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

以画入玉 因材施艺

他被誉为当代山子雕第一人

巧思妙手 守拙含真

他是扬州玉雕少壮派的领军人

访扬州山子雕大师顾永骏顾铭父子

《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

山子雕,起源于宋,清代时到达顶峰。如今,在故宫收藏的山子雕,都出自于扬州匠人之手。然而,这曾经名扬四海的扬州山子雕,却在乾隆仙逝后渐渐失传了二百年之久。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

此次的扬州之行,《文化大观园》摄制组拜访到玉雕大师顾永骏,作为当代恢复山子雕技艺的功臣之一,在他巧思和妙手的点化之下,一块块玉石成为了拥有灵性的传世之作。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3)

顾永骏:这个上面这个呢叫瑶台步月。

王鲁湘:瑶台步月。西王母,王母娘娘。

顾永骏:对,蟠桃会结束了,客人们都散去了,这晚上,这个王母娘娘就带着两位丫鬟就在瑶台这边赏月,散步。

王鲁湘:这块玉挺好的。白白的。

顾永骏:好啊,这个好,这个玉现在这难得了。籽料。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4)

王鲁湘:还有一点皮,对,你用一点皮还做了一点巧雕。

顾永骏:所以这个这些东西呢,就是全想象,要丰富的想象。你谁也没看过王母娘娘什么样子,我就把她做成一个中年妇女的那种,那种打扮。这个丫鬟呢,就是两个挨着王母娘娘。一个稍微紧一点,靠近一点,一个稍微松一点。

王鲁湘:一个松一点。而且和这个凤凰还彼此有个呼应。因为正在这里走的时候呢,瑶台上走,一只凤凰飞过来了。

顾永骏:是的。凤凰应该是象征代表着王母娘娘。就这个意思。就是作品里面有这些花,鸟,它就觉得有生机。活泼。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5)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顾永骏已经和玉打了近60年的交道,他被誉为“中国当代山子雕第一人”,而他的儿子顾铭也是扬州玉雕的青年领军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6)

王鲁湘:琢玉的过程离不开水。

顾铭:必须要有水,水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降,降那个摩擦的温度。第二个降尘。

王鲁湘:这是一块.....

顾铭:俄罗斯碧玉。原料当时重有7公斤,这一块。也是比较很难得的一块,一块好的碧玉。

王鲁湘:那像这个当时都是这么被这样的皮子包着吗?

顾铭:皮子到这儿。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7)

顾铭:上面全是肉,还有黑。黑是色根,什么叫色根。绿的部分就靠近黑,黑的旁边特别绿。到这边就淡了。淡了,就这边的颜色就形成鸭蛋青,叫青一点的。但是它总体的细腻度是很好的。

王鲁湘:很好的。那这是一个什么题材呢?好像有人弹琴。

顾铭:知音。

王鲁湘:高山流水这个。

顾铭:高山流水。表现的人物呢并不是伯牙和子期。

王鲁湘:知音的意思就行了。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8)

王鲁湘:那这一件快完成了吗?

顾铭:快了。就是我们要水作,就是这个雕刻部分快要完成了。马上下面进入的阶段就是打磨。打磨就是把它的玉性打出来。

王鲁湘:那现在这一块皮子是准备去掉还是留着呢?

顾铭:我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准备把它留着的。为什么留着呢,王老师。这个里面细腻的这个肉质,绿绿的对吧?绿的肉质和这个粗糙的这样一个肌理,纹理对比。

王鲁湘:对比产生美。而且对比的话,能够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彼此。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9)

小桥流水、人物扁舟、飞禽走兽、亭台楼阁。扬州玉雕的祖师爷们,用玉雕塑造出一幅幅自然美景。在清宫中,珍藏至今的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密勒塔山《大禹治水图》,就是出自扬州玉工之手。扬州玉匠善于把玉雕艺术和书画艺术结合起来,在造型、纹饰方面,借用绘画中的透视效果,镂雕多层花纹,由近而深,由大到小,呈现出具有故事情节的生动画面,这正是所谓的山子雕。

