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1)

我叫杨万里,大宋建元元年生在吉州,现在这个地方叫江西省吉水县。

从小我的爸爸就教育我“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有很多老师,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是我们那里很牛的人,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我根本没有机会长歪,直正脾性是我的主要颜色。

按说这样个性的我可能不太适合混官场,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无论是在地方主政还是去做京官,都很得同僚们的尊重,大概是因为我连太太上皇都敢怼,也不稀罕给他孙子面子。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北边的失地能收回来,然而我如今已经到古稀之年了,朝堂已经是小儿辈们的天下了,我这把老骨头已经为国为民狠狠拼过啦,剩下的就交给后人们去做吧,功成不必在我。

什么,你问我现在都爱做什么?喏,给你看看我的日常。先用两首诗表一表,老头子再给你细讲。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如今刚到初夏,新打的梅子特别新鲜香甜,不怕你笑话,老头子一时贪吃多吃了几颗,结果午睡起了才发现牙被酸倒了。这种事儿可几十年没遇到过了,上一次干这事儿我大概还是个娃娃,哈哈哈哈~~

老头子我有个习惯,午间必要小憩片刻才好,现在立夏刚过,眼看天光一日比一日长,正是适合睡午觉的好时节。就是如今不用为官,啥都不用操心,午睡醒了之后常常不知道该干点儿啥,这不我正在愣怔的时候,听见书斋外有笑闹声,从芭蕉绿的窗纱往外一看,不是我家那几个顽皮小孙孙又是谁?

“咄!好小子!你们吵醒老头子我啦!”

“太爷爷太爷爷,我们是看到您醒了才进来的!”

“喔是吗?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太爷爷你看,我们捉住了好多柳花。”

小孙儿的小手捧不住,呼吸跑动间,刚捉住的柳花又飞起了。

“哈哈哈哈~飞了飞了,快捉快捉…”

一时间我的“诚斋”满院子都是乱窜的小孩子,把老头子都挤到廊下坐着了。

看着满院子闹哄哄的,我无奈又好笑,却是一点儿也生不起来气。

害,这就是一堆傻乎乎的娃娃嘛!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2)

老头子我在廊下看了会儿孩子们捉柳花,便由他们去闹去笑,然后踱步回到房内拿本书看。

只是待我拿了书本回来,却又懒得翻开,忽而看到松阴下斑斑驳驳的,近前一看,原来是长了一小片一小片的青苔。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3)

我记得幼时特别喜欢玩青苔,它的模样就像是一座小小的树林一般,我总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半天。

我捏起一块青苔,扬声唤那帮捉柳花的崽子们过来看,果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个个蹲在地上又瞧又捏。

老头子的耳根终于能清静会儿,于是我起身拍拍手上的土,踱到了一边。

假山上的流水是从山上直接引来的山泉,清澈透净,顺着石头潺潺流入池塘里去了,我接了一点泉水洗去手上的青苔和泥,忽然看到一旁的芭蕉叶上沾了尘土和柳花,便捧起泉水给它清洗一下,水一泼到芭蕉叶上,顿时一片哗哗啦啦。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4)

“下雨啦?太爷爷太爷爷,下雨了吗?”

正聚精会神研究青苔的崽子们以为是雨声,纷纷惊起跑来。

“对呀,下雨喽~~”我掬起更多的水洒向芭蕉,甚至故意越过芭蕉洒到娃娃们脸上,哈哈,让你们这帮小子闹!

“啊啊啊啊,太爷爷骗人!”

崽子们人虽小却不甘示弱,凑到水边掬起水来就往老头子我身上招呼。

“哈哈哈哈~~太爷爷,下雨啦,下雨啦~~”

一时间,我们祖孙的泼水大战闹翻了我的诚斋。

笑闹声引来了家里的妇人和老仆。

“哎呦喂!老爷,怎么闹成这样啦?看看!都快湿透啦,当心着凉!”这是老仆上来拉我。

“臭小子,平日里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在太爷爷面前还敢放肆?”这是妇人揪着崽子们训斥。

“太爷爷太爷爷,我们明天还来!”

调皮的崽子们一边被拽走一边不忘回头喊话。

“小子!太爷爷等着你!哈哈哈哈哈~~”

老头子我怎么可能示弱,哼!

“哎哟,真是小小孩儿老小孩儿!”老仆一边帮我更换湿掉的衣衫一边无奈地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

今日的笑声充满了我的诚斋。

瞧,这就是我致仕后的日常了,尽享天伦之乐,岂不快哉?

若是你还想看,下次老头子给你介绍介绍我园子里那方荷花池塘,那可是随着我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名传千古的一方小池哟!

咱们下次见!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5)

后记:

我觉得杨万里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诗人。

他生活在南宋,家学渊源极好,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非常优越,就算经济上不是特别富贵,他的学识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普通的寒门士子无法相比的。

极好的教育背景和学风熏陶养成了他正直敢言的个性,一言不合就会开怼,且帮理不帮亲。按理说这种有伤情商的个性可能不会适合官场,可他的仕途总体来说也还算平顺,没有一些特别糟心特别令人同情的遭遇,晚年更是被皇帝宠上了天,就算不去任职也没事儿,各种官衔照发不误,谥号“文节”也封得很好,可以说是很多古代为官文人的理想配置了。

我想除了他的人格威力和良好声名外,他的人脉背景也一定非常硬核,就算别人被他怼了也通常不敢拿他怎么样,反而和大多数人一样表现得很尊重他。这么自信威风的杨万里一生,唯一一个敢当面表现出不爽他的人可能就是孝宗了。所幸孝宗的硬脾气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和孙子,这真是晚年杨万里的幸运来源。

作为一个被时代宠着的人,杨万里还特别会生活,他有午睡的习惯,家里的池塘养着特别好看的荷花,住的地方有溪有梅,步步是景,处处有花,闲来作诗饮酒,食嫩藕吃甜酥。

可贵的是,见多识广阅尽千帆的杨万里,总能从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中发现诗意,比如他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比如“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比如“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等等,这种清新自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诚斋体”风格。如果他生活在当下,写诗之外,是非常有潜质成为一个生活美学博主的。

总之,纵观杨万里的一生,他其实过得还不错,尤其退休后的小日子,令人直变柠檬精。

宋朝生活美学(南宋生活美学博主)(6)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