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1)

看到不少鸡汤文里说,重要的节日、以及人生中一些值得纪念的时刻,要和重要的人一起过,要有鲜花、蛋糕,或者别的精心准备的礼物,实在不行,也不能随意敷衍,

因为这不是俗气,而是生活中标配的“仪式感”。

我其实挺认可这个说法的。

毕竟一年365天,如果每一天都乏味得像是把日历随手翻了一页,这日子过得就跟喝没放盐的汤一样了。

所谓“仪式感”,其实就是生活这碗清汤里的一勺盐。

可是我这个人吧,妥妥一文艺女青年,爱好十分单调。空闲时间除了看书、看电影、看纪录片,没有别的。而且我并不擅长社交,放假的时候,偶尔出趟门,归根结底是宅女一个。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2)

目前呢,独居且单身,若说值得纪念的时刻和爱人一起过,暂时做不到;若说重要的节日不随意敷衍,去逛街吃饭,顺便“买买买”,但一想节假日满大街人山人海,出去看“人头”,对我来说,还不如宅家中嗑一包瓜子,刷一集电视剧。

读了各种关于“仪式感”鸡汤文的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时发现,按照鸡汤文的说法,我是个极其缺乏“仪式感”的人。

于是我就开始寻思着怎么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有“仪式感”的人。

虽然鲜花和蛋糕,现在还没有与之共度余生的人相送,但我自己也可以买,毕竟现在已经是“社畜”一枚了嘛,花个一两百块钱给自己买个蛋糕,送束鲜花还是可以做到的。

难就难在,我总是忘记这个茬。等生日过了,才突然想起没吃蛋糕;等走过了花店,才想起刚刚忘记进去买束花。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3)

终于有次生病上医院,我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出地铁站时遇到了一间小花店,心想,今天也算是个“特殊”的日子了,毕竟生病期间心情也跟着受影响,大概是因为人在生病的时候比较容易变得悲观吧。

反正那天从医院回来我的心情大概就是“天上落一滴雨,立马感觉人间不值得”的状态。

当时我一眼就瞄到这间花店,看到门口摆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心情跟着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动。由于我缺乏购买花束的经验,跟店员描述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最后东拼西凑,才选好了花束。好家伙,花了近一百块。

你知道我付款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我当时想的是:天喽,这么一束花就要一百块,还不如去吃顿椰子鸡。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4)

虽然我心里很心疼那一百块钱,也还很惦记我的椰子鸡,但是我心中却感到有点小得意,觉得自己有了鸡汤文所说的“仪式感”。

因为以前我没有购买鲜花的习惯,所以家里也没有可以插花的瓶子,我只好把花束夹在书本的缝隙里支撑住。我还从中抽出了两枝大红玫瑰放在桌面上,各种拍照、修图、发朋友圈。

把它放在那里后,我就不怎么在意了,好似它与我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关联。

大约过了一个礼拜,我回家打开门走进屋子里时,闻到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隐隐约约的酸臭味和霉味,我对气味比较敏感,当时我还以为是有老鼠死在了哪个小角落,于是赶紧翻箱倒地寻找,差点把自己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可始终没发现死老鼠的踪影。

就在我累瘫在书桌前的椅子上歇息时,蓦然发现鼻子底下的酸臭味越发明显,终于,“死老鼠”现了原形。

没错,它就是我一个礼拜前买回来彰显我有“仪式感”这种东东的那束花。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5)

深圳这边的天气嘛,实在是太潮湿了,加上那个礼拜连续下了三四天小雨,于是那束花,连带我抽出来摆在书桌上的两朵红玫瑰,均暗戳戳地发了霉……

我原以为它会慢慢枯萎干掉,然后变身成华丽丽的一束干花的,没想到它变成了“死老鼠”,我当时真是后悔不已,心想我应该趁早丢掉的,但那时心里又想毕竟花了快一百块,还没看两天呢,就这么丢掉,实在是可惜。于是多放了两天,最后造成了这种“悲剧”。

现在回头想想,还有点想笑。

后来我总算明白了,其实对于我而言啊,“仪式感”还真不是那一束漂亮的鲜花,而是晚上洗完清爽的澡,穿着柔软的家居服,窝在沙发上追着剧、嗑着五香瓜子,又或者是看一本我欲罢不能的言情小说;

还有,从超市里买回新鲜的食材,弄一顿丰盛的夜宵,也远比那一束漂亮的鲜花更令我心生愉悦。

仪式感最重要的话(适合自己的才叫)(6)

可能从一开始,我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误解了“仪式感”。

小王子问狐狸:“仪式感是什么东西?”

狐狸说:“仪式感是经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情。它能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觉得这才是关于“仪式感”最贴切的诠释,“仪式感”也可以是很多很小的美好瞬间造就,并非只有鲜花和蛋糕才能赋予。

由此看来,其实我并不是没有“仪式感”的人,只是啊,适合自己的才叫“仪式感”,不适合的只能叫花钱买罪受喽。

-END-

作者介绍:

我是连城,关注“连城畅游记”,与你分享书籍、电影以及自媒体干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