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

欢迎来到洛公子的瓷茶空间,

果然,有我洛公子的地方,

瓷茶都变得如此简单。


公元1069年,北宋的朝堂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讨论的是大宋朝,该不该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来实现国富民强。

变法就是“和平”的革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就在大宋官员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之时,一个中年的油腻胖子,大概有点不耐烦了,突然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话。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句话如天雷一般,惊呆了在场所有宋帝国的精英人物,包括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年仅二十一岁的赵顼,北宋第四位皇帝——宋神宗。

这就是中华历史上,《大逆不道语录》中最为“天花板”级别的“三不理论”,封建王朝时期,它曾经被牢牢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无数人,唾弃并痛骂。

直至一千多年后,我们推翻了“两个凡是”,思想观念得到了较大扭转,王安石才终于能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历史的教科书上。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2)

说到此处,公子不胜唏嘘,翻阅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哪一个创新者,不曾是遍体鳞伤?

洛公子在刚接触到景德镇陶瓷茶器时,就陷入到一个“究极问题”之中,春风祥玉到底怎么样?

一部分行业人士,将春风祥玉,捧为圣经,直上云霄,认为它改变了景德镇陶瓷在茶器领域的命运,对陶瓷茶器行业贡献是历史级别的

还有一部分人士,痛斥污秽,认为离经叛道,直接踩入泥潭。甚至认为,春风祥玉的出现,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悲哀,当年是因为邹俊做东西便宜,得到经销商的青睐,才侥幸成名。

两种言论的出现,都有洛公子尊敬并崇拜的前辈和师长,确实很矛盾。

所以,搁置争议,我们继续往下看……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3)

虽然段老早已仙逝,但是同样也受到了行业内外的质疑。

高白泥和高白釉,来作为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材料。相对比于景德镇传统的仿古胎釉,更显得洁白,正确反映汤色。

在2008年刚出现时,曾经一度成为行业的佳话,因为零瑕疵,但是后来随着茶器的玩味性大于了实用性,却成了所谓的“诟病”。

高白泥和高白釉造成了一种“死白”,有一种“离经叛道”,脱离了景德镇传统胎釉的质感,没有乳浊感,没有丰富的层次变化。

目前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老先生,曾有两个字评价景德镇的陶瓷,那就是“灰釉”。

大概,高白泥和高白釉,不是景德镇本地的材料,不具备耿宝昌老爷子所说的“灰釉”,某种意义上是“违背祖训”。

段老爷子的成功,因为这件事,九段烧似乎也被人打上了“强营销”的标签,而弱化了在景德镇陶瓷茶器工艺领域中的艺术贡献。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4)

小雅 阮定荣较为“随性”的玩

三大窑中,春风祥玉和九段,都因为自己的创新,而遍体鳞伤。

就顺道说一说小雅吧。

小雅是一个例外,看完一篇采访文章《小雅阮定荣:陶瓷创新不是平白无故的天马行空》。

洛公子仔细看完这篇文章,是能够感受到阮定荣说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只要是具备较高能力的景德镇制瓷人,其实没有人愿意去纯仿古。

手艺人难道没有手艺人自己的傲气,阮定荣想自己制作的陶瓷进陶瓷博物馆,进陶瓷博物馆的陶瓷能是单纯仿古作品吗?

我做的陶瓷,凭什么要去落一个仿古款?

终究来说,小雅在自己的主流产品上,其实是很守规矩的,在画片上的创新还是在东亚美学的意识形态之中,所以他也说了一句,陶瓷创新不是平白无故的天马行空。

老三窑在江湖上打拼了三十余年,他们曾经的“离经叛道”,也都成为了经典,慢慢的指责声也少了很多,而他们的“后继者”们,可正在承受着口诛笔伐!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5)

立明堂作品

立明堂是一家特别不一样的仿明窑口,窑主韩立明出身科班,自然有着很扎实的绘画和构图能力,所以立明堂在画面和绘画技法上的创新,目前在陶瓷茶器圈是独树一帜的,可起初也是饱受非议的哟!

因为仿明青花的纹饰,根本不是这样来展现阴阳效果的呀!

