft:Issue 1》

《soft》的第一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二期一出版,我便立刻在网上下了单。万万没想到!到手以后却让我大跌眼镜!原本端庄秀丽的设计风格,在第二期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我这才知道,《soft》每一期都会邀请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师对该期杂志进行整体的设计创作。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4)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5)

《soft:Issue 2》

在当下,信息的接收是便捷的。但同时也是充满局限的。

《soft:Issue 2》入手以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我都没有好好翻阅过这本杂志。因为我真的不太习惯这种老人报式的设计风格,不仅感觉粗糙、甚至有种充满敌意的粗暴感。

一直到昨天,我才看到了这本杂志的设计者李维伊的一篇个人回顾,谈及这本杂志的创作,谈及这不舒适的老年人字体:

“书籍正文汉字的大小,是一个我一直在想的问题。今天中文书籍的设计师的排字习惯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都被西文的排字习惯带跑了字越来越小,行距越来越大。若是先看一些古本,就会觉得今天的汉字实在太小了。所以这一次我先定下的,是汉字的尺寸。我想试试大字。”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6)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7)

《soft:Issue 2》内页

李维伊于2012年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现正在皇家艺术学院攻读工程学博士。她是一名设计师,同时是一位艺术家,并持续着策展和出版等多样的工作。

针对《soft:Issue2》的设计,她只有一个小目标:做一本特别像书的书。“最便宜的胶装,没有什么花哨的印刷工艺。就让它像一本你会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看到的书。”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8)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9)

《soft:Issue 2》内页

除了在字体上的尝试外,李维伊还针对中文字的排版与英文做了刻意的区隔,采用了“纵横对齐”的排列方式。她认为,文字能够被“纵横对齐”是方块字的最初构思,是这种语言符号的基础特征。它是需要被尊重。

为了消除方块字的规整感,李维伊又在图片的部分尝试了另一种破坏,让图片不再平行与纸张表面摆放。“它们像纸片一样斜插入纸张,然后有一些金属件将它们固定住。它们就是这样在书里面获得体积和重量。”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10)

《soft:Issue2》发布会海报

借此重新审视《soft:Issue2》,我愧疚于对设计者思考的无视。更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的审美已经被大众化的美感主张裹挟至这种地步,甚至本能地开始排斥那些具有倾略性的观感。

就像建筑师库哈斯所说的,如今艺术变得像个宠物,萌化而友善。“革命或启蒙的价值,包括自由、平等、兄弟情谊等等,完全被舒适、安全、及可持续性所替代。虽然我部分认同这些新价值本质上并不算坏,但不幸的是我们对这些新价值过度迷信并失去判断力。”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11)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12)

日本风格杂志(这本名叫soft的杂志明明一点都不温柔)(13)

《soft:Issue 3》

《soft》的第三期由设计师贺荣凯领衔的突发设计从“soft”的名字含义本身出发展开设计,又回归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风格。这也是第一阶段讨论(艺术创意人士如何平衡谋生与创作)的最后一期。未来《soft》将考虑开启全新的话题研究。

老实说,我还是更适应这种舒适的排版,因为它更能让我专注于杂志内容的阅读。但是对《soft》来说,或许一点都不“soft”的第二期才能真正代表艺术创作的态度与价值:在规则和参照之外寻找新的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