王鲁湘:那这个玉山子的这个雕刻,和苏州比如说的牌子,还有比如说像掏那个瓶,掏那个壶的来说,和它们比,它主要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顾永骏:这个山子的要求呢,很高,很复杂。你首先设计者就相当于编剧和导演。他必须要肚子里面有货,有货色。你看到这块料,我就想了做什么好,根据它的色,皮,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想来想去,这个,红颜色,做赤壁。

王鲁湘:赤壁。对,他这个沁色这个皮色,正好有点发红。

顾永骏:对,所以这个和苏州那个不一样。苏州那个小东西呢,它不需要这样,它那个精雕细刻就行了。

王鲁湘:对。就是我打个比喻,就是像写文章的。这个写一首四句的绝句的小诗的,和写一个,一篇小说故事的。编一个剧本的,是不一样的。

顾铭:要求不一样。

王鲁湘:也就是说雕山子的人,其实都是写小说的人。是吧?因为它里头要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

顾铭:属于中长篇。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0)

顾永骏出身于书画世家,他的父亲顾伯逵是江苏省书画院的画师,其花鸟山水画被公认为“扬州画派”的集大成者。耳濡目染下,中国画的布局、立意、构图等各种理念,在顾永骏心中埋下了种子。他的玉雕作品仿佛是一幅幅以玉为材的立体中国画,有着“以画入玉”的美称。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1)

王鲁湘:这个《醉翁亭记》应该说是中国这个古代散文的一个名篇。

顾铭:主角,主角是欧阳修,做过咱们扬州的太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王鲁湘:对。这个人物,这个五官,都要把它刻出来。而且,而且还要有表情。

顾铭:他当时的服饰。

王鲁湘:对,宋代的文人的,包括官员的服饰这个都要去研究。

顾铭:对,有研究的,你不能张冠李戴。然后组织了一个场景。主景是人物,然后其实这个醉翁亭也是亭子。

王鲁湘:亭也只是露出一角而已。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2)

王鲁湘:它不能这个抢景。不能抢人的风头。

顾铭:但是您说是,这个是亭子,那肯定是亭子了。不是别的东西是吧?

王鲁湘:对。

顾铭:已经露出一角来就OK了,就表现一下。其他的配景也是弱化。

王鲁湘:你像这个山子其实是要立体地看的,不只是看一面是吧?

顾铭:它是展开。

王鲁湘:对,背后还有景。

顾铭:山野田园风光。

王鲁湘:实际上如果,这个要做一个拓片的话,是可以展开的,是一个,变成一个长,长卷了。然后你看这些皮色就变成了山里头的祥,那个烟云缭绕了。

顾铭:烟云缭绕,高山。

王鲁湘:巧妙就巧妙在这个地方。

顾永骏:这个皮色也不舍得去掉。去掉这个做,做主题就做不起来了。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3)

顾永骏的作品“以画入玉”,又“因材施艺”,所涉及的题材,从诗词歌赋到历史神话,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4)

王鲁湘:雕山子的人一定要读书,不读书,书里头没有货。看到一块石料,出不来构思是吧?

顾永骏:对,是这样的。所以经常读书,顾铭也是这样,然后我跟他讲,就是一定要,谈不上,谈不上是博览群书,但是你最起码要经常,要读到这些书,要了解。唐宋诗词,你一些《古文观止》里面就要读一些。这样我的这个创作就丰富了。

王鲁湘:也就是说扬州的玉雕和别的地方的玉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里头的文学性很强。就是读文学读的少的,读古文读的少的,还对这个山子可能它里头的东西都还理解不了。