仿古领域一位很严谨的大佬,大概受不了这种“离经叛道”,直言道:“上辈子都没见过真正的宣德青花,你怎么能说自己是仿明窑口呢”!

近些年来,随着立明堂的坚持,以及这样的青花纹饰呈现方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质疑声也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一种赞扬。

但立明堂的创新,毕竟还是属于绘画技法上的微创新,并且技法处理得很成熟,而其他的几位,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6)

艺林堂 余寅

艺林堂的余寅是所有知名窑主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了。

年轻人,总有使不完的冲劲和对旧秩序打破的信心,余寅很早就有了一种“急不可待”的创新念头。

2014年瓷博会上,余寅就拿出了他的《致敬麦昆》,少年英雄,技惊四座。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7)

余寅作品 致敬麦昆

而在2016年,余寅接手了其父亲,仿古大佬“飞天拐子”的艺林堂。

于是乎,艺林堂就从一个“彻底的粉彩仿古窑口”,变成了一个创新类窑口的急先锋!

如果说2014年的余寅做《致敬麦昆》的时候,在行业诸多长辈的眼中,有一种对才子的欣赏。

那么在2016年后,作为少堂主的余寅,大刀阔斧对艺林堂的作品风格进行改革的时候,行业内外的质疑声,是一浪高过一浪的。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8)

荷花、菊花、桃花源、叮当猫、曲水流觞、梦蝶,一大批作品的上市,有人欣赏也有人费解。

特别是叮当猫系列,让诸多景德镇诸多业内传统人士,觉得是“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平白无故”、“天马行空”。

余寅的创新是一种idea式,特别类似于广告公司的模式,特别理想主义

换句话说,余寅不仅是少堂主,更是艺林堂的“创意总监”!

余寅的创新,成功了吗?

不好说,因为看标准。如果说标准是有人买,那是成功了。如果说以进陶瓷博物馆为要求,得到陶瓷史的认可,艺林堂的创新还行走在漫漫长征路上。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9)

许多行业人士都对余寅在艺林堂的创新,也是极为尖锐的,认为艺林堂因为去刻意创新,失去了“老艺林堂”的某些东西。

余寅自己也跟洛公子说起,从商业层面上来说,如果我做的东西,好卖,经销商们都说我是余总。如果不好卖,这种创新,没人能够接受,卖不出去,他们都会叫我“余狗屎”。

但是,他还是愿意去让艺林堂持续走在创新的路上,大概这就是艺林堂和余寅的梦吧。

综合来说,无论是创新领域实现正当的商业化诉求,还是创新产品能够得到业内的支持,余寅表示,我的创新之路也很艰难呐!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0)

余寅窑 余国旺

艺林堂的余寅,或许很多陶瓷行业资深大佬觉得他,相对于其他知名窑主,年龄尚小,是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希望之星,业内的老人都喊他“小余寅”,更多以一种宽容和鼓励的态度来看。

那么余寅窑的余国旺,行业人士称余国旺是“大余寅”,而这个“大余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PS,顺道一说,名字凑巧,两人没任何关系。

在很多仿古圈人士的眼中,余国旺的存在,有点儿“妖魔化”了。

余国旺是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中,极其热衷于去创新,并且是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自己的理念,坚持认为“单纯的仿古并非是茶器圈的未来”。

先看一看余国旺的几篇新浪微博截图,朋友们可以先自行感受。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1)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2)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3)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4)

并非是说余国旺仇视传统,这是不可能的,但余国旺的理念是要做出时代感的作品。

时代感的产品,是紧跟市场浪潮的,更是一种拥抱市场,这也是余寅窑在陶瓷茶器市场的立足之本。

仿古是用来练手的,对于余国旺这样的创新者来说,因为仿古不是他个人终点,的确是他的基本功练习。

可这句话,在很多仿古圈眼中,完全就等同于王安石的“三不理论”。

我们毕其一生心血,尚且不能得老祖宗之皮毛,你怎么能轻飘飘说一句,仿古是用来练手的。

有一次余国旺和陈晋的联名作品推出后,获得很大的市场认可,大概余国旺在接受采访中,无意中信心满满说了一句,“我觉得我们现在某些方面上,已经超越了老祖宗”。

这句话,引起了行业仿古圈的反感:“你凭什么超越了老祖宗”?