顾铭:观念的东西理解不了。

山子雕是扬州玉器史上最富盛名的品种,其创作保留了鹅卵石形状的天然外形,以各种人物和诗词典故为内容,施以山水花草、飞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的方式雕刻出玉器。顾永骏博采中国画、牙雕、石雕、木雕等多种雕刻艺术之长,汲取历史文学名著和古诗词中的养分,将玉雕技艺与之揉合,使山子雕的创作有了更丰富精彩的艺术展现。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5)

是山子雕为扬州玉器赢得了最广泛的声誉。然而,自从晚清以来,由于历史剧变,山子雕技艺不幸失传。时间跨越两百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扬州玉器界才开始着手恢复这项技艺。当时,顾永骏大师便是攻关组主要成员之一,并在此后的几年内,成为玉器界公认的“山子雕第一人”。而他与玉的缘分,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6)

顾永骏:就好像冥冥中决定了,我的命运应该走这条路,好像。

王鲁湘:有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契机呢,当时候。

顾永骏:没有,当时这个我上的是中专,水利。

顾铭:水利学校。

王鲁湘:本来是应该成为一个工程师的。

顾永骏:但是后来,1962年的时候,国家国民经济调整了。调整以后,就砍掉,停办了好多学校,爸爸也没有说什么。就在家吧。他希望我学画,他知道我,我有天赋。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就等了三个月,然后扬州玉雕厂招收徒工,那么我就进去了。你不能老待在家里,对吧?玉器厂很艰苦的,学东西。那个手面都肿起来。后来就是慢慢,熬着吧。就是学技术。我的品种是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7)

虽然辛苦,但顾永骏对玉雕的浓厚兴趣,却也让他乐在其中。后来玉雕厂厂长看他有着画画的功底,便让他开始做一些设计的工作。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8)

顾永骏:这个设计呢,就是那就高了。不是简单地就画一个小仕女,不是那样的,那就这个里头故事这些我都要学了。《红楼梦》我读过两遍。这个《西厢记》也读。就是这些人物我都要,都要会画,是吧?我曾经用个本子订起来,上面《红楼梦》的这些十二钗这些人物,我都想象。配景什么样,道具是什么样,画了好多,后来车间里面这些工人都说,太好了,太好了。你传给我,我传你。我记得有一次,业余时间上课,老师给我们讲课,所有老师都是车间里面调上来的设计员,画的比较好一些的。曾经有一次,他画了一张这么大的一个仕女,拿了一朵花这样笑咪咪的闻花。他提款叫黛玉采花。我当时一想,不对吧。我说黛玉怎么可能采花呢。这个以花自比,惜花如命,是吧?跟旁边的那个同伴也说,我说这个不对。不是这样的。他也赞同我的意见。我说不画。所以说我觉得要读书。你不能这个随随便便的。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19)

1986年,顾永骏设计创作的大型碧玉山子雕《聚珍图》,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之题字“妙聚他山”,这件气魄雄伟而宏大的山子雕,首次展出便在北京、香港等地引起轰动。失传二百年的扬州山子技艺,以《聚珍图》的诞生为节点,终于“复活”了。此后的顾永骏在玉雕创作中,顺色立意,依形就势,杂糅了中国画的构图、线条,再通过深厚的文化累积,将玉石妙手点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0)

顾永骏:人寿年丰。

王鲁湘:像这个我拿到手里以后,就发现这些地方是不是因为有欠缺。

顾铭:绺裂。

王鲁湘:要把它先挖掉是吧?

顾永骏:不要挖。因为以前北京人的老专家,他们都是提倡挖脏去绺。但是我现在我补充了这一下,不要挖,也不要去。就放在上面。你想办法利用,把它盖掉。

顾铭:改造它,美化它。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1)

顾永骏:你不要动它,完整的一个籽料,你一动那就变,破形了,那不行。

王鲁湘:对呀,对。顾先生这个想法更高级。

顾永骏:所以说,我们做山子的时候就不挖了。

顾铭:当然呢,当然选择玉料的时候就是也很重要,尽量买一些绺裂少的。

王鲁湘:少的当然是。如果绺裂到里头去了那就麻烦了。

顾永骏:对。买料都是他去买的现在。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2)

对顾永骏来说,中国画的构图和意境固然值得被借鉴,但也不能忘记玉雕最重要的还是“因材施艺”,不能光顾着纸上谈兵,而忽略了玉的本性。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3)

王鲁湘:这个料和这个就没法比了,是吧?