并非洛公子和稀泥,而是作为一个晚辈,怎么去看陶瓷领域的各路大佬,仿古大佬也好,创新派舵手余国旺也好,他们在制瓷理念上的争执,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对错。

但是所有的一切激励和谈论,都是对当下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是有很大的益处的,事物在矛盾中发展的嘛!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5)

去年年中,一个“新斗彩”窑口正在冉冉升起,其核心主打产品“梦系列”,在各大陶瓷茶器的直播间还有玩家圈流行。

那就是六逸堂,窑主叫做李超,之前在北京一直从事古玩收藏行业,一个80后的胖子。

眼睛贼小,刚接触他时,他说话还有点拘谨,一跟熟人聊天,立刻眉开眼笑,笑嘻嘻的。

他可是景德镇诸多陶瓷资深窑主看着长大的瓷二代,比如九段烧的段老爷子就是他邻居,用李超的话说,是端碗白米饭就直接去段老爷子家夹菜的那种。

李超自己的父亲,也是经营陶瓷行业很多年。

这个胖子,在去年下半年,一股脑推出了“梦系列”,以中国当代插画风格,采取了“新斗彩”的工艺手法,和传统斗彩有着不一样的色调,立刻赢得了市场的叫好声。

很多景德镇的陶瓷老把式们,也开始怀疑市场了,大概觉得自己老了,或许有的人,也觉得市场也需要一点新东西。

但是业内的质疑声,也存在着“太过于当代插画风格,只能说是一种文创”,这种类似的说法。

以公子对李超性格的了解,估计听了这话,就是摸了摸脑袋,然后去想想下一个系列……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6)

最后说一个创新类窑口,看看这只杯子《听琴图》。

哎,这位大哥,你是走错片场了吧,怎么拿了一个自拍杆。

但是,你没看错,这个杯子就是来源于宋徽宗的《听琴图》。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7)

人家听琴图,都好好坐在那听琴。

可这只杯子的听琴图,一个拿着自拍杆,另一个拿着手机……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8)

这只杯子,来自于小谦堂,窑主叫做余继勇,是景德镇陶瓷业内公认的顶尖画师。

创新的意义先搁一边,你仔细去看小谦堂《听琴图》的绘画细节,你能发现是真画得好。

余继勇,毋庸置疑是景德镇的顶尖画师。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19)

比如这只蝉,也是出自于余继勇之手,你不得不说,画得好!

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余继勇是一个很轴很轴,八头驴都拉不回来的人。明明有能力,就是不好好给你画……

连余继勇自己都跟洛公子说,我在陶瓷茶器行业这条商业赛道上,是直接开出了跑道

但是,他仍在坚持。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20)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21)

真没人批评余继勇,甚至在2020年,行业很多人都为小谦堂的余继勇很惋惜!

为什么呢,因为以他的能力,在直播销售最火爆的时间,做一个画工精细的粉彩釉上窑口,赚一波热钱,不是什么难事的!

可是,这家伙,真得就不好好去做大众类的茶器,就是愿意去做些抒发自己情感的东西,很小众很小众。

之前的很多创新类窑口,或多或少在商业上都很成功,也让人很不解;那么小谦堂某种意义上创新,并未取得商业获利,居然行业还挺同情的,这不就尴尬了,这得伤多重,暴击伤害!

长话短说,也不得不说,小谦堂的余继勇是个有情怀的人……

景德镇仿古茶器先了解再下单(景德镇陶瓷茶器圈里)(22)

自古变法者,无论变法成功失败,变法者都极少有好结局,商君、吴起、王安石、张居正……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无论哪个年代,或者哪一个行业,都有那么一些人,去做那些“打破常理”的事情。

其实回想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在以春风祥玉、小雅青花和九段烧的那个时代,他们也曾是创新者,也曾是孤勇者,也曾是遍体鳞伤。

所以,后继者们思想包袱应该甩掉,闯出来了,翻越了山丘,风景就不一样了。

喜欢文章的,欢迎转发点赞在看,

或者在留言区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