顾铭:从材质的本身来讲,价值上是和那些没法比。

王鲁湘:没法比的。

王鲁湘:像您这样的大师,一般这样的料都到不了你手里头是吧?到你手里头都是这样的料是吧?一般这种料到不了你手里头。是吧?

顾永骏:是的。

顾铭:这是我父亲去东北。

顾永骏:我们到东北,几个徒弟邀请。去了以后呢,就是他们帮我去买料,去捡。就去捡这些。

王鲁湘:他们就是想考验您呢,看您怎么化腐朽为神奇的。

顾铭:对。

顾永骏:所以这个做成这个呢,我觉得还蛮好玩的。

王鲁湘:蛮好玩。你看这个,这个是个大巧雕呢,一般的巧雕都是小点,最近的,您这个整个是一个结构上头就是一个巧雕了。

顾铭:而且做的题材是一个冷题材。

王鲁湘:冷题材。非常冷。

顾铭:琴高跨鲤。

顾永骏:没人不知。

顾铭:一般人不知道,做玉雕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顾永骏:我们呢,都是读书,经常地要看一些资料,看一些书。那天,突然想起来这个题材蛮好的。能不能用这块料来做。是《搜神记》上里面的。

王鲁湘:一个故事。

顾永骏:一个故事。

王鲁湘:这个人,怎么样地骑着鲤鱼变成了神仙。

顾永骏:对,潜入江际。

王鲁湘:然后进入了波涛之中。

顾永骏:波涛之中,去做龙子,做龙。

顾铭:老庄的逍遥游一样。

王鲁湘:逍遥游一样。

顾铭:是一个巧雕的一个小摆件,小中见大。

顾永骏:不卖了。

王鲁湘:对,像这种,可遇不可求。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4)

做山子雕,玉材当中有一些缺陷,反而蕴藏着创造美的可能性。顾永骏说,如果玉雕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山子雕就是塔尖的那一部分。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5)

顾铭:观众都看到的是美轮美奂的这样的成品玉雕,陈列在高雅的地方对吧?制作的背后,真的是大家的付出。

顾永骏:艰辛。

王鲁湘:非常艰辛。首先工作环境像过去的工作环境就是属于典型的脏乱差的环境。

顾永骏:对。

王鲁湘:因为它都是泥浆,这个东西,水呀,泥呀都是这些东西。

顾永骏:是的,是的。

顾铭:特别,王老师,做那些大件活的时候,几吨几吨重的。我都做过好几件。冬天都得穿雨衣披在身上,然后拿那个电动的那个大的切盘,冬天。

王鲁湘:噪音也很厉害,对人的伤害。

顾铭:用棉花把耳朵塞起来。

王鲁湘:塞起来。

顾铭:但是没用。

王鲁湘:非常艰苦。然后特别是大的山子料,你不知道里头会有什么变化,因此还会要时刻调整吗?

顾铭:每天都在调整。

顾永骏:你像这些东西不大,但是每天我都得,我们都要下车间,给工人,我看有什么毛病了,有什么问题了,就讲给他听。怎么调整,我要动手画,画出来,哪怕用铅笔把它调整一下。画给他看,然后他再去做这样的。几乎每天都要下车间去。

顾铭:就像导演一样,演电影。这个心态,这个表情不对。没有表达出来,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这样的。一样的,每天都调整。

顾永骏:所以,一件作品做出来很不容易的。

历史上真实的山雕(化缺陷为奇美山子雕第一人)(26)

编辑:王竹、栗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